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2015-10-21刘延生

基层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

刘延生

摘要: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时,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将市政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本文笔者结合某道路工程施工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日趋完善,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涉及的范围大,具体覆盖面比较广泛,相关质量监控措施应该更加具体和科学。项目施工管理的故障问题会产生不良后果,轻的费时、费力、费建材,重的则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规划日期,引起合同违约、延期赔付等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市政工程的施工情况,保证项目的“高水平、高质量”建设。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主要来源

某市政道路工程,位于城市的繁华路段,总长度为1.2km,施工环节主要有道路和排水两部分,主要施工路段为:k2+890~k3+350里程桩号,总度长450m。道路宽度30m,车道数为2个,路面材料使用改性沥青混凝土。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管理部门对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根据对本工程的分析,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有两类:

第一类问题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技术型管理问题。技术型管理问题所指的是因技术施工不当导致的施工故障。例如地下管线连接问题,道路油漆铺平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不可抗因素形成的潜在危机。这些不可抗力一般指的是暴风、雷击、骤雨等恶劣的天气环境。只有从施工源头上排除这些管理漏洞,才能彻底解决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潜在危机。

二、影响市政道路质量问题的两大原因

(一)市政道路施工所必须的专业技能考量

由于市政道路建设需要具备专业性的指导能力,所进行的人才考量在所难免。由于现代交通设施的科技水平增高,所需的专业技能也更加严谨,对技术所需的考量尤其必要。但是由于人们一贯的认识误区,觉得建筑施工人员只是凭体力不凭脑力的劳动人员,所以没有达到技术的及时更新。为了走出市政道路建筑施工的错误认知,一旦工作人员在技术上未能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极易产生问题。

(二)对整体项目设置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范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关乎城市建设要点,具有重要的设施服务地位。整体项目设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建筑质量、服务水平和后期维护。一旦相关计划未能达到科学协调,往往容易造成市政道路工作上的遗漏,逐渐增加协调管理的难度。

在项目的整体规划阶段,要做好水电、交通、环境的考察工作,明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影响,预先设计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免因为环境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某市政道路施工所在地处于交通繁忙的地带,车辆流量较大。这就使得在施工时很容易带来交通堵塞的问题。市政道路施工的时间要尽可能短,避免交通干扰,减少施工时间,提前做好整体项目的合理规划。

三、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相关策略

(一)从认识上强化市政道路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认识上强化市政道路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改变建设施工人员的整体认识,将“安全施工”、“技术施工”、“绿色施工”落到实处。其次,做好各个计划的分配层次,在极易出现矛盾分化的地方实行提前维护,打好道路施工质量“预防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的重要质量监控。不管是进行质量检查还是技术交流,其目的都是为了增进道路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只有能從根本上确立道路施工的重要性运作,就能从行为、实践等多方面进行质量提升,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从施工计划中协调管理项目的细节

为了减少由于技术失误等各项问题,应该对图纸进行严密的检查。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表达,图纸会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工作,设计人员应从头到尾遵循着科学严谨的原则。由于专业独立性所限,道路施工与其他工作环节难免有所冲撞,这就需要对图纸进行多方面的会诊,并逐步落实,确保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水平。除此之外,技术交底也是重要的步骤,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为了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施工细节方面,注意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有序,尽量减少施工垃圾的产生和遗留。施工垃圾一旦堆积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类和降解。顾名思义,所谓施工垃圾主要就是施工过程的所产生的废弃的材料垃圾和仪器垃圾等。这些工业垃圾会造成不必要的污染,给市政项目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更会破坏城市清洁面貌,影响市政工程形象,这样的细节管理极大的影响了整体项目的最佳效果,将会给市政道路工程的“绿色施工”大打折扣。

(三)施工现场和施工材料的相关质量监控

为了保障施工工作的各项措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确切适合的测量控制网点,并且按照总平面图要求布置测量点,设置永久件的经纬坐标桩及水平桩,从而组成科学的测量控制网。这是市政道路施工的基础阶段,它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而在施工现场的材料监控等方面,要进行严密的监控,放置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工地,从而产生道路施工建设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应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施工现场不同于其他环境,材料的排放应当整齐清楚,避免杂乱不堪。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对于路基修建的各类原材料,要加大监督,对其中有所模糊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控。

(四)建立健全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很多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体系上的不完整性,我们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事前预防工作,要做好事中控制工作,要做好事后改进和检查工作。检查人员要定时定期的对施工工地进行检查监督,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出现和上报,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中的技术管理重点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需要确定以下技术管理重点:

(一)合理的施工方案,整体项目负责人员应当在建筑开始阶段就建立起有序和正规的专业工序,逐步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条不紊,达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最佳效果。此外,整体施工方案要经过再三考量,保证整体方案科学高效。

(二)精确控制标高、横坡。要确定科学的碾压过程,必须遵循《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进行科学的施工任务。在路基、路床、标高、横坡等施工任务环节,必须进行专业的检验和量测。

(三)分层碾压和科学保养。只有遵循科学、正规、合理的建筑章程,才能建造出符合制造原则的道路设计。在设备的碾压、设备的引进、道路科学保养等环节进行清晰明确的分类,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隐患问题,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项目质量和建筑安全。严格遵循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分层碾压工艺,合理控制路面效果和路基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完成一个成功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非常不易。相关组织、负责人员需要有优异的专业认识和综合的社会技能,在道路建设的实施中因地制宜,创造出最佳的道路建筑质量。同时坚持完善管理,做好项目监督中的各个细节工作,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岩冬.陈继友.对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的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2]万欢进.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J].科技资讯,2011,(14).

[3]方福森.路面工程[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4]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5]沙庆林.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6]张贵祥.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道听途说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