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

2015-10-21莫美英陈兰

基层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

莫美英 陈兰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施工单位综合水平和整体形象,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作为工程的管理部门,需要针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各阶段的施工得到有效的保证。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的一些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内容包括填筑施工管理、搅拌桩施工技术管理和冬季施工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管理;填筑施工;搅拌施工;

引言

企业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秩序,可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管理面貌,提高竞争能力。本文正是基于分析当前形势,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毕竟,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遏制建设施工事故发生,保证工程的质量。

1.填筑施工技术管理

(1)填筑前清理基面杂质后,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第一层土填筑。层面区存在坡面处填筑前需挖成高宽比为l:2的台阶,且控制好结合面的填筑含水量;(2)严格控制压实参数,压实验收后,开始准备铺筑上层新料,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应设立标志,防止漏压,欠压和过压;(3)施工中土料含水量不符合要求时应以晾晒或洒水的方式使土料的含水量在控制范围之内;(4)填筑面应保持一定的横坡或中间高、两边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必须当天碾压完成。由于气候、施工原因停工的,对填筑面加以保护。复工时对基面检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土;(5)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弹簧土”和层间光面、层间中空及松土层现象,一旦遇到这些情况及时认真处理至合格;(6)填筑施工中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在降雨之前将摊铺的土碾压密实,做好坡面和排水。

2.搅拌桩施工技术管理

2.1 工程概况

工程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最高处为12层,局部为9层、6层,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为7.2~7.82m,室外±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65m,基坑开挖深度为7.60~8.50m,平面尺寸约114.7m×65m。基坑采用围护钻孔灌注桩加一层预应力锚杆支护方式,桩后设置双排搅拌桩纵横搭接150mm的止水措施。

2.2施工工艺

(1)平整场地,按设计桩位由专职测量人员测定桩位,用小竹签标示;(2)施工前宜做工艺性试桩,以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其中包括:搅拌机钻进速度、桩底标高、桩顶标高、灰浆的水灰比、搅拌机的转速和提升速度、灰浆泵的压力、料罐和送灰管的风压、输浆量等;(3)桩机对位,根据测好的桩位进行移动、调节桩机对位,将桩机调平并使钻杆垂直,桩身垂直度偏差≤1.0%。桩机搅拌头中心对准桩位,然后检查喷浆,并清理干净;(4)预搅下沉,待深层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头,正转预搅动下沉(速度1.47m/min)到桩底标高(须钻穿淤泥质土层,搅不动为止);(5)制备水泥浆,待深层搅拌机的搅拌头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按设计确定的水泥掺入量15%,且不少于50kg/mm,水灰比不大于0.5,用搅拌机制水泥浆,压浆前将水泥倒入集料池中;(6)提升喷浆搅拌,将搅拌头提升l0cm左右,启动爪浆泵压浆,在桩端底座搅拌30s,然后边搅拌边提升边喷浆(提升速度小于0.5m/min),当搅拌头提升规定停浆面时,停止提升,停止喷浆,原位转动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7)复搅喷浆提升,第一次提升喷浆搅拌规定停浆面时,集料池中的水泥浆应正好用去一半,将搅拌头新下沉搅拌和提升喷浆搅拌以使搅拌上体和压入处的水泥浆充分拌和,保证桩身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当搅拌头提升到规定停浆面时,集料池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8)施工过程中宜连续施工,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9)预拌下沉时不要冲水,只有遇到较硬土层而下沉太慢的时候,才可以适量冲水,但应考虑冲水对桩身强度的影响;(10)施工中因故停浆,宜将搅拌头回复0.5m到已搅部分,待恢复供浆时,再搅拌提升;(11)喷浆口到达桩顶设计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3.冬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 土方工程冬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土方开挖过程中凡不具备连续施工,采用前松土(厚度不小于0.3m)或表面覆盖保温的办法,确保地基不受冻。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道路必须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正常运行的安全;(2)冬期施工期间回填土土方必须是好土,且无杂质,并且回填过程要确保土方不受冻,所有回填部位在回填前均需排除积水,消除冰块以及保温材料等杂物,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一般不超过20cm,夯实厚度宜为10~15cm;每天回填后,应对作业层进行覆盖保温,确保回填质量,防止回填土夜间受冻。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3)在冬期工程建设中要注意观察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护坡桩之间的土方的稳定性,防止在冬施过程中反复冻融,坠落伤人。督促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对基坑边坡和喷锚护坡工程的观察,特别是阳面基坑坡,由于白天和夜间的反复冻融,容易造成冻土坠落伤人,因此应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3.2 钢筋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加强零度以下低温条件下使用钢筋的检验力度,防止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受到撞击。在环境温度低于-5℃条件下进行钢筋焊接时,焊条、焊剂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烘焙,并做好烘焙记录,同时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当风力超过3级时,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挡风措施后才能施焊,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遭受雨雪,尽量避免雨雪天露天施工。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开展焊接工作;(2)鋼筋机械连接。当混凝土结构钢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l0℃,应进行专门的试验;(3)负温闪光对焊。当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采用预热闪光焊,钢筋端面不平整时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4)零度以下低温条件下进行电渣压力焊时,焊接步骤与常温相同,但环境温度、钢筋直径等需做相应调整,接药盒拆除时间也应延长×分钟;(5)如果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物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3.3 砌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冬期砌筑工程外加剂掺量的确定,应根据试验室的试验配合比单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如大气温度有变,应立即通知试验室及时调整配合比;(2)冬施所用材料应符合如下条件。石灰膏、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砌体用砖和其他块材不得遭水浸冻;(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浆搅拌时间应延长到2.5-3min。冬期砌筑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拌制砂浆所用的砂加热温度不超过40℃,砂浆用热水水温不得超过80℃,随拌随砌。砂浆使用温度应符合如下要求:采用掺外加剂法、掺氯盐法、暖棚法施工时,不应低于5℃。

4.结语

技术决定质量,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发的激烈。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4).

[2]童明达,周庆夫.议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完善[J].四川建材,2009(01).

[3]柯国东.论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9).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建筑基坑支护与开挖的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高速铁路信号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究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