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网线损管理与节能

2015-10-21张小燕

基层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

张小燕

摘要:电力在输配电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电能损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技术改造,加强供电管理等措施,降损节能的潜力也是很大的。文章分析了降低线损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网线损;管理措施;降损

随着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自实施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以来,特别是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供电质量,降低了电价水平,改善了农村用电状况,还加强了网架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电网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电网元器件老化、供电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电能损耗较大,急需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来解决线损问题。

1 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

线损是指从发电机输送客户需要经过的各个输、变、配电元件,这些元件存在的电阻和阻抗对通过电流产生的损耗。这种损耗有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两种形式。功率损失是瞬时损失,电能损失是在功率损失时间上的积累效应。电网线损采用电能表示时体现为线损电量。电力企业中统计线损电量等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之和。利用线损理论计算出来的线损就是理论线损,进行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发电厂和电能表产生的电能损失为管理线损。

2 线损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网运行电压对线损有着直接影响。根据物理定律,线路损耗和变电器铁芯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铜损和电压平方成反比。一般情况下,高峰负荷时段由于负载损耗大于变压器铁损,降损节点可以采用提高运行电压的方法。对于低谷有功补偿不大时,适当降低配网运行电压有着节能降损的明显效果。

3 线损管理现状

对降损节能重要性认识不清。一些供电企业认为线损管理不过是生产经营中普通的一项常规工作,认为线损率不过是一个指标,是一项生产任务,不能够把线损管理上升到和企业发展、国家能源安全相联系的高度。

(1)对降损空间认识不够,工作力度不强。供电企业负责人专业专长不同,对降损工作的重要性和潜力认识不足,不能够掌握自己企业当前的线损管理水平,不清楚本地域电网管理的理论线损率和降损潜力的大小。一些管理人员认为线损管理已经进展多年,已经没有很大的降损空间。也有一些发展势头十分強劲的企业,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市场的拓展的建设,片面追求电量增长带来经济效益,忽略了降损带来的成本降低。

(2)线损管理机制不健全。归口管理不能落实。很多供电企业有着名义上的“归口部门”,实际上是生产、调度、营销和农电各自运行,线损管理和无功电压、计量等部门之间互不联系相互分割,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

(3)缺乏健全的线损管理工作流程。指标的制定和分解管理流程、统计报表流程、检查考核流程、计量装置管理流程等缺乏统一的执行和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造成管理存在着很大随意性,造成信息不畅、管理偏差不能够及时发现。

(4)电网网架不合理、降损技术含量不高。电源点分布不合理,供电线路半径过长,线路线径过细,设备老化。这会导致设备不是轻载运行就是过载运行,对于降损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

(5)监控制约机制不成熟。线损管理过程中的某些程序不科学,导致监督效果不理想,不能够充分发挥保证防范的功能。同时一些重要考核环节的忽视也导致了很多问题,例如变电站母线电量平衡率的在线监督等。

4 降低线损的措施

(1)降损节能措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降损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主要是在分析研究现有生产、管理环节各个要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定针对措施的思路主要有:根据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专项措施,进行重点突破、按照电网发展规划要求开展降损计划的制定、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确定管理措施,核定管理目标,制定方案。降损措施的成功实施是一个封闭的管理过程。

(2)利用“三相就地平衡”法。三相四线供电,当三相电压在用户端呈现电压降,由于各项用户分配不均,造成三相电流不均衡,影响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进行三相电流平衡要从用户端进行测量,争取达到符合均衡。还要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出线数量测量各路出线电流,平衡各路负荷,达到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端各电路符合和分支末端用户符合的平衡效果,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导致的电能损失。

(3)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的管理。及时调整配电电路功率因数,实现电容自动补偿和随机、随器补偿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功率因数,改变电压质量,提高设备变供能力,降低电能损失。无功补偿需要选择合理位置,确定位置需要经过实际测算和运行,保证补偿的有效性。

(4)用电信息采集的管理。电能表选择应该尽量选择统一标准,严格确定精确等级,拒绝不合格产品,不定时进行计量装置的检验。电子式电能表准确度高,防窃电性能优于机械表,但是频繁的停电会导致电子计数器反应缓慢,导致电能损失,一些频繁限电的地区不适于使用。

(5)提高线损率计算精准度。超标工作很繁琐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投入。同步超标目前看来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良好的效果。计算线损率准确度的基本是超标的准确度,所以提高线损率计算精准度需要从超表准确度入手。

(6)从管理方向入手降损。完善线损管理制度,线损分析制度、线损预警通报制度、线损考核制度。对线损管理单位管理全程进行考核,对线损工作实行问责制度,进行实时问责。

(7)建立线损工作机制,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建立非周期轮换和周期轮换计量装置档案,对退役表底度进行核查,开展计量装置典型设计,加强政府、媒体、客户之间的沟通,保证计量装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8)加强配网经济运行管理。开展配电变电观测和符合平衡调整。对配变轻载、空载和过载和三相不平衡现象及时调整。加强客户无功管理,促进客户采用集中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配网经济电镀,通过环网线开闭的调整、电网检测等措施实现配网的经济运行。

(9)同时积极探索线损管理新模式,参照代管供电单位管理模式,以绩效为目标,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建立内部经营市场,提高内部管理的内在动力。

5 结束语

加强线损管理需要重视电网规划与建设在节能减排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各电压等级电网结构,减少迂回供电,更换改造配网高损变压器,在工程建设中选用节能高效电力设备,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南方电网通过制定《“十一五”节能降损纲要》和年度工作目标,改造更换高损配变22473台,综合线损率从2005年的7.38%降到2010年的6.28%,下降1.1个百分点。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减少电量损失约201亿千瓦时,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行业标准,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2011.

[2]姜宁,王春宁,董其国.线损与节电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贾法学.供电企业线损标准化管理及应用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田曙光.电网无功及电压工作的管理[J].西北电力技术,2012.

[5]金德生,等.供电企业电能损耗与无功管理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探析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浅析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