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正好扬帆

2015-10-21林鹏

山东画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王羲之山东省山东

林鹏

中国书法经过漫长的积淀代代相传,已绵延了三千多载时光。书以载道,笔墨间流淌的,不仅仅是百折千回的中国文字所传达出的古朴优雅和博大深邃,更传达了一种千百年来磨砺而成的文人性格以及生命状态。

作为一个书法大省、强省,齐鲁大地上曾诞生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等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产生了众多影响颇大的名家名篇。近些年来,山东书法以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为原点,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优秀书法文化,建立起了一个书法大省深度嬗变的雄伟矩阵。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叶间隙,静静地落在茶桌上,与山东省书书法协会主席顾亚龙以书论道,侃侃而谈,追寻齐鲁大地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翰墨精神,探讨山东这个书法大省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看来,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书法与书法教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

传承千年书法里的翰墨精神

书法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熔铸到我们民族灵魂当中。古人云,书虽小技,其精者也通于道焉。在顾亚龙看来,这个“道”,往大里说,指宇宙生成的变化规律;往小里说,指人的素养与品行。在漫长的书法发展史上,颜真卿、欧阳询、王羲之、柳公权、苏轼、米芾等等在继承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这一民族瑰宝,成为后世所推崇和学习的脉络方向。

山东是孔孟故里,中国两个大书法家王羲之和颜真卿就诞生于此,文化资源厚重,从事书法的人员众多,成为中国书法腹地。为了系統地整理山东省书法的发展历史和进程,科学地总结我省书法在国内的地位,由省书协多方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编辑出版了《山东省书法全集》(共分23卷,现已刊印4卷),今年完成这一工程。《山东书法全集》将全面地对山东的书法历史资源进行学术整合,这在顾亚龙看来,“这将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事件。”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意识,营造人人热爱书法、学习书法的浓厚氛围,通过省书协积极引进和多方努力,2011年11月,“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正式落户山东。此后,一系列相关推进活动启动,“王羲之书法特色学校”的创办、“山东省校园书法文化节”的举办,进一步推进书法教育的纵深发展。另外,由省书协创建的山东书协教育培训中心——王羲之书法创作培训基地,集教育、交流、展览诸功能于一体。每年一届的山东青少年书法篆刻比赛,成为激发并检验这一群体成果的文化大事。学生、青年、家长都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除此之外,山东省书协支持和鼓励各级组织举办的各类书法比赛和展览活动,扩大书法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体。这种浓厚的书法氛围下,山东书法不断斩获殊荣,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山东省入展人数为63人,其中书法58人,篆刻3人,刻字2人。无论入展人数还是作品质量,在全国各省区及直辖市中名列前茅。

书法文化的大省责任

墨香浸润心灵,书法完善人生。顾亚龙认为,书法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热爱书法艺术的种子。为了让中小学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品味缕缕墨香,为了让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后继有人,山东书协向山东各级书协组织发出“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倡议。为解决目前中小学书法师资少这一问题,山东书协定期向有关学校派出书法家进行辅导。

谈到书法创新,在顾亚龙看来,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需要在继承传统书法元素中找到自我,找到个性化的书法语言——“创新”,应建立在打好书法学习和领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精神,反应时代呼声,在传承中发展。如果脱离了传统基础谈发展,就好比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顾亚龙不无感慨地说,不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书法艺术工作者,都要沉下心来去刻苦学习,潜心研究,真正地把传统与创新的工作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真正做到为时代发声,为人民立言。

当今书坛中,一些书家追求新奇怪异、自我标榜以及书画市场上急功近利、炒作等现象。利用普通大众对艺术鉴赏知识和审美水平的相对欠缺,一些缺乏文化约束和道德规约的人抓住各种手段包装炒作自己,人人自称艺术家,“国内第一”、“亚洲第一”等头衔遍地皆是。“整个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伤害了普通收藏群体的积极性和艺术创作群体的积极性。目前,整个市场的调整也是对前几年市场乱象的矫正”,顾亚龙说,“经过这次调整和洗礼,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好的艺术家就会显现出来。所谓‘大浪淘沙,只有大潮退去才知道谁还在继续前行。文化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人们的眼光也会越来越独到。”

书法载道,翰墨育人。书法靠传承发展走正路,而不是另起炉灶趟歧路。所以要对书法这门艺术,常怀敬畏之心。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书法标榜一种“雅正”的格调,单靠书协的一己之力是不够的,书法家、教育工作者、书法爱好者以及宣传媒体都责无旁贷。

书法项目下基层惠泽民生

自2011年7月20日,顾亚龙担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以来,每次走基层,不管再忙再累,顾亚龙总会抽出时间为当地各界的普通书法爱好者们留下一些作品。在一次去济南历城相公村的“送书法下基层”活动中,顾亚龙了解到当地缺乏支柱产业项目。事后,通过他的牵线搭桥,2014年5月23日,一得阁文化城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济南。这是省书协以书法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文化富民兴鲁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北京一得阁集团在外地设立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为一得阁集团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尝试。同时,这还同政府、企业共同设想搭建了文化产业园区,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四年来,山东书协通过组织送书法进社区、到村庄、下基层的贴近活动以及建设书香社会等主题活动,先后打造了新泰、临邑、章丘、邹平、汶上、福山、莱阳、曲阜、东明、高青等十多个区县的“中国书法之乡”品牌。另外,泰安、临沂、滨州、青岛、菏泽东明、烟台莱州等地也荣膺“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书法名山”等称号。

四年来,在顾亚龙的倾情带领和躬身示范下,山东省书协克服人才和资金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不足,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志于书法事业的中青年力量。

每次提及家人亲朋,顾亚龙就觉得亏欠他们太多,因为他把书法当做自己的一生乐此不疲的事业来做,牺牲了太多的节假日和陪伴家人孩子的时间。面对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的书法爱好者,顾亚龙热情十足地纳客,毫不保留地指点。在他看来,只有关注年轻书法工作者的成长和成材,千年的书法精神和书法文化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王羲之山东省山东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王羲之送字
我和我的家乡
大书法家王羲之
山东老家规 (中)
书圣王羲之
傅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