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育智,陶冶情操

2015-10-21林凌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美的美丽

林凌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在“认知、情感、技能”这几方面,既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切实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的描写。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一、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景,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景,体会美、感受美。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开头引言激趣:“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刚见识西沙群岛的富饶,这堂课又将随老师到我国东北黑龙江的北部一处美丽富铙的重要林区——小兴安岭去旅游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小兴安岭的美景,你们想欣赏吗?”同学们兴趣盎然。而后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风景录像,随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感受着美,通过自读、默读、展示读等读书方式整体感知了课文。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小兴安岭四季美景一幅幅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学生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白雪皑皑的冬。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教学。

二、引导想象,情感熏陶

有人曾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美丽的小兴安岭》词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小兴安岭的魅力和对祖国的热爱。要让学生体会到,必须创设美的课堂。

在教学第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好,我们来闭上眼睛想象。我们乘坐飞机正飞在小兴安岭的上空,你往下看,看到了——,飞机往前飞,你看到的还是——,飞机再往前飞,你看到的仍是——。好,你们都看到了吗?谁来说说刚才都看到了什么?”感受“绿色的海洋”之美。

三、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时是难以完全言传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总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出现。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没有什么深奥的词语,很适合学生朗读,讲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用心朗读,读出发自内心的声音,“情到浓时”自然就会读出好文章。文中写了绿色的海洋、抽枝发芽的树木、雪水淙淙的流水、活泼可爱的小鹿……都表现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尊重学生,激励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见解,如:让学生展示朗读时,我是让学生读出认为美的句子或段落,并及时肯定“你找到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美”“你读的是五颜六色的美” “你读的是枝繁叶茂的美”“ 你读的是特产丰富的美”…… 并经常运用激励机制进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如: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后,我表扬学生“短短的十几分钟,同学们已经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读得声情并茂”。

【不足之处及带给我的想法】

但是課上完后还是感觉有些环节不尽人意。

一、朗读指导不到位

1.学习课文第一节 “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一句,学生缺乏想象,学生不能入情入境地读书。

【启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挖掘和捕捉美的实体,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领略祖国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万千景象,感知美的无处不在。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创设美感的环境,引导学生去领悟树海之美。课堂上,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还不能感受树海之大,树海之美。如果我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加一幅由数不清的红松、白桦和栎树汇合而成的绿色的海洋景象,使学生眼前出现小兴安怜风吹林海碧波翻滚的壮丽画面,再激发学生的想象,体会这时森林的博大和起伏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样会更好地理解“绿色的海洋”之美。

2.第二段“春之美”,学生没有进入情境,无法感受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

【启示】春夏秋冬四季的结构、写法相似,我重点教学春天段,扶学夏天段,放手自学秋、冬段。所以春天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抓住主要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中,我没有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静心、潜心的读书和沉思默想,较少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读得不好到读得很精彩的训练与发展的过程也很少。所以学生还是无法走进文本,不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当学生还不能感情朗读时,老师适时范读,或运用视频范读学生跟读,效果也许会更好。

二、课件制作不合理

1.地图中小兴安岭位置不确切。

【启示】地图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小兴安岭的准确位置,而这里却没有发挥其作用。既然导入时已经讲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这张地图是不是可以不要?或者换一张标有更准确位置的地图?

2.学习第一段时,课件中特别强调的文字已经用不同颜色标出,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

【启示】可以让学生找出后再变化不同的颜色,还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语言不够规范、不够准确

【启示】课堂中老师的语言还需锤炼,更应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而不是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这样无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不知不觉所犯下的错误,以后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随时随地规范自己的语言,给学生以好榜样。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美的美丽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好美的雾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