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情境游戏中快乐成长

2015-10-20张翠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9期
关键词:儿歌小班小朋友

张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组织户外游戏时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来提高幼儿运动的兴趣。户外情境性游戏为小班的户外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游戏贯穿,融入情境

游戏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满足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爱玩的特点,并使他们会玩、好玩,应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游戏。例如:小班体育活动《给小动物喂食》,活动的要求很简单,要求幼儿练习在平行线中间走。如果按要求练习小朋友肯定能达到目标,但整个活动会非常枯燥乏味。考虑到这一点,我利用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的角色小鸡来设计情境:春天来了,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要通过一条“小路”(不同宽窄的平行线)去草地上捉虫子,孩子在无形中练习了在平行线中间走。练习几遍后,紧接着我又创设了给好朋友送食物的情境,一下子又激起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一个如此简单的情境,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入游戏并创设与体育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引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在愉快的体育活动氛围中迅速而准确地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同时促使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二、故事再现,模拟情境

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且注意力易分散,重复动作技能的练习会使他们易于疲劳,产生厌烦情绪,而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的转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非常自觉和专注地投入其中,并从中感受无穷的乐趣。因此,我把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展开体育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人景互动中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在执教小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布垫》时,我设计了拟人化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境,构思了有趣的故事情节——春天来了,我们“小蝌蚪”们一起到池塘的“荷叶”(布垫做成荷叶,)上玩耍,探索布垫的各种玩法,然后我们一起去找妈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我们一会儿在“荷叶”上打滚儿,一会儿把“荷叶”当雨伞,一会儿当小船。在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中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渗透其中,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发展了基本动作。

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带有明显特征,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物质环境,如生动形象的头饰、趣味的活动材料、舒适的游戏场景等,小班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游戏中,让其在快乐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有助于小班幼儿体验快乐的情绪。

三、儿歌朗诵,展现情境

1.根据口令指挥渗透儿歌

根据小班年龄特点,选择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谣,更能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尽量避免用干巴巴的口令指挥,要通过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来指挥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开展《小猫钓鱼》的体育活动时,小朋友们经常自己去玩钓鱼而不听指挥,于是我利用最近学的一个音乐游戏《找小猫》编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口令儿歌“我是一只大花猫,喵呜喵呜叫,我的小猫在哪里,喵、喵、喵”。小朋友们听了以后赶紧来到我的身边听从指挥。

2.围绕动作要领渗透儿歌

户外活动游戏中主要发展幼儿平衡、钻爬、走跑跳等基本动作要领,小班幼儿起初进行的是模仿动作的训练。如练习双脚跳的儿歌《袋鼠跳》:“我用布袋做游戏,双腿放进布袋里。双脚一定要并齐,手抓布袋向上提。屈膝蹬腿连续跳,小小袋鼠笑嘻嘻。”这样把动作要领以儿歌游戏的形式来呈现,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

3.根据游戏规则渗透儿歌

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在游戏时不喜欢重复单一地说规则,而是喜欢有主题、有情节、有角色、游戏化、多样化的说教。因此,如何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来组织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尝试运用儿歌的形式,获得了良好效果。例如,在练习“左右分队走”时,我编了一首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小朋友们手拉手;左看看,右看看,排成一字向前走。”我利用这首儿歌提醒幼儿在走队时候要照顾整体,遵守规则。利用儿歌生动地告诉幼儿游戏规则,这样更容易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4.围绕游戏的开展渗透儿歌

在组织小班体育活动时,要恰当地运用儿歌,注意掌握幼儿思维活动的特点。幼儿的思维活动形象具体,行动善于模仿,机械识记能力较强。因此,儿歌要短小精悍,易懂,紧紧围绕游戏。比如:在组织《找找小动物》这个游戏时,我利用小动物的特点编排了儿歌:“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爱吃虫,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长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嘎嘎嘎。捉害虫,是专家,小青蛙,呱呱呱。”

四、音乐魅力,渲染情境

音乐有一种调节人情感的神秘力量,在组织进行体育活动时,我们可以根据活动内容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播放,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小班体育活动《好玩的布垫》中,活动开始先播放欢快的“小蝌蚪”音乐一起来跳舞。接着在“荷叶”(布垫)上嬉戏玩耍,播放一段活泼的音乐,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以流水、鸟叫、蛙鸣为背景音乐让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结束时“小蝌蚪们”变成了“小青蛙”,在一曲舒缓的《小青蛙》音乐中让幼儿身心平静,得到充分的松弛和放松。

音乐是一种语言,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种情境、情绪、情感,选择不同节奏、不同类型的音乐融入户外体育游戏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游戏情境,幼儿可以通过音乐所表达的不同内容轻松愉悦地参与活动,并伴随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作用。当然,音乐不能滥用,要把握正确的时机,选择恰当的音乐才会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五、语言调控,带动情境

小班孩子天真、可爱,如果用命令式或较直接的言语指导,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我就把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材进行拟人化,如球宝宝,滑板车宝贝等。幼儿感到自然亲切,也就乐意去尝试。活动中幼儿也更乐意接受形象、有趣的角色性语言。如孩子们在投掷区玩球时,有个别幼儿玩完后总是不把球放回筐里去,于是我扮演球宝宝在那一边哭一边说:“小朋友们总是不把我送回家,我妈妈会着急的,呜呜……”小朋友听了以后再也没有把球宝宝放在外面。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是他们的注意很容易被其他新异刺激所吸引,也容易转移到新的活动中去。因此,我利用丰富的角色语言,让幼儿融入情境,对其无意注意起到好的效果,使枯燥的活动变得十分有趣,让幼儿在有趣、快乐的活动中主动学,提高了小班幼儿注意力。

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幼儿园情境性的体育游戏活动实际上是变封闭式游戏为开放式游戏,变被动式参与为主动参与的一种改革尝试,最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儿童通过情境游戏获得快乐,也在情境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情境游戏从培养兴趣到锻炼技能,从情感体验到实践成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热爱体育,在情境游戏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彦更.幼儿体育游戏教学法[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2]王新晨.根据幼儿体育游戏特点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教学[J].教育导刊.2002(3).

[3]齐春霞.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山东教育.2003(36).

[4]张健忠.朱良.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4).

猜你喜欢

儿歌小班小朋友
找茬儿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