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2015-10-21李红颖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审美

李红颖

身份证号码:370602198508294923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体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建筑,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电视台等,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建筑体系的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对文化建筑,我们可以从审美心理角度发掘其艺术价值。相较于其他设计结构,环境艺术包括更为多元的设计内容。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的融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就可窥一斑。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

从审美心理角度观察文化建筑,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装饰都体现出高水准的艺术价值,所以相对于其他设计结构,环境艺术设计内容更为丰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转变,加上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故而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通过分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阐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的关系,以期加深人们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了解。

1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文化建筑是一个泛指,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即人们参与的对素质提高有益的场所,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博物馆、展览馆、音乐厅、酒吧等,这些都是文化建筑,此外,著名学府、历史遗迹等也慢慢归到文化建筑的范畴内。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建筑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此,城市的发展不但要保证文化建筑的数量,还要保证文化建筑的质量。

对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要想设计出符合社会审美的中心点必须考虑到社会阶段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设计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建筑,从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科学地规划。因此,在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十分重视文化的运用,在设计时,设计者充分了解了城市的文化风貌,设计出了文化价值较高的建筑。随着城市人们对精神生活重视程度的提高,他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必将在形式和内涵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

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可以让文化建筑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展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早在封建王朝,建筑设计师就懂得应用相对独立的组墙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生存领土。现如今,我国文化与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的价值更为突出,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象征性的文化建筑,如法国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英国的大本钟、埃及的金字塔还有我国的长城等,所以文化建筑要想突显文化价值,其存留环境也必须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 受众对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2.1 造型设计

文化建筑的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其造型来体现,以视觉化的效果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冲击。在造型设计方面,设计者根据表达的主题,设计出最能表现主题的建筑形式,由此引发大众的思考。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出建筑的含义。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厦,设计者受到了陕西大雁塔的启发,将传统的中国文化赋予在了钢铁建筑上,符合了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比如鸟巢,设计者将一根根巨大的钢筋焊接在一起,从远处看真如一个巨大的“鸟巢”,这样看似毫无章法的设计其实蕴含了设计对人类未来的憧憬,希望这个“巢”能够呵护生命。

2.2 立体设计

如今的审美体验与感知已经不是仅仅依靠视觉来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依赖于我们每个人多种感官共同协调形成多方面、综合型的审美体验。人是具有很多感知的生物群体,在建筑方面,感知还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共同作用。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化的反映。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甚至不同的方位朝向都是对观赏者的视觉刺激,风声、水声、鸟叫声则是对于观赏者听觉的刺激,各式各样的草木、飘香满园的花朵则是通过嗅觉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加分,这些不同的审美体验通过综合性的方式给人们全方位的新体验,我们可以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发现,其影响人们审美体验的手段已经越来越近似于自然环境,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自然、淳朴,与大自然融于一体。

2.3 艺术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要让设计贴近公众的生活,使其设计结构能够更好地承担文化服务职能,使公众从中受到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人的思想会影响设计师的判断和设计,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思想传达效果,设计师在设计中要将人与环境融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带给观众更为周到的服务,也能为其提供新的审美角度。结合首都博物馆的例子来看,其本身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馆藏也有着很大的文化价值。为此,当我们按照时间、类别等对这些馆藏加以分类,并使其有序地陈列在博物馆相应位置的时候,不但能够更好地体现文化的收藏价值,而且能够实现文化效用的最大化。从认知角度来看,文物的排放、陈列本身就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通过不同的专区,公众的思想也会融入到这些文物中去,更好地认识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2.4 多元设计

人们对于建筑和环境的感知是通过所有的感官形成的对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感知。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本身便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构建过程。设计者通过颜色和造型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材质给人以触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水、风给人以听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树木、花、草给人以嗅觉感官上体验等,通过对这些艺术元素的融合给人以情感和心灵上不同的体验。这些不同角度、不同感官上多元化的体验便是受众置身于文化建筑环境中所感知的综合性、符合性的审美体验。这同时也是符合受众对于不同感官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多元感官艺术的审美需求反映的是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发展更加趋向于自然和纯朴的艺术审美表现。因为自然环境便是如此向人们提供多元而非单一的感官艺术体验。

2.5 融合设计

文化传达的融合性使得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藝术设计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象呈现在群众面前。文化传达的融合形式也表现在其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整体风格上,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在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以及和谐的表现之外,也融入了西方艺术和文化中对空间和时间上的表达。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更加立体,更加务实,同时也更加具有动感。在局部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处理得更加细腻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讲究自然、流畅,在西方文化和艺术中强调对比和表现。多样性的处理使得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以更加具有变化的动态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使文化建筑在内涵和造型上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使得文化建筑具备了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将大众型的文化赋予到了文化建筑中,通过其实际的造型展示给了大众,使文化建筑成为了现代人们的精神栖息地,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使文化建筑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环境艺术设计也使文化建筑最大化地发挥了文化传播功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雪燕.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J]. 城市发展研究,2013,14(8):110 - 123.

[2] 邢丽丽. 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审美特征的再思考[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14(24):190 - 198.

[3] 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研究》,2011 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审美
景观设计发展思考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