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5-10-21赵志棠

基层建设 2015年9期
关键词:路基施工市政道路质量控制

赵志棠

摘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

1.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较为复杂,涉及路基(路床)本身和有关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排水管线、边坡等多个项目。

1.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居多,辅之以人工作业;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指挥;流水和分段平行作业是路基的两种主要施工方式。

1.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大部分都属于露天作业,自然环境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在工程施工范围内,同步作业的专业多种多样、结构较为复杂、各专业管线相互交错;各专业、社会间有较多的工作需要配合,并且相互牵制,所以使得施工中变化较大。

2.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2.1结构稳定性

上文说过,路基需要保持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但是路基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和日积月累行车的重压,极易发生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保障路基的安全。道路的路面靠路基来支撑,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

2.2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將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路基路面综合整治的原则。

2.3强度

除了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以外,还路基的施工还有注意强度,不能发生过大的形变。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开挖和填筑的情况要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经常检查,保证强度。

3.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控制好路基的压实度

要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就必须在回填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水平时去展开压实,在路基的压实过程中,要实时检测并控制土中的水含量。水含量偏高的情况下,要及时翻松填料,或在填料中掺杂适量的相同的干土,来平衡土壤的湿度。含水量偏低时,应分层对图层洒水,保证压实时土的水含量处于最佳状态。另外,施工工作不能间断,要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土被暴晒或雨淋,导致土壤含水量发生骤变。

3.2科学选择压实机具

回填土的厚度要低于30cm,压实应采取分层铺筑的方式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选用犁压实机具进行压实。通常,当对同类土进行压实时,轻型压实要比重型压实能获取更好的干密度,其最佳含水量也要比重型压实达到的干密度要好。现阶段用的最多的是重型压实机械,每层压实的土层厚度都在30cm以下。羊角碾的吨位要大于重型压实机械的吨位,其压实功也是如此,它能获取的压实度也更好。增加压实功的同时,土的含水量也会下降,土基的密实度和路基的同弹模量也会相应被提高。

3.3控制好路基强度

在道路路基工程中,通过压实度,我们可以看出路基每个土层的密实状态,上部路基的强度反应的是弯沉值。要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强度及耐久性,就应该让路基的压实度与弯沉值都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

3.4强化施工程序的管理

在道路工程中,要遵循相关规定及工程要求,搞好项目组织、资源分配及现场及技术等前期工作。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要听从监理工程师的指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展开施工,施工程序要由深到浅、从地下到地上的原则进行。对路基土石方进行施工时,应先处理好路床基底,选用恰当的填料,再选用科学的路基的填压方式去压实路基。

4.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4.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复测导线、中线及水准点。操作要点包括:首先,我们要了解图纸内容,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有没有出入;其次,为保证施工期间饮用需求,在中线复测中要增加临时水准基点标高与加桩的地面标高;再者,对每道工序进行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必须提高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其符合设计质量要求。最后,要避免碰到道路下的管网路线,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损失。

4.2路基土方施工

(1)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第一,分层填筑,上一层压实达标后,便可填压下一层了,压实前要先测定含水量,含水量达到标准后再去碾压;第二,标定准确的干密度,不同的土质要分别进行标定。第三,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能同步进行填筑时,应在填地段以1:1坡分层留台阶,如果两地段同步填,就必须分层互相交叠衔接,搭接长度要大于2m,不然路基便会产生不均匀沉陷现象,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不利影响。路基稳定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要在路堤底部掺杂水稳性好、风化难度小的砂石材料如石灰予以加固,确保基底有一个水稳性优良的约20cm到30cm的稳定层。

(2)控制好松铺厚度与路堤尺寸与坡度。松铺厚度跟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联系,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压实度的前提下,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控制在8cm以上.其次是要控制好路堤几何尺寸与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都要比设计宽度宽30cm,压实宽度要大于设计宽度,压实完毕后,削坡不能缺坡,才能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3)選择合理的压实方法。压实要从边到中,使之产生路拱;从轻到重,满足不断加大的土基强度;从慢到快,防止松土被机械推动。另外在碾压前,要先进行整平,从路中线向路堤两边形成2%-4%的横坡。碾压弯道部分时,应从低到高,使其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12cm到20cm.碾压时要注意均匀性,避免发生沉陷。

(4)合理安排机械作业。按照工程地形、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情况,科学制定机械运行路线,然后再展开全面的机械施工工作。土的含水量不足时,要用洒水车进行喷洒。含水量超出时,可用翻晒机械翻晒然后运用压路机去碾压。

5.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5.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5.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6.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并没有很大的技术含量,但是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环境条件的制约,有各种细小的因素影响施工,因此要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执行目标计划和设计规范的相关流程,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使道路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赵丹明.关于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22):2109-2110.

[2]李祥浩.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19):2890-2893.

[3]徐建军,管敏超,卢议平,等.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中华民居.2010,9(12):3409-3412.

猜你喜欢

路基施工市政道路质量控制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运用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