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潜力评估研究

2015-10-21周丽娟苏建忠傅义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潜力用地全市

周丽娟 苏建忠 傅义辰

摘 要:基础教育设施涉及千家万户利益,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推动基础教育设施的规划实施可以更好的服务和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有效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本研究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按照“以需定供,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人口模拟分析与设施需求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较薄弱,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基础教育;实施评估

1 背景及意义

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近期建设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每年有序推进规划教育设施的实施。但由于规划教育设施的规划编制在规划主管部门,而教育主管部门对规划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具体用地情况信息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导致规划教育设施的实施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推进缓慢等问题。因此,在本研究中,从规划主管部门角度,在我市建设用地基本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的情况下,主动研究规划基础教育设施实施潜力,通过深入调查全市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人口模拟分析与设施需求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几年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未来各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提供了支撑。

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指的基础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由于法定规划编制的时间和编制单位不同,采用的规划标准不同,在法定规划中,基础教育设施类型共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中学。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设施现状压力评估、未来人口增长潜力区域预测、行业规划衔接、规划实施评估和规划用地潜力评估,台账筛选和制作等。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按照“以需定供,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筛选当前学位压力较大区域或者未来三年内人口增长较快区域,对规划尚未实施设施进行评估,挑选出规划实施条件较好且位于现状或未来学位压力较大区域的规划设施优先实施,将实施条件较差且位于现状或未来学位压力较小的区域的规划设施次优实施,并将其纳入台帐,指导规划设施有序实施。(图1)。

2.3 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分为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压力评估和服务盲区适龄儿童评估。

现状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压力评估主要利用教育局提供的在校生数和班级数,推算班均人数,与标准规定的班均人数标准进行对比。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中规定幼(托)儿园每班30座;小学每班45座;初中每班50座。本研究中认为现状班均人数超过规定的20%的则认为现状学位供给压力较大,则当现状幼儿园班均人数超过35人、小学班均人数超过55人、初中班均人数超过60人时则认为需要加快推进周边规划未实施设施实施,将其纳入规划优先实施区域。

现状服务盲区评估主要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中规定幼(托)儿园服务半径宜为100米-3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初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利用GIS缓冲区分析方法,简单分析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范围与现状居住人口的关系,本研究将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服务半径未覆盖区域,且现状居住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称为服务盲区。在服务盲区中,如果适龄儿童数量达到设置一个标准班规模的时候,则认为需要加快推进周边规划未实施设施实施,将其纳入规划优先实施区域。

2.4 未来预测

根据近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提取我市未来几年重点发展区域,优先推进这些地方的基础教育设施实施。

由于深圳人口多为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动性,但在无规律可遵循的情况下,本研究按人口年龄结构,采用位移法预测未来的学龄人口的增长趋势,作为未来基础教育设施需求的计算依据。

2.5 行业规划

结合各区教育“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发展目标,综合评估设施实施的紧迫性并将相关项目纳入规划优先实施设施。

2.6 规划评估

首先,在我市已经建立的城市规划“一张图”系统基础上,对规划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实施进行判断,筛选出规划尚未实施的基础教育设施。由于规划设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位置可进行小范围调整,在进行规划设施是否实施的判断过程中,本研究采用规划设施耦合度的概念来判断规划设施是否设施(耦合度是一种模糊的判断方法,主要通过设定一定的空间范围,如果规划设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相应类别的现状教育设施,那么就认为其规划设施已经实施)。其次对规划尚未实施的用地潜力进行评估。主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权属、现状建设情况,综合评估规划设施的用地潜力。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可优先纳入实施,其他尚未实施的设施列为待实施清单。

2.7 台账清单

结合现狀压力评估结果、未来三年发展预测、行业规划和规划评估结果,将现状供给压力较大区域及周边地区,外来三年发展较快区域,行业规划涉及的规划设施和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进行匹配,筛选出现状供给压力较大区域及周边地区规划尚未实施的设施且需求规模已达到设置最小规模的设施、未来三年发展较快区域且需求规模达到设置最小规模的设施和行业规划涉及的设施且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纳入台账。最终形成“一表一图”成果,提供给各区职能部门推进其实施。

3 基于GIS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潜力评估

3.1 深圳市人口特征分析

3.1.1小户型,年轻型人口特征,未来对基础教育设施需求较旺盛

根据“六普”人口数据,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035.84万人,平均年龄30岁,户均2.11人,说明深圳呈小户型,年轻型人口特征,对于基础教育设施来说,未来基础教育设施需求有很大空间,需要规划提前考虑。

3.1.2 适龄人口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外,且原特区外的龙岗区、宝安区和福田区的适龄人口较多。

全市基础教育设施适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6%。从全市层面看,原特区内适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89%,原特区外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4.17%。从分区来看,龙岗区适龄人口最多,占全市的1.61%,其次是宝安区和福田区;从基础教育设施类型来看,小学适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3.34%,其次是幼儿园(2.14%)和初中(1.58%)。

3.2 规划基础教育设施实施潜力评估

3.2.1 现状压力评估

截至2011年底,我市共有幼儿园1092所,总班数9526班。其中,非托班9134班,托班392班。非托班在园人数28.13万人,班均学生30.8人。班均学生在36人以上认为压力较大,共有幼儿园112所,占10. 26%。全市共有小学540所,13480班,在校小学生65.13万人,班均48.32人。有54所小学班均人数大于55人,有385所小学的班均人数超过45人,占71.3%。全市共有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86所,共6683班,在校初中学生24.57万人。全市初中班均36.8人;共有72所(25.17%)初中班均人数在50人以上,其中8所学校班均人数在56人以上。从当前初中的整体情况分析,我市初中学位供应总体上压力不大。

3.2.2 未来人口预测

考虑到人口的年龄结构,本次以社区作为基本人口分析单元,基于“六普”人口统计数据,按照“位移法”推算了全市各社区学龄幼儿、小学和各街道未来三年的人口增长。

根据推演,未来三年幼儿园新增需求基本上分布在原特区外各区(图7、8、9),主要涉及60个社区,119所幼儿园。

未来三年我市小学人口增长较快的社区有12个,主要集中在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的民治、同胜、松和、大浪社区,宝安区流塘、塘尾、凤凰等社区,南山区的科技园、粤海社区,罗湖区梨园社区等。

未来三年全市初中学位需求增长主要集中于宝安福永、沙井和南山粤海街道

3.2.3 行业规划

结合各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各区“十二五”教育建设项目库纳入本次研究成果,更好的推进教育设施实施。

3.2.4规划评估

(1)规划实施评估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幼儿园1092所,规划幼儿园1560所,现状-规划数量比达70%以上。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罗湖、福田、南山等区依规划建设的比率(规划实施耦合度)相对较高;原特區外各区的规划实施契合度较低,尤其是龙华新区和坪山新区等新区最低(表1)。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小学540所,规划小学753所,现状-规划数量比达71.7%以上。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除光明新区较低外,全市小学的规划实施契合度总体较高。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初中286所,规划初中415所,现状-规划数量比为68.92%。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 规划实施契合度总体较高,但是光明新区、龙华新区等区域规划实施情况不理想。

(2)用地潜力评估

结合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圳市地籍数据、深圳市现状建设等数据,对上述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进行评估。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核查土地利用管制分区,位于允许建设区的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潜力较好;

(2)用地权属核查。重点核查规划地块是否与其他已有明确产权主体的宗地界线重叠。其中,国有未出让用地和政府储备用地具备最好的权属条件。对于原城市化转地区域,如果转地补偿手续完善,则认为用地的可实施性强。

(3)现状核查。重点核查现状建筑普查数据和现状影像图。现状为空地或临时用地的设施其用地潜力较好。

3.2.5 台账清单

根据服务半径分析方法进行测算,全市所有的规划未实施幼儿园中共有31所规划幼儿园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现状学龄人口达到180人以上,即符合开办一个小型的6班以上幼儿园的规模。上述31所规划幼儿园主要分布于福田 、南山、宝安中心区及龙岗区的布吉、南湾等地。

全市有20所规划小学500米范围内的现状适龄人口达到18班以上小学学位规模。主要集中在龙岗中心城、布吉、南湾,宝安中心区,罗湖东门等地。

全市有6所规划初中1000米服务半径范围内的现状适龄人口达到设置18班以上初中的规模(图2.14),主要集中于罗湖区和龙岗区横岗地区。

台账成果为一图一表,表格中列明相关设施的关键信息,如具体地块位置,用地面积。学校规模,用地条件等。该成果经规划国土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移交给教育职能部门供其参考实施。

4 结语

本研究在法定图则全覆盖的前提下,结合深圳市人口分布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潜力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几年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未来各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万昆.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实施制度探讨[J].规划师,2011,(2):88-92.

[2]刘.西安市未央区基础教育设施分布专项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刘伟,孙蔚,邢燕.基于GIS网络分析的老城区教育设施服务区划分与规模核定——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老城区小学为例[J].规划师,2012,(1):82-85.

[4]韩高峰,秦杨.需求与供给分析视角下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以南康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12):104-109.

猜你喜欢

潜力用地全市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科比:写给17岁的自己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