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的常见方式

2015-10-20周新伟吴利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骨牌椭圆趣味

周新伟+吴利华

【关键词】趣味数学;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4-0076-01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对于新的知识,学生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陌生而抽象的。要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思维活动、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设愤悱的情景,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非常有效。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的常见方式有如下几种。

1.讲故事。

有效应用数学史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享数学家们经过刻苦钻研取得新的成果时的欢乐,或者向学生介绍一些颇具趣味性的历史名题、数学典故等,既激发了兴趣,又提升了数学素养。例如在“直线倾斜角与斜率”一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介绍数学家笛卡尔长期思考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轶事,通过风趣幽默的描述,引出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的主旨,学生的兴趣会瞬间被调动,既实现了简洁、精炼的引入,又能达到针对课程问题核心的有的放矢。

2.玩游戏。

互动游戏可以让数学变得有趣,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数学归纳法的新课导入,可以利用足以吸睛的多米诺骨牌作为道具。让学生自行交流骨牌的游戏规则,并且故意在骨牌中设计拉大距离的陷阱,让实验“失败”,让学生总结出使骨牌能够全部顺利倒下的条件。学生在游戏中对新知有了直观的体验与归纳,这对学生更加迅速地了解数学归纳法大有裨益。

3.做实验。

有些课通过实验的方法揭示在学生面前,有助于了解整个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椭圆一课,我通过“钉线法”演示画圆的运动轨迹。在黑板上钉上两个图钉,表示F1和F2,将原来的一条长为2a的细线两端分别套在F1和F2上,按照轨迹作出椭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椭圆上任意一点M的性质,以及椭圆的相关定义,从而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深的层次。

4.诵诗歌。

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诗歌也非常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两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以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入并配了图片。让学生观察茅屋屋顶的两个斜面、楼层与楼层之间的两个楼面,引入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在朗诵古诗的时候学生都相对放松,会对学习枯燥的数学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5.看视频。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往往会对当下热门的东西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比如在上“合情推理”这节课时,我在课上播放了一段分析案情的视频,学生一下子被视频所吸引,进入数学课堂的学习。运用多媒体引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关键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

当然不管采用什么趣味方式引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方面起到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操上的满足。

新课导入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数学活动为核心,着重揭示数学本质。所以教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地筛选出最适合的数学情境。只有这样,课堂导入才会更有针对性,课堂内容才会更简洁,课堂主体才会更明确,课堂效果才会更理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

猜你喜欢

骨牌椭圆趣味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b=c的椭圆与圆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一只苍蝇摧毁世界纪录
午睡的趣味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