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015-10-21李国璋温芸芸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隆德县气象条件生育期

李国璋 温芸芸

摘要 光、热、水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三要素,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也就不同。在此利用隆德县1981~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和2008~2015年马铃薯作物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针对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期气候条件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隆德县自然气候特点与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温度、热量、水分条件完全能满足马铃薯生长。

关键词 马铃薯;生育期;气象条件;隆德县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34-294-02

马铃薯因其耐旱耐瘠抗寒、稳产高产的品质,是隆德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隆德县人民政府着力实施“生态文明立县,产业富民强县”的战略,把马铃薯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谢萍等[1]研究指出马铃薯中淀粉的积累受气象因子影响水平的强弱为累加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10 ℃);宋玉芝等[2]研究表明马铃薯的抗旱能力较强,降水量300~500 mm且均匀分布即可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需要;贾琼[3]研究指出薯块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18 ℃,高于25 ℃时薯块发育受阻。隆德县年平均气温5.6 ℃,日照时数2255.1 h,平均无霜期125 d,年平均降水量492.0 mm,氣候冷凉,雨热同季自然降水完全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笔者通过对隆德县2008~2015年马铃薯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掌握该县马铃薯生长发育关键期的气候特点,对指导该县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十分有利,为合理利用六盘山特殊的地域条件和气候特征提供科技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括 隆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地带、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边、六盘山西麓(105°48′~106°15′E、35°21′~35°47′N),南北长47㎞、东西宽41㎞,全县总面积

999.45 km2。境内东高西低,平均海拔在1 900~2 500 m,最低处1 720 m,最高处为六盘山脉主峰米缸山(2 942 m)。县

内地貌为黄土丘陵、河谷川道与土石地3种类型,共有耕地面积7.3万hm2,其中水浇地0.7万hm2,旱地5.9万hm2,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9%,为雨养农业区,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

1.2 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源于隆德县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981~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和2008年4月~2015年9月马铃薯作物观测资料,土壤墒情观测从播种到可收每旬8日取土测墒,观测方法按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进行。

1.3 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热量、水分气象条件,结合本站对马铃薯各阶段生长发育状况的观测资料,对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2 马铃薯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2.1 温度条件

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平均气温在17~21 ℃为宜,全生育期需要有效积温1 000~2 500 ℃·d,多数品种为1 500~2 000 ℃·d[4]。隆德县马铃薯4月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持续时间约为151 d,统计2008~2015年马铃薯全生育期气象资料发现,生育期间日平均气温为9~20 ℃,播种、出苗、分枝、花序形成、开花和可收各生育期的日平均温度分别为9.2、12.0、16.6、18.0、18.1和15.2 ℃(图1),全生育期≥0 ℃、≥10 ℃、≥15 ℃的积温分别为2 370.3、2 284.4、1 491.0 ℃·d。

马铃薯是喜凉作物,10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且

图1 2008~2015年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日平均气温变化

0~20 cm土壤相对湿度达40%~50%时开始播种[5]。2008~2015年隆德县4月下旬10 cm土层平均温度为6.3 ℃,地温仍然较低,但旬平均气温为9.2 ℃,马铃薯播种气象条件较为适宜,且播种时间与产量有密切关系,播种时间的迟早影响≥10 ℃积温、累计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其增加会对马铃薯品质有正效应[1]。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持续时间约为50 d,统计分析发现,马铃薯块茎萌发期温度稳定超过10 ℃、出苗后日平均气温超过16 ℃,最适宜马铃薯芽条生长,出苗-花序形成期主要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主。通过马铃薯发育期观测,结合县农牧部门相关试验数据,发现隆德县马铃薯块茎形成-增长期持续时间约60 d,6月下旬~8月下旬块茎形成的最适温度是20 ℃[4],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的日平均气温为15.0~17.0 ℃,气温较低,块茎形成时间较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块茎膨大期在8月中、下旬,期间多阵性天气,气温有所下降,日平均气温稳定维持在15 ℃。

马铃薯产量的高低与块茎膨大期日较差的大小也有密切关系,日较差大,有利于块茎膨大,特别是较大的夜温,有利于茎叶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干物质积累越多,产量就高。根据马铃薯观测资料,隆德县块茎膨大期一般出现在8月中、下旬,近8年6~9月旬气温日较差为8.3~12.5 ℃,对干物质积累十分有利,是薯块膨大最快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隆德县马铃薯产量较高的原因。

2.2 热量条件

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 093.4 h。

由于六盘山对气流的抬升作用,9月份该县多云、阴雨天气日数增多,日照时数变少,日照百分率低于年均值,日照百分率仅为43%(图2a)。5~7月月日照时数最长,分别为226.1、212.4、214.4 h(图2b);9月份旬日照时数明显下降,全月日照时数仅为162.8 h,9月份低温寡照易诱发马铃薯晚疫病。

春季由于太阳入射角逐渐增大,云量少,空气干燥,大气

图2 1981~2010年隆德县日照百分率(a)和日照时数(b)月变化

透明度好,总辐射量一直稳定上升,5月份达最高值。研究发现植物中90%~95%的干物质来源于太阳能,5%~10%是根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因而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多少[6]。隆德县年总辐射量为122.04 kJ/cm2,通过图2b和图3可以发现,5~8月份日照时数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统计2008~2015年马铃薯观测资料发现,隆德县马铃薯从播种到成熟一般持续151 d左右,生长发育期集中在5~9月,在整个马铃薯生长发育期也是太阳总辐射最集中的时段,为马铃薯生长需要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条件。

图3 1981~2010年隆德县太阳总辐射月变化

2.3 水分条件

隆德县地处东南季风的影响边缘,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盛衰对降水季节迟早的影响甚为明显,地形和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降水分布的一个方面,隆德县降水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境内1981~2010年年平均降水量492.0 mm,沿六盘山山区年均降水量>600 mm。

2008~2015年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期平均降水量370.3 mm。萌芽和出苗期靠种薯自身水分,故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幼苗期需水量不大,从播种至出苗旬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图4),降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降水量的14%(表1),降水量

能满足幼苗期的水分需求。6月上旬~9月中、下旬为马铃薯块茎形成、膨大期,是马铃薯一生需水的高峰期,占全生育期总降水量的75%。6~9月份降水量348.6 mm,占全年降水量

猜你喜欢

隆德县气象条件生育期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记一次写生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及做法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隆德县农村电影放映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