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2015-10-21陈梅花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石术尿路碎石

陈梅花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陈梅花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石术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失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碎石一次清除率、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上尿路结石;经皮肾穿刺;微创

上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各多发的一种疾病,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以及与活动有关的血尿等,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2]。因此,必须采用有效额治疗方法,改善预后。本文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35例,年龄在17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1.63)岁。肾结石51例,输尿管结石47例。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结石直径范围为(3.3±1.9)cm。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石术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予以治疗,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采用逆行方式将5F输尿导管插入病灶处,避开大血管,从患侧腋后线和肩胛下线10、11肋间或第12肋下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肾积水程度、结石所在位置),利用中山盏入路(或者肾盂入路)的方式,寻找并找到恰当的穿刺点,做好标记,用刀尖将皮肤切开(切口长度大约为0.5cm),采用18G穿刺针与皮肤表面保持垂直,然后缓慢进入肾被膜集合系统,当看到有尿液呈线状溢出时,利用穿刺针鞘将斑马导丝引入,然后采用F6、F8筋膜扩展器进行扩张,当扩张到616-18时留置,并且建立一个取石通道,采用F8/9/8输尿管镜联合钛激光碎石机粉碎患者体内的结石,对其进行冲洗或者取出。术后,医护人员观察碎石效果,看是否需要行第二次取石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碎石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作者单位:417000湖南新化县人民医院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碎石一次清除率、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的致病因素非常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解剖结石异常,比如晶体沉积于引流较差部位或者尿路狭窄、梗阻至基质,引起尿液滞留造成尿路感染,从而最终形成结石;②尿液因素,患者的尿液中含有结石物质,比如尿酸、钙增加等,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的物质含量减少,从而形成结石;③疾病因素,比如患者存在特发性高尿钙症,该种疾病会增加肠道吸收钙量和肾小球酸中毒,从而导致尿钙排除增加,形成结石[3,4]。此外,饮食因素也会导致上尿路结石的形成。由于患者结石位置、大小、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予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手术情况和临床效果均明显由于采用常规取石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在后期治疗中,为了保障其手术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术中穿刺尽量选择中盏,因为其具有观察范围大、可降低高位穿刺风险、处理不同肾盏结石可以同时处理等优势[5];②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穿刺针和扩张器的深度,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患者的脏器损伤;③当术中出现出血过多时,给予止血药物,并且马上停止手术,若出血量较小,则可以通过提高冲洗水量和速度,并且尽快结束手术。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结石一次清除率和碎石成功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吕锋,徐根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3,16(07):513-514.

[2]高峰.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23-24.

[3]张海成,吕君荣,李鹏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中外医疗,2013,15(22):40-41.

[4]江满涛,胡建波.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现代医院,2009,9(02):47-48.

[5]许春华,张仁国.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6(23):117.

R691

B

猜你喜欢

石术尿路碎石
碎石神掌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