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临床关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体会

2015-10-21朱言峰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利胆气滞疏肝

朱言峰

中医临床关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体会

朱言峰

目的 探讨应用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体会,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办法,帮助病人尽快的恢复健康。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采取中医治疗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中医临床治疗后,治愈9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97.00%,无效率3.00%。结论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应该是以疏通肝胆为主。

慢性胆囊炎;中医临床治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饮食种类也不断的丰富,胆囊炎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炎症随着时间慢慢迁延形成的,是临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胆囊疾病[1]。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嗳气,饱胀,反酸,呕吐等;或者一些患者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慢性胆囊炎一般症状不是很严重,但是容易复发,很容易受到饮食、情绪的影响。慢性胆囊炎在中医上属于胀、痞满、胁痛、黄疸等证。现选取我院2014年1月的到2015年1月的100例对进行中医临床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比较满意的患者,对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8±1.2)岁,病程为 7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6±0.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恶心、嗳气、呕吐等症状,轻压胆囊区有疼痛感,B超可见胆囊壁增厚,胆囊造影可见胆囊显影淡薄。

1.2 慢性胆囊炎的证型分布 慢性胆囊炎患者100例,主要为肝胆湿热,占38.00%;其次为肝郁气滞和肝胃郁热分别占21.00%、20.00%;气滞血瘀占13.00%;肝郁脾虚和肝阴不足占的比例很少分别为6.00%、2.00%。见表1。

表1 100例患者证型分布

1.3 依据证型治疗

1.3.1 肝胆湿热型 临床症状表现为右胁钝痛,口舌咽干,大便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宜采用清热祛湿,疏肝利胆的方子治疗,龙胆泻肝汤最适合。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赤芍10克、泽泻10克、大黄10克、车前子12克、当归6克组成。龙胆草具有清热祛湿疏肝利胆的作用[2]。若肝胆湿热伴有黄疸症状需在龙胆泻肝汤的基础上加茵陈郁金;若伴有结石需加金钱草、鸡内金。

1.3.2 肝胆气滞型 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右腹胀痛,生气时胀痛明显加重,嗳气严重,泛酸;舌苔白腻,脉弦大。宜采用疏肝利胆,理气通降的方子,柴胡疏肝汤效果最好。柴胡疏肝汤由柴胡10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积壳10克、青皮10克、川芍10克、木香6克、甘草3克组成。柴胡、白芍具有疏肝利胆的功效,香附具有理气通降止痛的作用。若大便不通可在柴胡疏肝汤的基础上加上大黄使用[3];若腹部疼痛明显难忍可加川楝子使用;若嗳气呕吐严重可加代赭石使用;若伴有胆结石可加鸡内金、金钱草使用。

1.3.3 肝胃郁热型 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右胁疼痛,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弦数。宜采用清肝胃之火,解郁止痛、利胆通腑的清胆汤。清胆汤由柴胡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郁金15克、枳壳15克、大黄15克、双花25克、茵陈25克、金钱草25克、黄连10克、芒硝10克组成。柴胡、枳壳、郁金疏肝理气开郁;黄芩、栀子、黄连清泄肝胆湿热;茵陈、金钱草利胆排石,双花清热解毒,大黄、芒消通里攻下。若患者心烦失眠,可在清胆汤的基础上加丹参、炒枣仁使用;若黄疸加茵陈使用;若恶心呕吐严重者加半夏使用。

1.3.4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症状为右胁痛甚至疼痛不可忍,恶心呕吐,宜采用理气通络、活血化瘀的复元活血汤治疗。复元活血汤由柴胡15g,瓜蒌根9克、当归9g,红花6克、甘草5克、穿山甲(炮)6g,酒浸大黄30g,桃仁15g组成。若患者疼痛难忍,可在复元活血汤的基础上加三七、乳香、没药使用。

1.3.5 肝郁脾虚型 在临床上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嗳气,食少,小便清;舌苔白薄,脉弦细。肝气郁滞,侮脾致虚[4]。宜采用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柴芍六君子汤。柴芍六君子汤有人参3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柴胡6克、炙甘草4.5克组成。若患者食欲不振可加麦芽、谷芽使用。

作者单位:132500吉林省蛟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2 结果

慢性胆囊炎虽然病情长易反复,但是只要及时发现并经过有效的治疗,依然可以治愈。我院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3个疗程的中医临床治疗后,治愈9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97.00%,无效率3.00%。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多见[5]。胆囊炎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脏腑气机失调,病因有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造成脾胃损伤;或是心情不畅,肝气郁结,易忧愁暴怒;或是体内湿热严重,阻于肝胆。慢性胆囊炎的证型主要为肝胆湿热、肝胆气滞、肝胃郁热、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肝阴不足,其中实证居多,依次是虚证虚实证。实证中肝胆湿热证最多,肝胆气郁次之。肝胆脾胃都是可能被影响到的脏腑,多跟气、湿、血、热有关。慢性胆囊炎主要是由实证转为虚证,或由实证转为虚实之证。实证最开始多是由于气滞气郁在外邪入侵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下变为湿热,时间长则会由实变为虚,湿热不解,耗损阴津,导致肝肾阴虚;当处于过劳伤气,经受寒凉时,则又可转化为阳虚语滞,导致虚实夹杂的证型。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非常好,在利胆、退黄等症状上效果明显[6]。如果治疗失误,则有可能导致阴液耗损、阴损、阳损导致昏厥。在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过程中,要坚持足够的治疗疗程,在疾病痊愈后也要注重平常的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不过过度饮酒;注重对身体的调理,不要贪凉贪热;保持身心的愉悦,劳逸结合。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要注意总结一些临床症状用于辩证分型,根据证型使用相应的中药,也要多研究病人的病因病机,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也能给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炎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1]廖瑞浩,竹剑平.蜂胶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08,14(13).

[2]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0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3-235.

[4]夏学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J].中外医疗,2011,11(06).

[5]张富山,张华平,李松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6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36).

[6]姚鸣.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中药,2013,11(12).

R575.61

B

猜你喜欢

利胆气滞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利胆退黄夸茵陈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