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研究

2015-10-21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酮体酮症酸中毒

耿 峰

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研究

耿 峰

目的 探析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分成a组和b组,分组依据为患者的体质指数,a组体质指数>25kg/m2,b组体质指数<25kg/m2。比较两组血脂水平、体质指数、发病期的胰岛素功能。结果 a组体质指数、血脂水平明显高于b组,a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胰岛素显著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组是糖尿病酮体酸中毒肥胖患者,其临床症状与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一致,在临床分型上应独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而引起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1]。正常人体内用够足够的胰岛素分解、代谢血糖,不需要分解脂肪获得能量,但严重缺乏胰岛素者,其血糖代谢紊乱,能量的获得需要依靠脂肪的分解,此时,人体血液、尿液中则可能产生酮体[2]。酮体的大量产生、积聚促使机体发生酸中毒,严重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功能,并有可能引起死亡[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例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分成a组和b组,分组依据为患者的体质指数,a组体质指数<25kg/m2,b组体质指数>25kg/m2。a组52例,含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0—65岁,平均(44±2.3)岁,治疗前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23.7±6.1)mmol/L、(11.7±2.3)%,;对照组 48 例,含男性 28 例,女性20例,年龄28—67岁,平均(45±1.6)岁,治疗前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23.6±5.8)mmol/L、(11.5±2.5)%。两组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是因酮症酸中毒或自发性酮症发病。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第2天,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行生化检查,检查指标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患者接受相应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后,再次采集静脉血行生化检查,检查指标为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4]。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体质指数和血生化指标 统计数据显示,a组体质指数、血脂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体质指数和血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体质指数和血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 体质指数kg/m2甘油三酯mmol/L血清总胆固醇mmol/L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a组 28.7±2.5 6.17±1.6 3.74±2.4 23.7±1.8 10.8±2.5 b 组 18.9±2.2 4.37±2.1 1.69±1.5 23.5±2.1 11.1±1.4 P P<0.05 P>0.05

2.2 发病期胰岛功能 统计数据显示,a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胰岛素显著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餐后2h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空腹及症状缓解餐后2h胰岛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空腹及症状缓解餐后2h胰岛功能比较(±s)

组别 空腹胰岛素(UIu/mL)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胰岛素(UIu/mL)餐后2h血糖(mmol/L)a组 6.24±3.23 10.9±3.4 21.25±5.44 15.5±3.8 b组 2.81±2.31 13.4±3.8 6.11±4.88 15.9±3.1 P P<0.05 P>0.05

作者单位: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高血糖、高血酮、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为特征的症候群,其直接诱因是酮体在机体中的大量产生与积聚[5]。酮体的大量产生与积聚会引起机体酸碱值下降,机体环境偏向酸性,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引起机体整体性代谢紊乱、失常,严重者可诱发休克甚至死亡。临床上,无明显诱因的酮症酸中毒曾被认为是Ⅰ型、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但有相关研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后虽然与Ⅰ型、Ⅱ型糖尿病存在高度一致性,但其首发病因却是酮体酸中毒,因此,此类糖尿病又称“酮症酸中毒起病的肥胖糖尿病”,也有人称之为Ⅲ型糖尿病[6]。在本次研究中,a组糖尿病酮体酸中毒患者的体质指数大于25kg/m2,是肥胖患者,其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患者,也就是说,糖尿病首发酮体酸中毒的肥胖患者与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一致,在临床分型上应独立。

[1]王丹丹.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研究 [J].当代医学,2014,20(11):10.

[2]曾明芳.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5):82.

[3]尹延伟,胡爱民,刘宏利,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2,13(02):94-95.

[4]王聪敏,孟新科,石少权,等.以酮症首发症状的成人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05):567.

[5]米佳,曹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2):221.

[6]汪五洲,陈廷侠,张欣然.2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回顾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09):1363.

R587.2

B

猜你喜欢

酮体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尿酮体“±”或“+”代表啥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