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5-10-21张丹芳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张丹芳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急性脑血栓患者资料1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记录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之后的生活质量和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有效率为97.5%,观察组为8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程度,减少脑血栓后遗症的出现以及脑血栓致残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脑血栓属于一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般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在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之后,因为血液粘稠以及流速较慢的因素影响下,血液中物质聚集于血管壁上产生血栓,栓子增大出现脱落,阻塞患者腦血管,从而产生脑组织缺血。脑血栓对于人们身体危害非常大,严重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脑血栓不但会伴随各种并发症,还会为患者留言后遗症,例如致残等[1]。对于脑血栓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短时间内梗死区出现扩大,能够有效的缓解后遗症,减少病死率,在急性脑血栓期间,需要按照防治脑水肿、预防并发症以及改善脑循环作为治疗原则,辅助康复理疗以及康复锻炼,康复护理指的是在脑血栓患者恢复期间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外,综合医学、教育以及社会等知识技术,给予患者再训练,降低疾病引起的不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选取急性脑血栓患者资料1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急性脑血栓患者资料1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为首次发病,患者全部符合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短暂性脑缺血以及痴呆患者;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1~88岁之间,平均63.5±9.6岁,患者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8±8.19分,其中左侧偏瘫患者49例,右侧偏瘫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2~87岁之间,平均61.8±9.4岁,患者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6.9±9.02分,其中左侧偏瘫患者48例,右侧偏瘫患者3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给予观察,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在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病情发展快速,护理人员需要动态监测患者体温、瞳孔、呼吸、意识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由于脑血栓疾病病程时间比较长,患者需要经常输液,大部分患者存在运动障碍以及意识障碍,因此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需要提高护理;观察组8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之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在卧床过程中使用健肢关节活动,或是通过健肢帮助患肢活动,避免健肢功能出现退化,加快血流速度,保护患肢,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护理人员按时为患者患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以及褥疮,按时对患者各个肢体进行关节活动,依照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和左侧卧、右侧卧结合方式,经常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血液循环不良,出现褥疮;在患者发病之后的5天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耐力训练,首先以30度角坐,持续十分钟,逐渐抬高坐位角度,每天训练3次,之后可以指导患者依靠健肢进行站立练习,护理人员可以在前期协助患者站立、踏步以及迈步,当患者恢复比较好的时候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练习;由于脑血栓发病比较紧急,患者在发病之前一般意识不到,大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突然发病使其语言、神经以及运动出现障碍,患者生活自理下降,许多患者会产生沮丧以及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察觉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保持交流,适当举行文娱活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3 判定标准

对患者神经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标准依照Barthel指数标准:60分以上为基本自理;40分到60分之间为生活需要帮助;小于40分为完成基本生活需要帮助。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P<0.05归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有效率为97.5%,观察组为8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为44.3±10.1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68.2±10.2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长10.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为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以往的护理仅为常规护理,在患者恢复之后才进行康复护理,但是因为急性脑血栓患者病情非常凶险,患者出现严重后遗症的几率高,因此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非常关键[2]。通过对本文患者的研究显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由此可见,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1] 高凤荣,赵彤. 健康宣教对脑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疗效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12,22(9):55 - 56.

[ 2] 张苟芳,郑彩娥,余丽珍. 脑卒中患者 ADL 评定及康复护理干预[ J]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1(12):1132 - 1133.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