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评价影响实验效果

2015-10-21张雯雯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知识火箭

张雯雯

《科学课程标准》说:“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因此科学实验不该是为了验证某个科学结论,也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如问题的提出、结果的预测、方案的制订、证据的搜集等。而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的“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实验在科学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环节。科学实验不仅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乐趣,而且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我们现在有的科学实验考核方案有些不适合学生对于相应科学知识的理解,有些科学实验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求,有些科学实验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对于科学实验的考核方案应该细化到每一个实验本身。

一、制订合理的考核方案,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

科学实验在教学中起到教授相关科学知识时对学生的启发,总结或是提升的作用,所以实验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才有助于科学课程的实施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有承重实验:要求学生用24根吸管制作能够承重50g钩码的支架,越高越好。在制订考核方案时,如果给学生制订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跨度的考核目标,学生就会根据对自己的评估直接制作符合该标准高度的支架。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学生并没有进一步做出大胆的设计,那么制作出的支架可能并不是自己的最高水准;全班做出的支架高度相对统一,结构相似,没有创新。如果制订的考核目标是在能承重的基础上每高出一厘米加两分这样的计分方案,学生制作时就会用有限的材料制作出最大高度,以获得最佳的分数,这样便能激发出学生的设计热情,精心设计个人的支架。可能会有模仿,但一定会出现结构不一样的佳作,让设计者脱颖而出。如此,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确定合理的考核要点,引导学生解决实验难点

在科学教学之前,教师要先做一做科学实验,了解实验的难点、重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提醒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挑明,只是效果可能差强人意,也可以通过制订合理的考核要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实验重、难点。

例如,有平衡试验:要求学生用四根吸管制作一个钥匙支架,以挂钥匙的状况为评价标准。如果把考核的标准定为挂的钥匙越多分数越高,那么会不会有很多学生连一分也得不到呢?试过才知道,只要摆放得当,挂两把钥匙就可以在支架上实现平衡,只要挂杆够长,尽可以多挂,那么最大的困难是挂一把钥匙的时候怎样能达到平衡状态。知道了这点后,合理调整考核方案,把能挂一把钥匙支架不倒为最高要求,能挂两把及更多为基本要求,公布了这样的考核方案后,学生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挂两把的成绩反而比挂一把低?思考后学生很快能领会该实验的难点,并在实验设计中重点关注,解决问题。

三、明确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现对应年龄学生能力

科学教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横跨四个年级,科学知识的教授循序渐进,科学实验的辅助教学也步步深入,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断深入。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实验操作的考核中适当加入符合学生年龄的标准,更能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例如,有能量转换实验:要求学生用吸管制作发射器发射火箭,在弹性势能和动能重力势能的转化过程中体会能量的转换。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考核“火箭”实验的标准是火箭升空的高度越高,分数越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大多会模仿书本上现有的火箭结构进行制作,而书本在提高火箭的升空高度的思考上,相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够的,他们会发现发射器使用不同器材对火箭升空高度有影响,但很难发现火箭结构的不同对于火箭的发射有影响。如果把考核要求增加一点:做出与书本上结构不同的火箭,则每位学生会设计出自己的火箭,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出改进,在成绩测试时也能发现自己的设计与他人设计的区别,进而发现火箭的结构对于升空的高度也有影响。这是一个思考,制作,实验,改进的过程,学生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提高。

四、找准合理的考核切口,将实验效果最大化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在加强学生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那么,找准将基础知识与实验合理结合在一起的切入点并且有参照地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才能使实验效果最大化。

例如,有浮力实验:用吸管制作可浮在水上的筏。知识点考查的是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个知识点的回答并不难,只要与竹筏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动手能力和关注力还较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制作吸管筏既浪费时间,也容易使其在制作过程中遗忘考察的知识点。如果在考核时,先给学生准备做好的“吸管筏”,能更快、更准确地让学生理解题意,切中实验要点,并立即进行操作,基础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实验效果会得到最大化体现。

科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如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指出的那样,“获取知识最佳的途径是自己的体验,因为自身体验最清楚,也最容易得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评价直接影响到科学课的成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于科学实验不能简单地用“拿来主义”方法,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评价更加符合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现行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科学课程真正适合学生自身状况。

【作者单位:扬州市梅岭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科学知识火箭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透视奇妙的火箭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超酷的火箭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