APP下载

现代化煤化工企业的构建路经研究

2015-10-21韩彦红

基层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煤化工

摘要:介绍了现代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在实现煤炭高效利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而指出了构建高效的现代化化工企业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煤化工;化工产业链;高效利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能源需求量不断攀升。而我国的主体能源是煤炭,目前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吨 以上,而且煤种齐全。因而以煤为原料,通过制取合成气,进而合成甲醇、烯烃等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由于具有原料成本低、易获取的优势,可部分替代石油化工,缓解国内对原油的依赖,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目前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然而,由于煤化工产业多采用国外技术或关键设备从国外购买,因而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技术、资金密集的特点,在规划、决策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随着煤化工行业的粗放式快速发展,已经产生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煤化工项目积极性仍然很高,个别煤化工项目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或者规划建设中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地方和企业却继续投资建设,造成财力、物力大量浪费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而,如何规划煤化工项目,投资发展规划产业链,是准备发展煤化工行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2、前期煤化工产品链构建

煤化工属于新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相应较短,其产品规划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一般都是煤制烯烃、甲醇、乙二醇等。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为快速地推进煤化工的发展,容易缺乏前瞻性,致使煤化工产业存在重复建设、产业堆积等问题,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市场饱和、企业亏损加大,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项目建设之初,做好煤化工产品链的规划。国内的煤化工产品市场目前存在着基础产品及其后续开发不均衡的特点,基础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但目前已基本饱和,利润较低,如煤基甲醇、二甲醚等;而其后续产品虽然市场容量较小,但由于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及技术门槛,市场还尚未完全开发,产品利润也相对可观。

3、选择适合煤种的煤气化技术

煤气化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水蒸气等作为气化剂,将煤中的碳转化为合成气燃料,通常是一个高温、高压过程,涉及了固(煤粉、炉渣)、液(液体炉灰、炉渣)、气(合成气)三相组分。同时,由于原料煤自身为混合物,相对应地造成工艺技术非常复杂,因而煤气化是煤化工发展中的技术基础和关键。如果在决策中选择错误,将直接导致一个煤化工项目的失败。煤的气化技术分类方法较多。按床型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按进料方式可分为水煤浆、干粉煤和块(碎)煤;按气化温度又分为高温气化和低温气化。目前,国内外的煤气化技术以气流床居多,包括壳牌公司的 SCGP 技术、德国鲁奇工程公司的 BGL 工艺技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HT 炉技术、西门子公司的GSP 技术和科林公司的CCG技术;水煤浆气流床技术有GE公司气化技术、美国DOW 化学公司开发的E-gas 气化技术等。

4、项目建设管理要高效

现代煤化工是一个资金密集性高、技术密集性高的行业,项目建设通常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且对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施工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加快进度,以降低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又需要提高建设质量,以保证工程竣工后装置正常开车。这就要求在项目的建设中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目前的国内化工工程项目建设,通常有业主自营管理模式、“PMC+EPC”管理模式、 “IPMT+EPC+ 监理”管理模式等。业主自营管理模式是业主自己负责工程的管理。我国大多采用业主自营管理这一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PMC+EPC”管理模式是指项目管理承包。PMC是由业主通过合同聘请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的代表,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EPC 工程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全面执行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及试

运行服务等。“IPMT+EPC+ 监理”管理模式主要是在项目管理层设立一体化项目管理组 IPMT。IPMT 是由业主方组织并授权的项目管理机构,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开祥化工有限公司的二甲醚、BDO 等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自主管理模式。在项目建设指挥

部或基建管理部门领导下,按照工程项目划分为各项目组,配备相应的工艺、设备、仪表、土建等职能人员,各项目组人员严格按照工程节点及责任制度进行施工,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如设立工程风险抵押金由项目人员自缴,若项目能按时、保质完成,按完成状况给予 2~3 倍返还;反之,则会被沉淀(扣除)。该办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工程建设模式,就是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工程能够尽快建设完成,减少资金压力;同时,要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交工后的顺利运行。

5、重视项目运行中的技术创新

煤化工发展较晚,各项技术尚不算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形势下,谁能够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谁就能够走在行业前列,取得发展先期优势。技术创新就是煤化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实现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必须重视和实现的发展目标。煤化工企业的工艺技术创新包含设计及改进两方面。一般来说,项目建设前期的设计创新更为重要,因为项目建成后,很难再进行大的改动,但出于某些原因,却往往被管理者们忽视。项目建设初期,针对用户方来说,该工艺往往是一种新的技术,设计及工艺人员对该工艺的掌握还达不到如鱼得水的程度,设计过程中难免有所纰漏;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出于成本考虑,管理层往往要求工程的实施加快、提前完成。这样,就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某个项目提前完工后,在建设完成后的试车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进行二次改造就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改造后仍无法运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而,工程进行前期要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可能性及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快速的同时,保证工艺的合理性及经济性。另一种创新是在生产中。出于运行稳定性、安全、环保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考虑,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也就是“技改”。它的重要性毋需多言,但要做好技改的创新工作,除需要工艺纯熟的技术人员外,还需要辅以合适的管理制度进行激励。开祥化工有限公司煤气化装置自 2008 年开始试车运行。为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实施了技术创新成果收购办法,每年实现技术创新超过100 项;先后实现了加氢反应器放空 H2回收、气化炉十字支撑飞灰吹扫器改造、甲醇变换催化剂余热利用、BDO精馏重组分回收、脱离子废水再利用、循环气压缩机电控装置改造等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为企业年创造效益超过5000万元,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近 20 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6、倡导循环经济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重工业的加速期,高耗能的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基本上处于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的粗放型模式,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还未能有效地协调起来。长远看,煤化工企业要重视发展中的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煤化工作为一个资源密集型企业,具有能源消耗巨大的显著特点。以煤制甲醇为例,吨甲醇的标煤消耗量一般在 1.9 t 左右。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资源浪费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煤化工企业只有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走清洁生产道路,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结语

煤化工企业的投资建设和发展,占用大量的资源,从企业自身或社会发展来看,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煤化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在初期做好产品规划,选择恰当的煤气化技术,并抓好项目建设及运行后的技术创新,及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以确保企业及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机遇分析[J].化工进展,2014

[2]阮晓东.新型煤化工带动煤炭产业转型持久战[J].新经济导刊,2013

[3]甘建平.浅析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制定[J].陕西煤炭,2014

作者簡介:

韩彦红(1987—),男,汉,陕西榆林人,现就职于陕西东鑫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主要从事煤化工工程管理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煤化工
煤化工生产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煤化工专业建设探讨
浅析压缩机在煤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和实践
煤化工空分装置安全运行要点探讨
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要点探析
真正的挑战在于系统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