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015-10-21俞优芳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知识整合纠错自主学习

俞优芳

摘 要: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现从教师教转向学生主动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本文就自主学习法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预习、练习、纠错、知识整合等环节中的应用,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实施成效。

关键词:自主学习;知识整合;纠错;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三种情况:第一,学生对新知识完全陌生,且新知识本身较为复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应观念来吸收新知识,如学习“物质的量”“电解质”等内容;第二,学生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但不能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差异性,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虽有适当的概念,但却不能准确回忆,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内容;第三,学生对于课后练习过于依赖书本与上课的笔记,练习正确率还可以,但考试并不理想,大多题目模棱两可,即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不能整合为自己的知识加以应用。在上述三种情形下,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效地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整合知识,加强概念辨析,将平铺的知识立体化,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将知识内化吸收。笔者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对任教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以及与同行进行交流。总结发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需要:

1.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以传授知识、解决书本问题为目的,多数学生学习化学是被动的,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传授式教学”到“互助探索式教学”,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学生学习化学时,往往只是作为接受科学研究与发现成果的“容器”,学生只授“鱼”而不知“渔”。然而,高中学生应该具备主动学习、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新型教学模式,对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自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依据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在新课程形式下,不仅要把握新教材的核心,还要进行学科间的渗透,加强化学与科技、生活、工业的联系与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范围,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和模式。

因此,无论从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还是教师自身发展都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将基础知识打扎实。

二、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與教学结构。

2.主体教育理论

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在我国,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逐步上升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教学实验的指导思想。而以强调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正是实施主体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实例

学生单单从知识点的角度理解化学是不全面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知识形成一条线,一个面。要将知识点联成知识网,学生要具备自己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阶段:

1.预习阶段

学习但凡预则立,不预则不立,自主学习的依据是课本的编排内容。在以往学生预习或复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对课本知识进行阅读,大部分学生会对预习或复习没有兴趣。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设计格式和模式,可以是问题、框图、表格等形式,将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变得有序可循,有事可做。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设计的“三维编码”表格发给班里学生,学生边预习边完成表格的填写,使预习变得更有目的,效果也更好。

【案例】高一教材第一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编者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对于高一新生而言,有些是模糊的知识,有些完全是新知识,如物质的量、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学生很难单单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来理解和应用。学生自主预习其中某些知识可能会觉得比较困难,但教师必须告诉学生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指导他们看完整个专题的教学内容,尝试将有关的概念梳理清晰,并从中找出关联性,最后能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和要求。

经过认真预习教材并梳理关系,学生最后达成共识,教材之所以先介绍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是为接下来的内容作引题。例如:(1)大多数的物质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后续教材中介绍了溶液、胶体、浊液三种混合体系;(2)研究物质的性质需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物质,第二单元介绍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3)分离出某种物质后需要进一步确认是不是该物质,后续学习了常见物质的检验;(4)学习物质的性质能利用物质间的转化得到另一类物质,大多数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其中的定量关系自然而然需要引入物质的量,从而建立微观世界与宏观可测物理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5)化合物根据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的角度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将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进一步分类,也是后续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6)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具体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将在专题2、3、4中详细学习。

高一新生学习化学虽有一定的基础,但难免会有陌生和恐惧感,但只要有这样的宏观预习为指导,学生心中有数,将会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练习阶段

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是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之一。教学中曾有过这样的情况,学生习题卷上只有答案没有解题步骤,教师只能用对或错来评价学生作业,对于作业背后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情况无从考证,殊不知这种作业情况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之差,可能有的作业是学生敷衍完成,也可能是抄袭完成,还有可能学生将解题步骤留在草稿纸上,总之,当教师讲解相关习题时,学生对原来解题的思路早已回忆不起,这样势必影响上课的进度和效率。另有情况是学生练习时过于依赖书本与上课的笔记,不能将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整合为自己的知识加以应用。可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不仅能加强知识的整体性理解、概念辨析,强化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也明确了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效反馈课堂效果,才能将基础知识巩固得更扎实有效。

3.纠错阶段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错题,单单依靠教师讲解来解决是不够的,這样的解决只能完成教学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体得靠学生自己。不是所有的错题都要做在纠错本上,规律性较强、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盲点要记录入册,同类题型要进行归类,归纳自己思维受阻的原因,实现知识迁移,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抓典型,一般要求每天两三个题目为例,纠错的格式采用三段式,用不同颜色的笔注明,这样一目了然,美观大方,学生隔一段时间拿出错题再次练习,只要把后两段用草稿纸盖住即可,反复检测相关的知识盲点、误点是否掌握。通过自我纠错,学生能主动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典型错题

错选答案及错因分析

正确解析

【案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由学生归纳知识要点和解题思路,形成共识:(1)明确概念,抓住核心词:化合物,因此给出物质中的混合物和单质都不能选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2)从物质的组成及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即得出常见的活泼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大多数为电解质,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即:

学生自主整理,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梳理清楚,比教师讲解印象深刻,以此为指导,练习相应题目时学生几乎都能解决了。

4.知识整合阶段

【案例1】学生活动:将化学1第一专题知识进行整合。活动反馈:大多数学生都取得并超出了预期的效果,用教材P3图1-2物质的分类为起点,用树状图的形式进行整合。根据物质状态的角度将物质分类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摩尔体积联系;大多数物质以混合物形式存在联系到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将混合物与分散系联系,将分散系中溶液与物质的量浓度联系,并且以一题典型的计算题形式将物质的量内容穿插其中;构成单质对应的原子和第三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联系;将化合物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联系,根据化合物中主要组成物质酸碱盐的角度分别写出电离方程式,将其与离子检验联系,并规范语言描述。

【案例2】元素及化合物复习铜元素,学生应具备将化学各模块教学中涉及的铜有关知识进行整合,熟练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并努力实现多渠道转换。大家独立思考加上集体完善,可以呈现一张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及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识网。

构建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由Cu转化成Cu2+,学生可以联系到用Cl2、浓硫酸、硝酸、H2O2、O2、Fe3+等。学生相互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构建铜及其化合物与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网络,学生能联系到CuO转化为Cu可以用H2等无机还原剂,也可以用C2H5OH。Cu(OH)2转化为Cu2O是检验含醛基的物质的特征反应,也可以用于医药上糖尿病患者的检验。同时也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与实验化学知识网络,学生提到了Cu2+、Fe3+分离时的氨熏原理,还联系了沉淀溶解平衡知识,过程中也渗透了氧化还原反应体系。

四、自主学习法的具体实施

第一,每个专题的第一堂课,引导学生先解读整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标出并理解相应的概念,按照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最后画树叶的模式,提炼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知识,再落实相关细节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初步形成知识网。

第二,明确要求学生作业本每个题目都有解答的笔迹,拒绝批改交上来只有答案没有解题过程的作业,可以在原题上修改或将计算等解题过程写在题目空白处,或写在小纸片上并附在题目旁,这样有利于讲解习题时学生能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各自存在的知识缺陷。

第三,错题纠错中,要求学生采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完成典型错题、错选答案及错因分析、正确解析。涉及概念辨析的要明确定义,涉及计算的写清计算流程,涉及实验操作的应落实相关的实验仪器及步骤,涉及物质推断理清有关物质的性质等等,做到每个答案都是有依可据,真正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教师要逐题检查学生的纠错情况,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开始实行阶段,学生还不能真正明白教师的意图和模式,大多数学生就在纠错本上抄写题目和正确答案而已,因此教师可以从中挑选做得比较到位学生的作业在学生中传看作范本,并要求不太认真的学生重新做,直到学生都接受这样的纠错模式。教师还要检查学生纠错中是否还存在知识的错误,因此工作量非常大。笔者往往要求习题练习时就已经将练习步骤写在练习卷上,上课时要求学生针对性地问问题,讲解习题时一般针对性解决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量缩短讲解时间和内容,留下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把错题按要求写到纠错本上。课堂完成纠错工作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余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及时让学生梳理知识,再则可以防止一部分学生抄袭学生纠错以完成任务的情况出现。

第四,一个单元或专题教學内容结束后,学生根据主干知识默写相关提要和知识点,由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真正实现知识由点到面的升华。默写后参照书本和上课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补充遗漏的知识点,颜色越杂说明掌握的效果越不理想,最后和学生交流将知识网络更加完善。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批阅和抽查的工作任务,又使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了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切实遵循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理念。

五、自主学习法的实效性

第一,学生养成了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夯实了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对课本的理解能力,练习的正确率提高了,对于知识的盲目性减少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就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意志品质。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与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拉近了个人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的距离,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激发了学习动力和兴趣。

第二,学生提高了对化学学科思想的理解。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自发进行,都有一个内在的动力因素在起作用。任何一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必须至少服从一条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内在动力问题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不再停留于外表的反应形式。如对于CaCO3+2HCl=CaCl2+CO2↑+H2O应归为强酸制弱酸,而AgNO3+HCl=AgCl↓+HNO3应归为溶解性大制小(易溶制难溶)。知识整合能使学生体会化学反应中的内在动力源泉,充分理解反应的本质。

第三,学生提高了记忆的有效性。化学1第2、3、4专题元素及化合物涉及性质与反应方程式很多,随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不断结果,许多高一学生会感觉到对化学学习需要许多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免产生化学知识难记不易学的困惑,从而对化学学科失去兴趣。而通过自主学习的训练,学生通过参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整合,使得元素化合物知识产生固化的记忆模式,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不再感到困难。学生掌握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方法越来越简单。

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法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是对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大面积提高化学做题效率的一种模式。但要使学生养成这种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指导和落实。由于笔者实践经验和能力水平有限,研究过程与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要探索更简捷、操作性更强的模式,以便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建农,等.化学课堂教学[J].化学教育,2005(2).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知识整合纠错自主学习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整合方法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加工教材,提升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例谈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