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中“渠”字意义探究

2015-10-21陈粮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方塘第三人称人称

陈粮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对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一句诗的“渠”字注解为“它,方塘。”笔者认为这一解释值得商榷。

“渠”字作为人称代词始见于《三国志》:“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它是由“其”字发展而来。到了唐代,“渠”字大量出现,表示“他或她”。如:

(1)师曰,子见甚道理,便道渠无彼往。(唐《洞山语录》)

(2)渠若向西行,我便东边走。(唐《寒山詩》)

(3)对云:“渠亦不道今日是。”(唐《祖堂集》)

(4)若道人心变,从渠照胆看。(唐《游仙窟》)

尽管到了宋代,“他”在口语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渠”字在这一时期,仍然是很重要的人称代词,有诗为证:

(5)为其师不达道,只将知见教渠。(宋《禅林僧宝传卷第一十二》)

(6)渠方寄家齐安,时得与之相见也。(宋《东坡文集》)

(7)至今心胆为渠狂。(宋《西江月》)

(8)林外桔槔闲挂,省渠多少心情。(宋《清平乐》)

到了现代,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再用“渠”作第三人称代词,但在有些方言当中,“渠”字仍然在使用,广东话、客家话里都含有“渠”。我们可以发现,“渠”自古以来就只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并不指代物。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哲理诗,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应该被认为是第三人称。查阅语料库,其中包含“问渠”二字的语料在唐代出现1例,宋代9例,明代1例。现举若干例子如下:

(9)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唐《千松岭》)

(10)青镜里,数丝点鬓,问渠何事忘归。(宋《汉宫春》)

(11)问渠能饮否,把酒酹霜根。(宋《咏十里塘姜店水亭前竹林》)

(12)问渠何事归来早,白首糟糠不下堂。(明《南濠诗话》)

以上诗句当中,“问渠”都作“问他”讲。“问渠那得清如许”中“渠”字指代“他”还是“它”呢,我们应该联系上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方塘如此清澈,这是为什么呢?于是诗人不禁发问,那问谁呢?问方塘可,问方塘的主人也可。但这时,我们该注意到诗歌的题目《观书有感》,这首诗写自朱熹读书有所感有所悟之时,因此他不可能真正置身于方塘之畔,也不可能遇见方塘的主人。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确是问方塘,但“渠”字一直都是人称代词,并不指示事物。在这里,诗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方塘人格化,诗人与之进行了如下的对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来活水来。”拟人手法的应用在诗歌中非常常见,如:

(13)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唐《故乡杏花》)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苍天。(宋《水调歌头》)

在这些句子中,大自然成为诗人谈话的对象,借助于诗人的笔,“花枝、苍天”都具有“人格”。因此笔者认为,“渠”应该解释为:“第三人称代词,他;这里代指方塘。”才合适。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

[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学林出版社,198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方塘第三人称人称
过碱河
拼图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观书有感(其一)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记叙文写作之记事(三)
守护方塘
人称代词专练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