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施工的探讨

2015-10-21管宏苗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路基市政道路施工

管宏苗

杭州萧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路基是承载路面压力的基础,路基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得到保证。本文即针对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中如何保证路基质量做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解决意见,可以作为路基施工中的一个参考。

关键词:路基;市政道路;施工

1引言

在经济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车辆,其型号和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这使得以前简单铺设的道路已经不能够满足市政中日益加重的车流负担,作为交通畅通的一项保障性工程,路基施工项目是影响道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质量,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道路路基项目的施工水平是一项有关重要意义的任务,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要在理论上有所上升,在实际施工中也要严密监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质,设计要求等多重因素,精心安排,确保路基具有合格的耐久性、可靠性与坚固性。

2 路基施工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2.1 路基的结构稳定性

路基结构是保证道路正常使用非常重要的因素,投入使用中的路基一直暴露在自然条件下,不断经受着自然条件下的风化作用,同时还要起着承受着来自路面不规律车辆的压力作用,这些都是对路基结构的重要考验,如果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发生路基结构变形破损,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在路基施工中必须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路基结构,保证路基的质量,一旦出现路基结构破坏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修补,保障行车安全。

2.2 路基的强度

路基强度直接影响道路能达到的伸缩程度,换言之,路基强度是使路基具有稳固性的前提,使用中不允许出现较大的变形情况,在路基施工中要予以重视,特别是在开挖和填筑时,要考虑实地的地况和设计要求,反复检查校对,调整好土质的含水量,另外对路基的碾压质量等其它施工过程也要精确控制,使其达到设计要求,不会出现路基超负荷的现象,承受压力时不会发生扭曲。

2.3 路基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由于一直处在自然条件下,地面水与地下水会不断地冲蚀着路基,特别是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区域,水对路基的影响会更加明显,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条件,雨水条件相差较大,在寒冷地区,季节变化会导致路基周期性地出现冻胀和翻浆现象,这都会使路基的强度下降。所以,路基施工中要因地制宜,采用有效的方式防止出现水温不稳定问题,并在发生冻胀或翻浆时尽快对路基进行治理。

3 路基施工中技术要点的把握

3.1 施工测量的控制

施工测量是路基施工前要先完成的准备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及工程质量的前提。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导线、中线与水准点的复测,在测量前先要对测量仪器的可靠性进行检测,认真读懂设计图纸,全面掌握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在测量时中线复测要加上一个临时的水准基点标高,相对地还要加桩,用来保证地面标高。放线测量过程中纵横断面的定位要准确,其它测量误差也应该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施工时要多与其它部门沟通,尤其像电力部门和水力部门,确保挖掘时准确避开预先铺设好的管网线路。

3.2 路基的土方施工

3.2.1 路基的填方和挖方

路基的土方施工包括挖方和填方两种方式,相对于挖方施工而言填方施工应用得较多。保证填方施工的质量主要在于以下三点,其一是分层填筑,在上一层填筑完成后,不要忘记检测土质的含水量,只有含水量满足要求,才能进行压实操作,若含水量不符合要求,必须立刻处理,防止返工;其二要保证干密度试验标定的误差足够小,对不同的土质选择对应的干密度标定,如果全部使用一个刻度,会使土质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规范;其三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的连接点尽量在不同的时间填筑,若必须两地段一起填筑,则要分层交叠着填筑。搭接长度不能太小,否则会直接到影响路基,通常搭接长度>2m为宜。填方在必要时还要对其改良,主要的改良方式是给土壤加劲,增加路基稳定性。挖方时需要先考察路基的土质,并综合气候与地质条件,确认路基周围没有渗水。挖方通常采取分层开挖的方法,某些复杂地段也采取人工开挖的方法。如观察到土质发生了变化,要立刻报告上级,针对土质对设计规范做出正确的修改。

3.2.2 松铺厚度

路基施工中松铺厚度要保证在8cm 以上,由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碾压次数都会影响松铺厚度,所以在施工中也要因地制宜,考察当地实情,选择合理的松铺厚度。

3.2.3 路堤幾何尺寸与坡度

压实路堤时,要对两侧的路堤多压出一定的范围,一般每侧多出30cm为宜,这样削坡时不会影响到路堤的稳固。削坡应该细心,避免出现缺坡等缺陷,使路堤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2.4 路面的压实施工

在对路面进行压实时,先要完成含水量检查与清平路面等准备工作,碾压时要从中间向两侧依次进行,横坡距离大约为 2%~4%。在压实施工时,则要从两侧向中间进行,这样才会有较好的路拱。压实时要先轻压,然后慢慢提高压力,使压实力度与土基强度匹配,防止路基深陷。还要注意先快压后慢压,压路机最快的要小于66m/min,这样能够防止松土被压实机具碾压时有位置移动。

3.2.5 机械作业顺序

路基施工不能千篇一律,当地的地质特征,路基的断面,土方分配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要根据相关因素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定机械作业顺序,才能有效发挥资源的作用,提高效果保证质量。

3.3 路基施工中遇到小桥涵洞类的处理

市政施工中不免会遇到小桥涵洞类建筑,要先采取措施保证构筑物填筑完成,然后才能对路基压实。考虑到场地空间不足,并且要确保构筑物不受破坏,所以施工中要十分细心,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填筑不良、积水等问题,否则可能导致路基深陷,降低构筑物使用年限,威胁到行车安全。施工要点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在填料时,土质要保证渗水性,还要注意不可以使用修造构筑物时挖出来的土用作填料土;第二在对涵洞、管道缺口填料时,松铺厚度要大于50cm,且不能超过100cm;第三分层填筑时,要根据路基压实的标准进行,非渗水土填筑时可以加入生石灰,降低水含量;第四若出现渗水,则增设盲沟用于排水。

3.4 路基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使用寿命的重要原因,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不可忽略。对于地面水,通常采用在路面增加急流槽、边沟等结构,在平坦路段,可不增设急流槽结构,而使用硬化路肩这样的分散排水方式。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有必要增挖路肩排水沟,保证路基的排水量。

4 路基施工的改进技术

市政施工使用劣质土壤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会导致路基功能或结构存在缺陷,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一般土壤改良方法有三种,其一是通过机械把土壤夯实,其二是在土壤中添加化学品,增加土壤防水性等性能;其三是使用加热、加压等物理方法,提高土壤凝聚性等性质,使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5 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土壤的质量问题

在路基填土时,容易疏忽土壤质量,掺入附近的草皮、表层土壤,这是工程不允许的,所以在施工时要小心。

5.2 碾压土壤的要求

对不同的土壤性质,压实的次数力度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不同的土质混填。要先根据实验的参数设置不同的碾压技术标准,对于桥头涵洞则更要予以重视,必须要达到设计要求。

5.3 软土区路基的质量保证

路基铺设过程中遇到有积水区时,要先选择合适的措施排水,再填补优质的土壤或抛石,使软土区的路基能够符合实际需求。

6 结束语

经济的巨大腾飞带来市政工程项目的增多,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存在质量问题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社会的公共安全,而作为道路的路基,出现深陷等质量问题将会成为威胁的根源。因此,必须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在施工中嚴格把关,各环节不掺假,借鉴类似的经验。另外还应该完善路基施工的理论,改良施工中存在的缺陷,从而确保铺设的路基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裴永胜. 浅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04(12):123-125.

[2] 杨庆.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11):126-127.

[3] 刘玉田,路先光.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定[J]. 经营管理者(电子版),2011(15):65-67.

猜你喜欢

路基市政道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