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清线索,让散文阅读过程更加清晰

2015-10-21陈明华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线索散文阅读初中语文

陈明华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理清文本的线索,可以让阅读教学过程更加明晰。本文从把握线索,理清散文思路;理解文眼,抓住散文主旨;整篇研读,提高阅读能力;注重体验,进行个性阅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线索;教学

初中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领略语言大师的风格。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拓展视野,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线索,才能理解散文独特的构思。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反复的品读与感受揣摩和体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怀,进一步理解散文。

一、把握线索,理清散文思路

散文的结构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取材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凡抒发之情通过一条线索连缀成篇。因此,线索就是散文的脉络。这就要求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主旨。例如:在教学《腾野先生》时,应该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很“散”的。作者以反讽的手法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与学跳舞,然后写“我”为什么从东京到烟台去学医。这篇散文融入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时间跨度上看约有20年,叙述的事件约10件之多,而且刻画的人物众多。但作者在记叙与抒情中无不围绕赞颂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为线索。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自己情感的变化,把众多的题材与生活片段串联到一块,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这中间的线索有明有暗,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楚线索对于解读文本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结构,从而为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二、抓住文眼,理解散文主旨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散文的文眼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文眼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反映了深刻的文章内涵。文眼对文章的主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了文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因此,理解文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文眼是理清文章线索的开始,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对“背影”的描述有两次虚写两次实写。父亲那肥胖的身体,以及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装束,让“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文章的文眼清晰地浮现出来,从而为作者的抒情定下了情感基调,使文章充满了回忆与思念。理解文眼,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细描父亲穿铁道买桔子而出现的背影了。作者饱含深情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融进了父亲晚年生活凄苦无奈的悲剧形象。这与文章开始描述的背影形成了呼应,使文章的构思浑然天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抓住散文文眼对于把握主旨是多么的重要。

三、整篇研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通过对整篇文本的研读来理清文章的线索,从而让阅读过程更加清晰,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表现形式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来感悟主旨。同时,也感知文中出现的人物精神风貌。通过整篇研读,可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课文中的景物,如何描写生动的场面以及如何渲染场景氛围的。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分小组交流讨论活动。作者为突出百草园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他是通过哪些富于表现事物特征来进行描写的呢?从阅读中我们知道百草园中有很多有趣的景物,作者是运用哪种方式逐步地把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为什么作者要极力地渲染百草园中极其有趣的现象?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既让学生深切地领悟到百草园中的有趣,又让学生深刻领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提高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四、注重体验,进行个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理解。”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散文解读中学生受到作者情感熏陶,并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进而享受审美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散文时要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内心体验。这样,才能让散文阅读变成一种自我行为。例如:在教学高晓声《充满活力的春天》时,首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批注的方式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说喜欢的课文风格。有的学生认为作者能抓住江南春天的景色从而写出这样优美的文字。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对春天景物细致的描写是文章成功的地方。从课堂中学生的交流来看,虽然答案很多但说明他们有了自己的体验,是个性化阅读的具体体现。这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是自己根据文章的线索找到的美丽风景。因此,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些体验。只有这样,散文阅读才能更具实效。

总之,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理清文章线索,才能让阅读过程更加清晰。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散文的诵读,也要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其中,理清文本的线索是阅读文本的关键所在。这样,散文的阅读才能成為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志新.在教学中体味散文的美[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2).

[2]汪吉.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法初探[J].课外语文,2013(18).

[3]冯美红.促进学生体验生成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0).

猜你喜欢

线索散文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改变与回归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