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2015-10-21吕冰峰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敏丁苯进展

吕冰峰

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吕冰峰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hs-CRP变化。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丁苯酞;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1周内经治疗病情依然进行性加重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常见而严重的临床亚型,约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26%-43%[1]。丁苯酞注射液为新型药物,具有保护神经和开放侧支循环的作用,可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症状及预后,为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hs-CRP变化影响,笔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一定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5-78岁,平均(65.4±5.4)岁,NIHSS评分(13.33±2.21)分;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65.1±5.2)岁,NIHSS评分(13.56±2.09)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中相关标准执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hs-CRP水平。

1.4 观察指标(1)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4];(2)疗效:参照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有关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规定:治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0%-10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5%-89%,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4%,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或增加,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3)治疗结束后次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hs-CRP水平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X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hs-CRP水平 观察组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分) hs-CRP(mg/L)观察组 40 5.21±1.11 3.78±1.01对照组 40 11.20±1.08 6.99±1.10 t值 - 3.8677 2.1495 P值 - 0.0002 0.0347

作者单位:463400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 两组患者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1647,P=0.0231)。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炎症反应蛋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进展性脑梗死中,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后有炎症因子被释放出来,并引发连锁炎症反应,加重脑组织的破坏,CRP为巨噬细胞诱导肝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为机体重要炎症反应物,CRP参与血栓产生和动脉硬化发生过程,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CRP水平对治疗和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5]。

丁苯酞为新型药物,研究证实,丁苯酞可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促进建立侧支循环,可显著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液供应量,并能保护线粒体,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死亡,为治疗脑梗死重要药物[5]。另有研究指出,丁苯酞除有保护线粒体和促进建立侧支循环作用外具有抗炎作用,主要为通过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来控制炎症反应,可进一步保护脑组织,增强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吴娟,陈永.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3):3488-3489.

[2]陈小飞,王建红,王天栋,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10):1209-1209.

[3]戚纪胜,符玲萍.rt-PA动脉溶栓结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642-3644.

[4]刘昌云,陈技挺,黄华品等.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和NOS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48-3449.

[5]肖颖,王丽娜,刘永亮,等.丁苯酞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皮质RhoA表达的影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21(12):903-907.

R743.33

B

猜你喜欢

高敏丁苯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Doublet luminescence due to coexistence of excitons and electron-hole plasmas in optically excited CH3NH3PbBr3 single crystal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代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