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2015-10-21吴娟娟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天分同伴小朋友

吴娟娟

如果把每个人都比作一本书,那么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就是我们的书号。是写成畅销书?还是伟人传记?抑或参考书?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的印数都只有一册,每个人都是孤本珍籍。

我正在阅读的是一本小巧玲珑的袖珍本畅销书——孩子。畅销书的类型很多种,每个孩子也不尽相同,妇产科的护士说,在产房中孩子们就已表现得各不相同。学习活动中,我可以观察到每个孩子不一样的学习与发展。庆幸、感恩于追随儿童的学习方式,没有忽略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一个行为、性格、思想不同的孩子得到发展,这是多们具有包容性的优越教育啊!自由选择、想象、创造,个性不被塑造,天分不被遏制,孩子能够保持一份最真的自己去发展和成长。

一、孩子的学习能支持发展他的天分

兴趣点即天分所在,陈若曦小朋友很喜欢音乐,对于音乐的节奏较为敏感,她经常计划到小舞台表演,不同的主题她总是能联想到去小舞台做相关工作。在进行婚礼的主题时,孩子们选择表演《老鼠嫁女》的音乐剧。陈若曦在整个动作安排中充当了总指挥、策划的角色。孩子们扮演的太阳、云、风、墙、老鼠的角色时,背景选择的音乐是一段欢快、节奏从快到慢重复的彩虹音乐,扮演这些角色的男孩子动作与音乐节奏不匹配,在一旁休息扮演酒店服务员的陈若曦自告奋勇的教他们:“太阳有光芒的,你们就张开五个手指头手臂伸缩伸缩就可以啦,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你们就输了,因为云过来遮住你们啦!你们就慢慢的退场了”后面的一个个角色也都如法炮制。她设计的动作和音乐节奏相当,和角色的形象也很吻合。在学习中心,有丰富的材料和多种形式帮助他发展她在音乐方面的天分。

二、孩子的学习能帮助改善他不良行为

孩子们是自由的,但并不是无规则的,他们并须遵循:不伤害自己、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的规则。如果触及了这三条,老师该如何帮助幼儿改变这种行为呢?“改变他人,必先改变自己”这说明自我改变的力量要比外在力量强大得多。劉城武小朋友,平时对待伙伴不太友好,例如:有天谈话的时候,赖柯宏坐下来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脚,他马上就边说“你干嘛”边打了赖柯宏一拳,小小的事情就很容易惹怒他。虽然事后他也会承认错误并且道歉,可是下一次事情发生他的第一反应仍然是高高举起他的拳头。老师对于如何让他与同伴结成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而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区域活动时,老师发现与同伴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目标的学习方式让刘城武的改变很大,在班级进行船的主题探究时,刘城武和他的伙伴们决定去做一个救生艇,刘城武在谈话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开始工作了他和同伴们共同寻找材料。这次与同伴的友好合作是改善他与同伴关系的好开端,为了一个目标大家一齐动手,有了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贡献智慧,成功的喜悦是大家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分享的,正如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样,人多不光力量大,还让人觉得温暖。这种我们在一起的感觉让刘城武很长时间都选择小组学习,现在,他虽然偶尔还是会发脾气、打人、但是发生的概率已经很低了。

三、孩子的学习能挖掘并激发内在的潜能

如果把孩子比作冰山,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埋藏在水底的冰山就是孩子蕴藏的巨大潜力,如果不去挖掘、激发,它可能永远沉没于水底。很多时候,老师并没有慧眼识得孩子的内在潜能,但是区域活动中,提供给孩子各领域的学习需求,孩子在自己的计划、工作中,潜能得到了释放。班级新来的双胞胎可人可儿,很喜欢画画,每一个主题的开展,他们都选择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完成他的工作计划,鲜少有采取其他的表现形式。老师和小朋友以及父母都认定他们的兴趣和天分就是绘画,他们做的做好的领域就是绘画。进行海洋的主题时候,周思源和其他几个女孩创编了“人鱼公主”的故事,准备表演的时候,他们发现少了角色——王子,男孩子们都选择自己的工作了,周思源说:“可人来当王子吧,可人的头发是短的”可人想了想,提出让妹妹可儿也一起当王子,大家都同意了!可人可儿穿上了选好的表演服,听从他们的吩咐什么时候出场,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第二次表演时,可人和可儿加入了自己创意的部分,在王子出场的时候,她说所有的美人鱼要退到两边看他走模特步,伙伴了欣然应允了,可人自信的上场了,妹妹也效仿了他的动作。工作结束后的分享,美人鱼剧组的小朋友在班上又表演了一次,大家都说可人可儿好帅啊!他们听到赞叹,互相对视一笑,他们连续表演了几场美人鱼的故事,后来为了增强演出效果,还一起到缝工区设计了自己角色的服装。区域活动活动让他们发现了自己在表演领域的兴趣与潜能,并且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我园自己补充、制定的《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可以看到,他们第一次参与表演时,是在游戏过程中添加细节;到了创编的时候丰富游戏情境,并装扮自己。

四、思考——提供最好的支持,帮助自我成长

孩子的学习成就着自己,也给了老师很多的思考和启示。我发现不同孩子对材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小朋友工作的重点在主要内容上,有的孩子却比较全面,不光主要内容,就是一些辅助的内容他们也同样考虑的很仔细,同样是装订,有的孩子的需求比较简单,平时看到的就是订书机,他也就不会考虑选择其他,他的思考里,侧重点是书的制作,而不是这些小细节;有的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强一些,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有着不一样的设计。这就要求老师准备材不光要多样、丰富、还要有层次,制作同样的东西,不同特点、能力的孩子需要的材料也不一样。教师调整、提供适宜的材料,就是帮助孩子的成长。

我们常说自己是沧海一粟,之于世界,多么渺小,又是多么特别。教育要回到人的本性,回归自然,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在教育的认识上的片面而成为孩子发展、成就自己的障碍,孩子的成长路线图不需要我们给他画好,接受、尊重、支持每个孩子,让他长成自己的样子。

猜你喜欢

天分同伴小朋友
诚意
天分很重要,没有也别害怕
阿来认为写作不能太相信天分
寻找失散的同伴
天分和勤奋孰轻孰重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落地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