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2015-10-21吴晓波

基层建设 2015年34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对策

吴晓波

东莞市光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作者从事甲方代表项目管理工作,本文从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这几个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在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问题;措施;对策

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愈来愈多。相应的,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也成为了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生产。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有利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因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中,作者简略谈谈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简单列出改进的措施。

一、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城市的施工现场,一般人员流动大,露天高层作业多,联合作业工种多等等特点。在此复杂坏境之下,常常会发生坍塌、触电、中毒、物体打击及高空坠物等等事故。安全防护设施并且未按安全施工标准配备到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把经济利益和生产进度放在首位,往往却忽视了对安全措施防范的投入。

在施工现场还存在着使用不符合标准的配电箱或接入接出线路不科学、胡乱安装配电箱、外电防护不符合要求、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等现象。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员工对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和建筑施工企业。

1.2 施工工序不科学

有质量保障的建筑必定是根据科学的施工工序来进行构建的,而许多劣质工程的产生往往是由不合理的工序造成的。现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盲目抢进度,不按照科学的工序进行施工,常常使工程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时候直接导致建筑倒塌。科学的施工工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但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缺少对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监控以及对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

1.3 施工管理责任不明确

现今,我国建筑企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拥有一套完备的安全责任制度。但安全责任从上到下逐渐被减弱,一到工地,那些完善的安全责任和制度就变得

模糊不清。此外,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不能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既不考虑到项目因素、也不考虑到时间因素,更加不会考虑到人员变动等因素。还有安全责任并且及时修改、不能与时俱进,往往都是几年前制定下来的现场施工安全责任,一直沿用到现在。因此,在贯彻明确责任制以及安全制度之时,就常常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在对那些有违反安全操作方面的行为时,却拿不出有效的处罚措施,最终结果就是常常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分包模式带来的协调管理困难

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分包情况普遍存在,分包企业对工作范围很难得到既很明确又具体的划分。各个企业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希望相关的企业负责更多的责任。从而在工序上常常会出现纰漏,这都是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使得协调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化。另外,各个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不健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在各个专业的施工中协调起来非常困难,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和劣质工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措施

2.1 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

因为设计阶段管理即是施工管理效果提高的源头,所以,在加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设计阶段入手。设计过程要尽量保证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做到社会性与经济性的价值并存,要达到这种效果,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招标工作来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要注意招标工作尽量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保密工作,以防止作弊,这样才会达到想要的设计效果。

2.2 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为了使招投标工作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首先要对执行招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业素养,避免作弊;另外,招标单位对于投诉单位的资质、市场信誉、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各方面信息都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定最终的中标方,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对于招投标过程中严重违规违法的行为,可诉讼于法律,以维护企业权利。

2.3 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为此,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需要在材料的检测、采购、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这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后,应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2.4 加强现场监管

监理制度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项制度,它能够确保工程的施工监督工程、质量的施工状况,理清责任关系。对建筑工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达到理想的监理效果,发包方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这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三、施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对我国建筑管理体制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分析,我国建立完善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提出了一下几点对策:

(1)加强人工对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

建筑施工管理安全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但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之中,人员以及建筑企业还没能够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摆到重中之重位置上,也没能真正了解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责任重大性。所以,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建筑的法律、人工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文件、法规、规范等深入学习,不断地提高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应人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理念。

(2)做好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监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对在建工程做出变更或者是否要变更原来的设计的时候,监理工程师常常能依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方面,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代表往往因其经验、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的。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和业主双方因各自的观点以及所在的立场不同,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阻碍施工正常进度的状况。监理单位作为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桥梁,代表着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当中会有效地协调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来确保施工工程正常进行,给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密切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員在场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是否都按时在施工现场组织施工、管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安排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进场,并且要求与投标的时,人员保持一致,明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负其责,以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成。密切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场状况,在各个施工流程中可以明确安全责任,对那些有违反安全操作行为的施工人员执行严厉的处罚,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和范围。

在整过施工过程中,关于质量监控的范围是较广的,从原图纸的原材料的采购、设计到部分工程施工,这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出现漏洞或疏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所涉及的重点和范围能够熟悉并且监控,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可事前采用措施,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能够处于可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会审设计图纸以及学习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半成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分项工程按规定、分部、规章施工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薄弱环节、关键部位是质量控制的重点,消除质量通病和预防,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结束语:

建筑施工的成功管理不仅仅对自身和对工程本身企业而言,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国家、社会也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成功的对建筑企业施工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又快又好地发展,还能够不断推动建筑产业向前发展。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和开拓创新,最后会走出一条建筑施工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孙胜利,张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2]李季,张涛,熊宝成,等.从建筑施工伤亡赔偿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3)

[3]邓小青.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剖析[J].中国高新技术,2010,(4).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对策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