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单位主导下的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核心构建

2015-10-21徐秉禾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管理

徐秉禾

宁波市海曙区海建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开展的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工程的质量决定着施工单位的效益,也影响着工程完成后的使用情况。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管理的对施工单位的重要性,针对如何优化施工单位项目管理进行探讨,以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建筑事业越来越重视,整体水平把得到提高,但是,日益发展的建筑市场仍存在许多需要及觉得问题,尤其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和建筑事故,目前建筑普遍存在空、渗、堵、裂、漏等质量问题,产生这些常见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足。

一、项目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一)项目管理的含义

项目管理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方法、理论对建设项目中的所有工作,包括建筑设计、项目决策、建议书等,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使建筑质量得到保障,工期得以缩短,且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时期的项目管理属于整体项目管理的环节之一,由于施工阶段决定工程建筑最后成形的质量好坏,因此此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1、一次性

项目管理中的各个项目都有准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时间执行。项目之间不会出现重复,且无法循环,项目中所有的管理都是一次性的。

2、独特性

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都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即使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与其他项目提供的具有相似性,但是其起始、结束时间、地点、环境等也会区别于其他项目,项目管理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3、目标确定性

目标是项目管理必有的因素之一,可分为时间目标和成果目标。时间目标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成果目标是指项目完成所产生的成果。

4、成果不可挽回性

由于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工作,失败了可以重新来过,也不同于产品生产,合格率达到99.99%就是优良产品。项目管理一旦运行,就不可以出现差错,因为无法重新运行。

5、整体性

项目管理可以分为各式各样的不同的工作,但是所有的工作之间都具有关联性,且都能结合成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既可独立存在,又可互补。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政策不完善

在建筑行业中,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有《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条款虽然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但是缺乏针对项目管理的条款,使工程的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没有法律依据,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项目管理职责不明朗,对工程承包商和分包单位没有束缚力,易发生事故纠纷。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壮大,各地政府出台了一些关于项目管理的政策,但是都太过于表面,没有实际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市场机制不成熟

由于我国项目管理机制推行较晚,各项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商家、业主、地方政府还没有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忽视项目管理方面。目前,项目管理市场机制不成熟,风险防范意识欠缺,使得业主和投资商不敢将工程轻易委托给项目管理,且建设单位投入的项目管理费偏低,使得项目管理缺乏市场竞争力,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企业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

据调查得知,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时,缺乏与之对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在服务、组织、监督等方面无法满足施工单位的管理要求,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如岗位职责、系统文件、组织机构等,缺乏统一性的管理,相较于国外,管理手段和方法较为落后,致使工程项目的效率较低,阻碍了工程的进程,且违背了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原则。

(四)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当今世界,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竞争莫过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缺乏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发展问题,谁掌握了人才制高点,就意味着在竞争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以下不足:①专业技术不足;②缺乏专业知识;③管理经验欠缺;④缺乏对自身职责的认识。致使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并且,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全靠企业内部自己培养,国家没有建立健全优秀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优势,导致管理人才流失严重。

三、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

(一)设计阶段的管理

工程最基本的就是图纸设计,设计图纸是工程建设的依据。准确优秀的设计图能减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程效率。

1、设计方案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者在对工程地形、地质、环境等的实地考察、测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然后建设单位进行方案竞选,确定最佳方案。

2、勘查数据

对建筑工程所在地进行实地勘察,对测量数据进行确认,优选科研单位,与之签订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实施方案。

3、优化设计

设计方案初步确定后,建设单位组织专家从安全、实用、经济等方面对方案进行优化。建设单位应着重注意设计方案的功能性,各项目之间是否能够衔接,各项数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

(二)招商阶段的管理

为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施工成本,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投标法》,健全了招投标制度,使之更为法制化、规范化。在法律基础上,建设单位利用招投标手段,不仅可以节约施工成本,还能保证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实践证明,具有法律效益的招投标合同能保障工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合同双方的利益纠纷。如甲企业欲将某大楼建造工程的项目管理交给承包商,为节约成本,在众多的承包公司中选择了乙公司,二者根据法律条例,签订了承包合同,三年后,乙公司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且工程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甲乙双方都获得了收益。因此,在招商投资阶段进行适当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选择到负责任的良心公司,而且可以节约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使双方受益。

(三)施工阶段的管理

1、质量监控

建设单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外,更要确定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流程,完善质量监督机制,严格抓好质检工作,派专业人员进行质量审查,保障工程的质量。

2、投资控制

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稳定的投资项目,会根据市场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投资有全面的、系统的管理策略,时刻把握市場经济风向,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成本,获取效益。

3、安全保障

做好施工安全保障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切实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良好的、安全的施工环境能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必须认真看待,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推行较晚,管理手段和政策属于落后状态,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加强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首先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制法规,给予其法律保障;其次企业自身也应在原有管理机制基础上,不断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加以创新;然后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项目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各岗位的人员都应树立质量责任观、道德法制观,对于项目的监督管理绝不马虎大意,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共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念.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中几个重点管理对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2] 刘红玉.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的管理点[J].河北企业,2012,(8).

[3] 郭雪峰.浅谈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及其重要性[J].大陆桥视野,2012,(14).

[4] 周罕.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做好监理单位的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猜你喜欢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浅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措施讨论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建设单位修缮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从工程结算审计角度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