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2015-10-21张继华

基层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张继华

摘要:建筑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设计水平的重要体现形式,各个地区的建筑在性能和作用等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在外观和形式上却各具风格。我国具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史,建筑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同时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使得我国建筑在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地域性。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设计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影響探讨

引言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形式和功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建筑设计内涵和设计形式的体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功能的同时,建筑的地域特征也是建设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建筑地域性的概述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区域的气候影响,比如南方炎热地区与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大不相同,就如我国广东地区,它属于岭南大区域,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常青,所以人们养成喜爱室外活动的习惯,崇尚自然。这就要求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建筑体量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也就是地域文脉。这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我觉得这才是建筑师真正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下面主要对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进行分析:

1、地域性建筑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特征等相互结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性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多为雨水天气,同时地质多为平原,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多采用通风良好的建筑结构;蒙古多为游牧民族,流动性较大,因此,多设计为蒙古包可移动建筑;西北多为山地,建筑以窑洞为主等等。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俗文化,同时,建筑也科学地利用所在区域的地理优势,建设出各种各样带有地域特征的建筑。

2、地域性建筑显示了一定的实用性、经济性和生态性,地域性建筑因当时当地的交通、经济及政治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在建造时依山就势,就地取材,融人大自然之中,成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典范。

3、地域性建筑往往与民族性相伴相生。中国地大物博,人日众多,以多民族著称,56个民族在各自的建筑风格里融人了不同的民俗,信仰和审美,创造了民族特色浓郁的建筑文化:如回族的清真寺、蒙占的蒙占包、藏族的“碉楼”等等。它们都从传统的建筑继承和发展而来,返璞归真,不拘一格,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突出体现,是民族魅力的全面展示,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有力见证。所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任何地方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建筑师,应该扎根本土文化,在肥沃的地域性文化中得到滋养,应使自己的设计有传承历史文化的能力,使设计有文化内涵,并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三、如何在建筑设计发挥地域文化的影响

1、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2、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占镇的占朴清新。

3、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特有的建筑材料。不同地区受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当地充足、优质的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我们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在了解地域性质和出产建筑材料的类别进行划分,使建筑设计既凸显地域特色,也降低建筑物造价。

4、建筑的地域性与当地的人文、历史的紧密联系。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人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5、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诊释该地区的特色。

6、参照当地其他建筑特色。建筑设计者短时间内对地域文化和历史的掌握可能存在偏差,在建筑设计时可能微小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寓意则截然相反,同时,因受到地域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完全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纯洁和神圣,然而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白色建筑则多与死亡相关,仅是颜色的差异,就可能将同一建筑物赋子不同的含义,因此,建筑设计不仅要与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相结合,同时也应该多借鉴当地的建筑风格和色彩运用,使新建筑物与周围其他建筑相互融合,带给人归属感。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设计中,必须与文化发展和历史背景紧密结合,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设计师的智慧结晶。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只有对地域差异进行深人了解,才能设计出体现当地特色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周华伟.现代建筑细部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张瑞.基于地域文化的场所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赵曼.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试探[D].重庆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BUBA台灯设计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