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给排水规划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5-10-21陈棠荣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陈棠荣

罗定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527200

摘要: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由于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排水系统面临较多挑战,本文从规划衔接、与现状结合、城市内涝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给排水规划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规划;问题;措施

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城市给水系统规划、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两部分内容。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给排水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充分发挥规划提纲挈领、指导建设的作用,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例如规划、设计倒置,一些建设项目没有经过规划阶段就直接进入工程设计阶段,这样的结果是城市水资源缺乏合理的统筹安排,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水环境的保护也难以落到实处,给城市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城市给排水规划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城市给排水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规划衔接问题

从纵向看,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是对应的;横向观察,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其他专业规划都有一定关系。从纵向次序上说,规划的编制顺序应该是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没有做全面的考虑,很随意地“规划”了一些给排水设施,例如在总体规划图中标识了污水处理厂,而在详细规划阶段发现不合适或近期无法实现,又要重新考虑,上位规划对下位规划的指导依据无从发挥,规划的法规性、严肃性被人为削弱。横向的问题也很多,例如给排水工程设施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冲突,就会给规划实施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不够,就会影响城市建设和管理。

1.2 给排水规划与现状结合问题

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用水、排水做出的安排,做规划时主要依据理论计算得到一个最优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实施性怎么样必须与已建成现状给排水系统结合,这样得到的方案可能经济、技术都不是最优,但却是综合了各方面因素而最便于实施的方案[1]。现实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略,从而产生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影响实施或造成资源浪费。例如某地给水规划编制过程中注意到刚建成的水厂,在供应老城区用水后仍有富裕水头,可供应新的工业园区,但在接入输配水管网后却发现部分地区供水水压不足,必须设置增压泵站才能实现正常供水的问题,原因是编制该水厂规划乃至初步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城区扩张所带来的影响,不但要增加增压泵站的建设费用和能耗,而且水厂预留二期用地也用不上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雨水排水规划不当

随着城市内涝日益频繁,人们对雨水排水系统提出了更多质疑。在城市给排水规划中,过去一直比较重视污染程度比较大的污水排水系统建设,而对污染程度较小的雨水排水系统建设相对不够重视,但这其实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据研究,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根源在于以下几点: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极端暴雨天气增多,地面径流加大;雨水排水理念只重视排,忽略了雨水的利用;雨水排水规划设计的雨水管渠重现期偏低;城市排水与城市防洪脱节,排水设施与防洪排涝设施缺乏衔接;城市地表硬化率高,忽视绿地水体防涝作用;城市现有排水管网系统缺乏完善的管理[2]。可见,频繁的城市内涝,城市给排水规划确实要负相当责任,但与城市整体建设、发展思想也有很大关系。

2 完善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相关规划体系的协调机制

城市给排水规划只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子项,而城市规划涉及城市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根据宏观、中观和微观关系,按照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层次,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上位规划和下位规划存在着天然联系,所以各层面规划之间必然要求充分的协调。然而,目前缺乏城市给排水规划的细节规定,各编制单位对不同层面的编制目标和具体任务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只是根据各阶段的需要完成各自的目标和任务,从而造成城市给排水规划成果不合理,导致上、下位规划之间成果不统一、冲突,因此必须对各层面给排水规划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建立协调机制以衔接各层面的规划成果和不同专业的规划成果。城市体系的规划应着眼于区域水资源平衡和区域工程设施的合理布局,总体规划重点是城市水资源平衡、主要厂站和主干管的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明确厂站位置、规模、用地以及管网控制点标高,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解决给排水与现有设施、建筑单体衔接以及规划区域给排水工程的主要参数。为了保证上、下位规划内容的连续性,必须加强各阶段规划成果的依托关系,增强其联系,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现象。不同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也非常重要,尤其给排水规划与用地规划、环境功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做好衔接,其中包含专业衔接、部门衔接和利益关系的衔接。

2.2 加强规划与现状结合

在基本原则和思路方面,下位规划应该与上位规划保持一致,但由于涉及现状中的具体问题,就可以在细节上进行完善,对之前规划中不合理乃至不切合实际的部分进行修正。以1.2中的例子说明,前期规划已明显与现状不符,如果废弃现状水厂,必然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如果继续维持现状水厂的运作就要设置增压泵站而增加能耗,而在现状水厂二期预留地扩建新水厂同样是增加能耗和管理费用。经过对各种因素、方案的全面衡量,最后决定采用分区分压供水方式,解决了比较突出的矛盾,也就是在现状水厂高地上择址新建一水厂,现状水厂主要供老城区和位置较低的新区,新水厂供要求水压较高的区域和偏远区域,如此不设增压泵站也解决了该地区的供水问题。在规划管网时也需要与现状结合,避免大拆大建。除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可以应用重力管分流、压力管分流等措施解决污水管道与现状结合问题。

2.3 完善雨水排水规划的措施

要解决好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规划,首先应更新规划理念,规划要有前瞻性,借鉴国际上雨水排水系统成功经验。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模式有两种,一种以巴黎、日本江户川工程为代表,特点是建设超前、规模与投资都比较巨大;另一种是低影响雨洪管理模式(LID),主要特点是由源头控制雨水,减少地面渗流。前一种模式对我国城市建设来说不易实现,LID应该更适合我国国情,主要做法包括减少不透水硬底、建设排水沟等。其次,制定雨水利用规划。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缺水,北方城市水量型缺水,南方城市水质型缺水,所以利用雨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雨水利用包括屋面雨水收集、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公园雨水利用。最后,建立防涝综合系统,即将城市雨洪调蓄系统与城市公共设施、景观设施等结合起来,如将公园、球场、绿地及其他开放空间设置成雨水贮存、超排放场所。

3 结语

城市给排水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子项,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跳出只考虑具体目标和任务的小框框,全面、综合考虑规划中的问题,加强规划之间的协调,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永. 給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的可实施性研究[C]// 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宁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等,2012.

[2] 许丽丽,杨湘毅. 由城市内涝引发的新形势下城市雨水排水体系的思考[C]// 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 南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2012.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