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修井作业油管移运系统

2015-10-21金鹏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金鹏

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

摘要: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时间延长,在一些老油井或复杂油藏油井中,经常出现井下复杂情况,影响油井正常作业生产,需要进行修井作业,修井装置和系统作为修井作业的基础,对修井成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不压井修井作业的实施难点分析,对新型修井作业油管移运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

关键词:修井作业;油管移运;不压井修井

油田在勘探开发中经常会遇到井下卡阻、套管损坏、砂堵等事故,修井作业作为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油田正常勘探开发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各大油田开发难度增大、修井作业任务增多,特别是不压井修井作业中油管移运成为修井工艺自动化的难点,因此,有必要结合技术实施难点分析,对油管移运系统和装置进行应用探究。

一、油管移运技术在修井作业中的应用

1、不压井作业连续油管技术应用及其缺陷

不压井修井作业因为无需进行关井、压井作业,对提升修井效率和安全性、环保性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修井液压设备进行辅助,现在常用的分为快速液压装置和辅助液压装置两类,前者自带伸缩式桅杆,可以实现管柱自动化吊运;后者需要辅助起重作业机械或修井机进行。但是,在实际修井操作中,在管柱上卸扣作业和油管运送、排放等作业环节,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需要辅助人工进行液压大钳、拉排管柱等作业。

隨着修井作业技术发展,连续油管系统,也就是油管的自动化移运应用增多,在修井作业中可实现油管在滚筒上的连续自动化缠绕,可连续进行油管下入和起出作业,特别是其管径较小的特点,无需取出生产油管就可以进行下入油管修井作业,还无需卡瓦、吊卡等传统井口工具进行作业,实现了修井油管的自动化控制。

但是,连续油管修井虽然在井口操作上实现了便捷化,但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前我国连续油管技术还不突出,设备多依赖进口;由于作业连续性和自动化要求,造成设备疲劳寿命较短、屈服强度不高,设备耐用性不强;井况条件复杂,很多油井不适应连续油管修井技术,打捞作业等技术还无法应用连续油管,在某些修井工艺仍需要修井机等作业机械进行辅助。

2、修井作业工艺实施现状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关键

修井作业一般分为起下、循环冲洗等作业环节,需要先对油井内管柱等设备进行起下作业,并实施检泵和落物打捞、事故处理等;随后对油井进行洗井、压井及压裂、酸化、封堵等增产增注措施,还要对套管等设备待修复部位进行侧钻、倒扣作业。起下作业作为修井作业起始环节,起油管作业时需要先将管柱第一根吊出,并将第二根吊出1米,将吊卡搬到井口附近使其与油管对正并锁上月牙;继续下放第二根管柱,使其与油管接箍连接并压在吊卡上;人工利用钳夹对管柱进行夹紧,将变速手柄调节到低速,对螺纹进行挡卸,随后挂到高速挡卸开管扣;卸下第一根油管到滑道,并将吊环挂到吊卡耳上,随后进行油管吊升作业。下油管作业时,将油管推到井口,将吊卡扣在油管上,将吊环与吊卡耳连接,随后将油管吊升到垂直位置;将油管下放,使其与井口油管接箍连接,上扣完成后将吊卡移开继续下放;将油管下放到井口吊卡座上,拔出销子、拉出吊环后再将其挂在井口台位置吊卡耳上,然后上紧销子完成油管下放。

由以上操作步骤可以看出,当前修井中大部分井口操作为人工方式,包括对管柱上卸扣作业,对吊卡、吊环挂、插等作业,以及管柱排放和运送作业。所以,实现修井作业自动化,关键要把握以下技术:实现自动化拉、排、送油管,确保能提取单根油管,下油管时可将其运送到指定位置,起升油管时将其拉到指定水平位置并在油管桥上排好;自动化管柱扶正和对中作业,确保大钩调取管柱与井口吊卡上的管柱对中、垂直,顺利进行上卸扣作业;自动化上卸扣技术,确保装置可自动就位并调整扭矩和作业速度,作业完成后可自动复位;自动吊卡技术,发挥吊卡悬持管柱作用,使管柱下入作业时吊卡可对管柱自动抱合,起升管柱时可自动卸扣并离开井口,在管柱到达预定位置后再自动复位。

修井作业油管排放技术自动化难度较大,主要是需要单根排列,下油管作业需要按顺序进行,对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作业环境和井况复杂,很难形成统一的排管动作,特别是油管规格差异造成管径大小和长短存在区别,每次定位、复位作业参数都不同。

二、修井作业油管移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方案设计

1、油管移运系统的方案设计要求

虽然油管在修井中有多种排列方式,但整体上可分为横排和竖排,前者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现有作业设备协调,但效率较低,且需要较大作业面;后者作业效率高,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无法与现有的设备实现无缝衔接。所以,当前我国修井油管移运自动化多是采取横排方式,对管排架和底座实现分体组合,再配套现有的卡瓦、吊卡和动力管钳等设备,形成完整的自动化修井作业配套体系。具体要求上,要确保以下几点:可自动移运油管,自动调节管排架和底座位置,可自动装卸、移运修井作业起升系统。

2、油管移运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

在具体的油管移运自动化系统中,可由不压井作业井口装置、缓震减震装置、油管定位装置、井架、底座、自动吊卡、机械作业臂等结构组成,具体连接中,将机械臂与底座下部进行连接,在大臂上安装机械作业手,实现对油管由水平向垂直位置的自动调节;在机械手抓取、起升和移运油管过程中,要辅助人工进行必要操作和检查;利用设置在井架部位的缓震减震装置,缓冲大臂起升中较大的瞬时压力,还可在装置上安装定位帽,辅助进行安装和运输定位作业,提升定位准确性;自动化底座可对井架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作业位置便于作业;根据大臂作业状态,适当调节管排架摆放位置,确保机械作业手可准确的进行油管抓取等作业。

三、结论

综上所述,自动化修井作业对提升油田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连续油管移运系统这一修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缺陷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改进,提升油管移运自动化水平,更好地辅助进行修井作业。

参考文献:

[1]马亮.油田工艺流程整体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2]王有志.试析提升油田修井质量与效果的若干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4).

[3]程万,梅杰,聂顶峰.井下被卡管柱的卡点深度计算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4]陈建庆,章桂庭,黄华祥.渤海油田电泵生产测压管柱优选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