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015-10-21马晓辉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叶片实验教学新课改

马晓辉

自2001年颁布《新课程标准》至今已有十余载,新课改和传统教育一直焦灼纠缠着。记得几年前,还是在传统教育下,学校教师安于现状,工作倦怠,理念落后,教法陈旧,灌输教学,题海战术,只见教师累的弯腰驼背、两鬓斑白;学生压得瘦小无力,目无光彩;教师不幸福,学生不快乐。如果不主动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将会离现代教育越来越远,这就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面对新课改,我积极出击,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反复研究探索,从最初的好奇、排斥、接受到今天的主动探索实践,发现自己在教改中慢慢地发生了蜕变。现在的课堂生动、气氛活跃、主动学习、合作互动。学生精神奕奕,脸上都洋溢着因学习而快乐,因收获而喜悦的笑颜。在实践中,我发现,传统教学重视实验操作,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些也都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几年来,我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使生物实验教学能轻负担、高质量的完成。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更宽更广

课改的全面展开,理念的更新,使我们对教育资源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我由原来狭窄的认为实验课就是拿着课本进实验室,到如今拓展到校园内外环境,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处处都是生物教育的实验资源。这就打开了生物教师的视野,他们不再局限在办公室里抠书本,走进大自然到处挖掘教学资源,降低了实验成本,简单易行,学生兴趣浓厚。

例如,在学习叶片的结构时,有一个分组实验“制作和观察叶片横切面”,课前让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课上交流展示,没有什么难度,学生兴趣浓厚,还能感知叶片的千姿百态;在利用现有的叶片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切片,亲自观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叶片在形态上再多的变化,结构上也只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构成,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感知世间万物都有规律可循的道理,浅浅地悟出一点点人生哲理。然后,再拓展实验教学,制作叶脉书签,欣赏用叶脉制作干花的过程。一节实驗课两课时的时间里,我们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实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快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习种子的结构,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种子,在家试着生豆芽,可以追踪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探究种子萌发率的问题,所以说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生命无处不在,实验也可以不拘泥于地点或形式,把学生应该在实验室操作的内容融入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来自生活,并不陌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营造宽松气氛,培养探究意识

从古至今,中国的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师授生听,新课改对传统教学的冲击,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思维的机会和空间,倡导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鼓励学生提出疑义,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给学生民主公平和尊重。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究能力有所提高。例如,“探究适于鼠妇生活的环境”的实验设计思路。首先,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在哪能抓到鼠妇?老师强调在阴暗的地方抓。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在阴暗的地方抓啊?我们在有阳光的地方也能找到鼠妇。我高度的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究的精神,同时我也号召同学们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抓,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结果是在有阳光的地方的确有少量的鼠妇,但是大多数同学还是在阴湿的地方、石头底下抓到的,随着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有了寻找鼠妇的经历,就能大胆提出假设,虽然这个实验是学生进行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但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关于后面的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收集分析数据、得出试验结果以及验证假设的合理性就须要教师一步一步悉心引导。第一次的探究试验就让学生像个小科学家一样严谨认真,大胆细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中就会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或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尊重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自信的建立、创新能力的提高。记得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最大的情商。”这种氛围下的课堂才能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情商,用情商作为动力激发学生智商的潜能。

三、创新实验方式,提高参与意识

在实验中,我大胆改革创新,把浅显的验证实验改成简单的探究实验;把有些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比如,在研究细胞失水和吸水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用生活中的小常识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主动设计实验,寻找可用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学生的实验求证欲望相当强烈,实验方法五花八门,实验装置都有创新之处,实验材料有用盐水和清水的,有用糖水和清水的;有用萝卜挖洞的,有用插入玻璃管测量的,有一组直接切成碎块,放在培养皿里观察的;还有一组使用天平称量重量,判断失水还是吸水。实验结果有的效果明显,有的不明显。这时候都不用老师引导交流,学生就根据不同实验效果来分析实验的方法是否合理,实验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过程中有哪些疏忽?学生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主动合作意识越来越强,学习兴趣也越加浓厚,怎能不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呢?

四、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事半功倍

信息时代又称为知识大爆炸时代。利用多媒体教学知识容量大、灵活、有效时间内显示生命发展的过程,它可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在教学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学生感到难于理解的实验内容、微观没有条件观察的、时间长的生命过程,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突破难点,以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实验教学是教学中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要的教学手段。新课改中的实验教学还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未知的实验教学的世界还很广阔,我要把握住课改的机遇,学习、实践、探索、创新,使生物实验教学的课改越走越稳,路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叶片实验教学新课改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橡皮泥科学实验室
我的植物朋友
叶片雨水痕迹大不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