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态廊道功能的浅析

2015-10-21刘丹魏振峰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作用功能

刘丹 魏振峰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林业局 451450

摘要:城市中的生态廊道建设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内容,还包括了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内容,因此在建设城市生态廊道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开展。本文就生态廊功能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做了浅析。

关键词:生态廊道;功能;规划建设;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的生態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城市中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多且雾霾情况越来越严重,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已变成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中及早地确立生态化的规划思想将为城市的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产生巨大且深远的价值。

1、生态廊道的概念、功能

廊道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种绿化带、林荫带等都属于廊道。

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生态廊道的重要结构特征包括廊道长度、廊道宽度、廊道曲度、内部主体与道路的连接关系、周遭嵌块体的位置与环境坡度、廊道的时序变化、生物种类、植物密度等。通常,生态廊道内可能有一个特殊的内部主体,如溪流、河川、道路、小径、沟渠、围墙等。廊道的宽度及其内部主题所在环境,动植物群落的特性(包括垂直象限的结构),以及物中的组成及丰度、廊道形状、连续性以及生态廊道与周围缀块或基底的相互关系是影响廊道结构的关键因素。

2、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

对城市的景观廊道进行生态化建设,若能充分应用城市的景观格局尺度,可以让景观廊道发挥较强的生态功能。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乡土生境的多样化。在建造绿地斑块时使用的植物种类长期过于单一和城市内部自然斑块不断地消失等弊病,致使城市中的绿地斑块综合生态服务的功能不强。生态化廊道的建构因所依据的廊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本的自然条件以及它所承担的重要作用等等多种因素不同,而种类各异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后得出适合它的生态建设模式。

2.1绿化带生态廊道

稳定自然的动植物体系是绿化带廊道的主要构成,它有可能是纯自然的区域,也有可能是人工建造的。依据景观的阻力学原理,廊道在异质性较低时其内部的生物才有利于空间运动,因此使其呈现低异质的特性才更有利于绿化带廊道的生态化建设。而经过人工设计构筑的绿化带生态廊道则应依据其自身的生态条件合理地搭配各种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应通过地被层――灌木层――乔木层自下而上的空间形式来分层搭配不同物种,而且在各个层次中应当确立它的优势品种和附属品种;在水平布置上,各类物种要以生物群的形式布置,增大种群的竞争力,使其能在自然的运作规律下可持续地向下发展。

2.2河流生态廊道

河流廊道是指小溪汇聚而成的江河,其景观格局是树枝形状的,其空间特征是互相连接且分布广。我国大部分城市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过河流的景观生态价值,它仅被建设为排污、涝和航运的基础,导致河流被污染、景观被破坏,断面构型不完整,水生、湿生各种植被生境严重匮乏。目前我国是河道廊道建设应是在不损坏其自然的属性的基础上,恢复其断面结构的完整性、各廊道间的连续性及其景观生态效果。河流生态廊道完整性不仅能增加滨水物种的类型,还能阻止污染物汇集净化其水质,更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健康舒适的滨水环境。河流廊道的植物物种的选择能净化水体的,尽量模拟天然的湿地生态群落构成。

2.3道路生态廊道

道路生态廊道是人工系统产物,它是城市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内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道路廊道中的污染主要包括灰尘和噪音等。植物有较强的降噪除尘作用。另外在城市中往往会出现道路廊道与绿化带廊道、河流廊道交叉的现象,这样就将生态廊道的连通性打破了,使景观的连接度降低。因此在城市的交通节点上应尽量用立交的形式来保证自然景观廊道的连通性,而且其上跨下穿的宽度应至少能满足生态廊道必要宽度。

3、生态廊道在从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3.1 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的提升,给城市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的绿色结构用以保护城市的人工及半自然环境,将成为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修复和改善的功能。

城市外部的生态廊道作为城市外部和内部的绿色屏障,有效的减轻了外部的影响,维持了城区相对稳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水平。城市内部的林绿地系统影响了气流,增加了大气湿度,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和地热环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生态廊道中的许多植物拥有吸收污染物的能力,其中的林带和水生植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空气,地下水和河流水体。植物的净化杀菌功能同样在土壤的净化和空气中细菌的抑制起着重要作用。廊道拥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和涵养水源功能,通过树冠截流,减少地表径流,有效的保水保土。

城市生态廊道具有一定的线性边缘特性,既要防止被城市扩张所吞噬,又要利用其边缘长的特点渗透进城市。对于廊道,既要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性状,又要合理规划廊道未来的生态发展,以利用廊道扩大绿地生态效应。优化廊道结构,以凹凸的边缘甚至少量伸出臂状边缘,增加生物易达性以及廊道边缘的生态导管作用。城市生态廊道通常位于城市不同基质的交接地带,是城市环境的敏感地带,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与自身斑块基质的土壤、地形、植被、生物群落联系紧密,对环境影响重大,因此,若要廊道发挥好其作为生态廊道的巨大功能,对生态廊道的保护也尤为重要。

3.2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自然区域的自然廊道建设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和物种多样性的巨大作用近年来广受关注,自然廊道增强了天然的斑块,基质内部的生物因素交流,影响了更广大地域空间上的生物,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

城市不仅是人生活的环境空间,也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广大生物物种乃以生存的家园,植物的生长更替,动物的生存繁衍都离不开优良的城市环境。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不仅需要为城市建设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更要为城市地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保护和强化。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则正好解决了绿地斑块对于生物因素的“孤岛效应”,有效的提供了城市内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手段。

城市生态廊道所提供的生态栖居和生态导管功能增强了城市内不同生境区域间的关联度,简而言之,生物个体对于不同斑块,基质的可达性更高,廊道对物种的交流,迁移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种群间基因交换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绿地之间缺乏连接性使地方种群困于孤岛而造成的种群衰退。

作为当地生物因素提供的生态走廊,城市生态廊道需要一定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易达性,才能体现其生态走廊的功能。因此,城市生态廊道建设需要建立在对当地物种、种群、群落完整调查的基础上,保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结合多重生物因素进行合理规划,为当地物种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结束语:

城市在建设、发展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城市及更广阔地域上的生态构建和系统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建立对于城市的运行、城市及其区域发展、人居环境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廊道生态化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修复、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活在城市及更广阔地域上的其他物种的运动,还对生活在城市、相近空间内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玮,秦华.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探讨[J].南方农业,2010-3.

[2]洪刚.城市生态廊道保护的博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12.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作用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