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务实,提高课堂时效性

2015-10-21黄思雅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词句课文阅读教学

黄思雅

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容易偏离目标,虚化目标,花了大量时间,课堂表面热闹,但学生阅读能力并未在课堂上得到切实提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课堂没有时效性。那么,在这个阶段怎样根据阅读教学目标正确组织教学,确保阅读训练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呢?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看法。

一、以读为主,突出能力

1.加强朗读能力训练

中年级朗读教学目标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目标,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基本的方法,更是实现目标的学习过程。教师首先要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这是阅读的根。教师在预习中要安排学生多读,力争人人读熟;在课堂检查中也要读,既有优秀学生的朗读示范,更有对后进生悉心帮扶。检查后全班都没问题了,还得组织通读一遍。尽管都是读那篇文章,可一遍遍走来,山已不是那座山,学生们读出层次了,在读中进步了。再次强调,“读正确、读流利”这是学生阅读时迈过的第一道坎儿,必须得让他们自己迈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孩子们进一步引向阅读的高峰。

2.重视默读能力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年段要初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不少思考练习也是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默读与朗读相比,速度更快,更利于思考。因此,要重视加强默读的指导,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课文,应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加强理解,自主感悟

1.词句教学

中年级的词句教学应重视对理解词句方法的点拨,透过关键词句感悟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重点放在对句子的理解上。并在此基础上,对好词佳句及时积累,适时运用。

在教学中,词语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查字典,根据上下文定词义。查字典是学生理解词义的基本方法。二是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词义。此外,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理解大意

现在,不少中年级教师对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课上一味地让学生说,至于说什么,怎么说,则不加指导。其实,学生的自主性要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是高年级“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必要基础。

3.复述

复述叙事性作品,同样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任务。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同时,复述又是积累语言的一种巧妙的方法,它允许学生运用书中的语言,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积累的语言巧妙融于复述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对日后的阅读,乃至于写作意义重大。

三、抓住略读,运用方法

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所以,在中年级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对略读课文的编排特点、年级特点要琢磨透,要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主动运用其中的方法,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一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一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对于略读课文的学习,应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上掌握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根据相关要求自由发挥,既有静心自学,又有小组讨论,课堂氛围良好。这样的课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创造了更多的讀书和交流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展示个性阅读的独特视角。

四、质疑问难,鼓励创新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在读文后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尤其是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有新意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善于疏导,进行归纳,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质疑解难,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积累拓展,合作学习

1.课内积累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语感,养成积累词句的好习惯。

2.课外积累

中年段的课外阅读量从低年级的5万字以上一下提高到40万字,在量上有着很大的飞跃。中年级的学生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慢慢养成,应逐渐由“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注音读物过渡到纯汉字读物。内容应以童话、寓言、浅显的古诗文及反映儿童生活的现实作品为主,尽可能确保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储存。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学生阅读要求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标尺,我们要在具体教学中因生而异,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做到不偏目标,不降低或随意拔高要求。扎扎实实地带孩子们走进母语,亲近母语。相信我们的语文阅读课会越上越扎实、越上越高效,真正为孩子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词句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