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测量技术分析

2015-10-21盛振义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道路测量施工

盛振义

广东鸿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不断修建,对道路建设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参加道路建设中了解到一些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为此,对道路施工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供施工测量时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测量

一、技术力量的配备

施工测量是为了使道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位置、形状和规格,以便正确地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它的特点是依据设计阶段的测量结果,根据施工需要为施工提供服务的测量工作。为此,施工测量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它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项工作表面看起来似乎简单,实际上最容易出错。有些单位对此不够重视,只派一般工人或者一些实习人员来完成施工放样的任务,结果经常出现问题,甚至无法处理。某工地就曾出现过钻孔桩偏差1.5m 的错误,为以后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了不出错误,提高测量精度,应选派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施工测量工作,对于特别重要的控制点应请专业的测量人员或勘测设计人员来进行测量定位。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避免造成损失。而且有经验的测量人员更能掌握和了解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以及能进行正确的桩交接,充分地了解路线的技术条件和构造物位置、类型、规格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步骤的进行施工测量工作。

二、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核

道路施工流动性较大,野外作业时间较长,加上运输的震动和保管不当,所用仪器就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而有些测量人员对仪器只知使用,不知检、校,容易使测量结果产生差错。有的恢复定线后,以此中线方向修筑路基,结果与同一线路上的桥涵轴线方向不相符合,造成返工浪费。产生这种原因,从仪器方面来说,主要是由于后视交点或转点,然后纵转望远镜前视放线时,经纬仪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视准轴误差外,一定要采取正、倒镜分中法进行放线,以此消减视准轴误差的的影响,并应提前检查道路中线方向与桥涵轴线方向是否一致,以便及时纠正偏差。又如进行高程测设时,将水准仪安置在不同测站上测设同一点的标高,发现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两轴平行的误差外,实测时要尽量使测站点至水准点和被测设点的距离相等,以此消减两轴不平行的误差而产生的影响。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核还必须按要求每年由相应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和人员来进行,才能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以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例如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要求和准确性,又十分方便和快捷。

三、路线的复测

(1)中线控制桩的位置要明确。

中线控制桩是确保按正确位置连续施工的主要标桩,是确定路线方向的决定因素。勘测设计和开始施工之间可能相隔较长时间,中线上的主要控制桩(直线上的交点桩和转点桩,曲线上的控制桩,包括起点桩、终点桩和中点桩)的位置,可能被破坏或移动。而在比较繁华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性质的桩位与之混淆不清,容易认错。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对照设计文件上的点位和地面上相应的位置是否相符。检查时,除了用交角外,还应与桥、涵轴线方向或其它构造物相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最好用坐标法恢复控制桩。

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桥涵工程已竣工,而偏差又不大,这时应适当调整交角,稍微改变路中线方向,使其与桥、涵轴线方向一致,保持路线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恢复中线控制桩时还要特别注意各类构造物的控制点、相邻标段间中线及纵断的衔接点、两个设计单位之间的连接点的坐标和高程是否一致和准确。以上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再三核对,如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以便会同相应单位进行协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某高等级公路就曾出现过挡墙完工后,挡墙不挡土的错误。这就是路線复测时没发现错误而继续施工所造成的。

(2)高程的复测要仔细。

路线施工时各点的高程,是按照勘测设计时所设置的水准点高程测设出来的,因此,首先应严格复测水准点高程。复测前应仔细对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成果表上的高程与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所注相应水准点的高程是否一致,然后再到现地验证该水准点的地面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复测。水准点高程要进行往返测量。若高程闭合差不满足要求,应查明原因,确定原因后,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同时应修改相应受影响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在高程的复测中,中桩控制点(特别是在高填深挖处)最好用两个水准点推导高程,这样,可再次校核。

四、栓桩和边桩的设置

(1)栓桩的设置。

在道路施工测量中,要经常根据中线控制桩进行中线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但在施工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中施工,这些桩又很容易被人为的移动和破坏。为了恢复其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对路线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交点、

直线转点及曲线主点)增设栓桩,以备将来用其恢复控制点桩的位置。但目前有些施工测量人员,不遵守规范的规定,常用距离交会法或单向量距法设置栓桩而造成错误。这是由于地面变化较大或拉尺不平,使距离误差增大,造成恢复后的点位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方向交会法,即用大约成900 的两个方向交汇来定点。还有些施工测量人员对栓桩设置的位置考虑不周,往往造成栓桩的虚设。

栓桩的设置要选在施工中不被取土、弃土及车辆行人等破坏的地方,并考虑施工后路堑的挖深、路堤的填高所引起的地形改变和夏秋季节树枝叶而妨碍通视等情况;栓桩的设置要注意设置在曲线的外侧、地面横坡明显的地段应设置在上坡一侧;栓桩的设置还应注意设置在控制点的一侧或两侧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而且每个方向要设2~3个引桩,用经纬仪定向,以“骑马桩”的形式恢复桩位。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比较准确。栓桩设置后还应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以注明,以便现场查找。栓桩的位置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桩,标定点位,以备长存。

(2)边桩的设置。

边桩的设置就是要示出路堤坡脚的位置,为路基施工提供标志。目前,修建道路大多数采用机械化施工。由于边桩短小,又紧贴路基边缘设置,推土机或压路机工作时不易被发现,所以常常被推掉或被土掩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1-2m 长的细杆(在北方可用细木杆,在南方可用竹杆)插在路基边缘外半米处,或者在高杆的外侧(1至2m)再设一保护层桩。这样,既能控制路基边缘位置,不易被碰掉,又可以随时补上丢失的边桩,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五、结束语

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如果施工测量出现了错误,则工程质量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它不能达到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在施工中如果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就能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对施工测量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只要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认真复测和仔细校核,就可以做到正确无误。

参考文献:

[1]蒋姗敏.浅谈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

[2]王建红.道路施工测量误差估算及施测时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

[3]依晓华,彭永华.浅谈道路工程施工测量[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3)

[4]张虹瑞.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07(6)

猜你喜欢

道路测量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道听途说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