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与快乐同行 智慧和情趣并存

2015-10-21马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字理童谣松鼠

马玲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的状态。虽然课标一再强调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老师们依然习惯性地将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识字教学效率的低下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我想只有创新,才能有所突破。笔者经过一年的思考实践,觉得识字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趣味识字,成长与快乐同行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能感受汉字学习的乐趣,仅凭机械记忆来识记,这样的识字量的确是很大的,完成也是很困难的。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一定要注重形式的创新,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喜欢上学习汉字。

(一)借助童谣学生字

童谣,短小精悍,内容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低年级孩子的喜爱。在教学中借助童谣帮助学生识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高”这个字时,运用这样一则童谣引导学生识记,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开嘴,小口里面藏。”教师一边诵童谣一边进行范写,学生则兴致勃勃地一边跟着说,一边进行书写,很快就能把“高”的字形记住了。再比如教学“影”时,教师可这样编童谣“红日高高照,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一则童谣,不光让学生记住了“影”的形,还让学生了解了字的意思,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中,用童谣帮助学生识字,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生字“笑”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学生思维活跃,有的用记笔顺的方法记,有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有的同学就自创了童谣来帮助大家巧妙地记住了生字。“竹头在上撇在下,大字来了笑哈哈。”在帮助同学识记字形的同时,也解释了字的意思,不可谓不精彩。

(二)巧创情境促识字

生动有趣的情景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位老师在进行《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的生字词教学中,借助课文内容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上课伊始,老师就让屏幕上出现一片森林,告诉学生小松鼠要到森林里去采花生果,必须要经过一条小河。接着教师出示了小河的图片,河里的水流得很急,河边的小松鼠愁容满面。丰富的画面,有趣的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时老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松鼠过河吗?”“愿意!”大家异口同声。“要想帮助小松鼠过河,必须用河边的石头为小松鼠搭一条通道。如果你能正确读出石头上的字词,这些石头就能帮助小松鼠过河了。”学生非常兴奋,一个个争着读字词,在大家争先恐后地读字词的过程中,石头一块接一块地连接起来。当最后一个词语读完时,石头通道也完成了,班级里是一阵欢呼。在老师创设的有趣的情境中,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三)组织游戏巩固字

学过的知识需要不断巩固才能形成学习者个体的知识体系,同样,生字的学习也离不开不断的复习巩固。长期以来,巩固生字的形式无非是抄抄写写或者是家长、老师的听写,机械单一的形式不光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让很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笔者曾尝试着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一:汉字变变变。在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给基本字加偏旁或者加笔画变成新字,从而巩固所学生字。

游戏二:猜猜我是谁?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巩固生字。如:“要一半, 扔一半”帮助学生复习“奶”,“老公公站在大树旁”复习生字“松”。

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为主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因此只有创新教学形式,增加汉字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喜爱学习汉字,才能有效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二、字理识字,智慧和情趣并存

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起源于汉民族的劳动与生活,是现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认识汉字的字理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的识字过程丰厚起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进行了演化和简化,部分汉字已难以按其字源义来解析其字理了。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创造性地帮助学生从字理上识字。斯霞老师在教“蚓”字时引导学生识记为:古人认为蚯蚓是一种昆虫,所以“蚓”字有一“虫”字旁;蚯蚓爬行时身子有时弯弯曲曲的像“弓”字形,有时又拉直了身子像“1”字形。斯霞老师把形声字灵活地当作会意字解析,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创造性的字理识字教学。

就字识字,白白浪费了汉字积淀的丰富文化,也让识字过程变得索然寡味。字理识字,充分展示汉字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满足感油然而生,生生不息。

诺贝尔获得者小柴昌俊说过:“科学贵在创新和发现,人才选用贵在不拘一格。我们的学生有成为世界一流的潜力,但要把这种潜力转变为现实,必须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指导思想。”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期待创新。创新识字方法,一定能让识字过程变成学生人人期待、个个向往、轻松快乐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快乐识字,智慧成长。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字理童谣松鼠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