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大带小活动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2015-10-20韩幼萍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班妹妹家长

韩幼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人际交往这个子领域又包含了如下四大目标: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幼儿失去交往的机会,许多成人把幼儿的生活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代替幼儿思考、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使幼儿失去了很多与人沟通的时机;又使孩子没有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幼儿缺乏交往技能的训练,各种行为的限制也不利于幼儿交往技能的形成。

对于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这一问题,我们经过一年的思考实践,认为大带小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幼儿园开展大带小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在适宜的环境、丰富的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中进行的一种混龄的教育模式,通过不同年龄幼儿互相交往使他们摆脱“自我中心”,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园共同努力下,我园创设快乐的交往环境,提供充分的交往时机,鼓励孩子大胆进行交往,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本活动如同大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一起学唱一首人际交往之歌,采用了四步走:

一、结识新朋友

九月的小班虽然谈不上是黑色的,但对于刚上小班的部分孩子而言还是紧张不安的,年龄相差不多的哥哥姐姐与成人相比更有亲切感,以大带小的方式来安抚小班孩子的情绪比增加成人帮忙效果更为明显。大班的孩子陪玩、陪吃、陪睡,让小班孩子渐渐忘却了害怕,笑脸、笑声也时有出现。在学期初开家长会时,我们将班级“大小结对,快乐同行”的想法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对我们的创举大为赞赏,许多家长认为,这一举措可以解决许多独生子女面临独处的问题,于是我们就开始行动。结识新朋友为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1.引发家长认识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如今80后的独生子女成为了幼儿园新一代家长的主体,由于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对幼儿人际交往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偏颇,如生怕自己的孩子在交往中被欺负,总是步步紧跟,处处维护;嫌别人孩子脏,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出去跟他们玩,禁锢孩子的脚步……久而久之,孩子的交往欲望与能力就会大受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与重要性,有意识地为其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幼儿情感上的需要。于是,我们给家长发放了倡议书,从认识上去改变他们。

让孩子大胆走出去

——积极鼓励孩子交往的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很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交往能力也大幅度降低,甚至有一些孩子形成了抑郁、孤僻的性格。其实,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当妈妈喂婴儿吃奶时,用“呵呵”的声音与婴儿交往,孩子会用眼睛看着妈妈或以笑作答,这是亲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喜欢跟小伙伴交往,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孩子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让我们家园双方共同努力,给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不断提高孩子人际交往的技能,促进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

大四班

3月22日

2.培养孩子对交往的自信心

为了让大带小活动开展得更有目的性,同时让这个活动有延续性,我们形成大小结对班级。一个大班与一个小班进行组合,初次结对活动时,先让大班孩子来到小班孩子中间找到自己想要交往的对象,然后征询弟弟妹妹的意见,在遇到自己感兴趣又同意被照顾的弟弟妹妹时,将自己设计的漂亮可爱的便条送给弟弟妹妹,便条上有问候语、自我介绍、门牌号码或联系电话等等。让弟弟妹妹随身携带便条,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有了一个怎样的新朋友。

亲爱的弟弟(妹妹):

你好!

我是大一班的韩果,很高兴认识你,我很想和你交个朋友,当你在幼儿园里时,让姐姐来照顾你好吗?当然,我也欢迎你到我家里来,我的家在宁都华庭1号楼504,我妈妈的电话是13567788001。

祝你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爱你的韩果姐姐

二、日常来串门

因为有了固定的弟弟或妹妹,晨间、餐后、起床乃至点心时间都成了他们互动交流的好时间,今天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什么时间来呀,我有新玩具、我有新本领要和他们玩一玩。有时还会有孩子去路口探望,急切相见的心情显而易见。“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镜头随处可见。

1.晨间一起大晨跑。

如果天气适宜,我们大中小各班先分别在中央草坪、廊道及安全通道按自己的年龄晨跑,10分钟后按结对班再进行大晨跑,平时不爱锻炼的孩子因为身边有了朋友就不一样了,互相喊“加油”,互相提醒“注意安全”,锻炼的激情大增,锻炼的持久性、有效性也提升了。 2.玩具图书来分享。

我园的餐后自主活动非常丰富,老师们充分利用早教丰富、宽敞的户外环境条件,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在紫藤走廊漫步,在田埂上练单脚站立,在路沿上改变姿势走,在水池上走石阶;量一量小树有多高,比一比五彩柱有多粗;捡捡落叶排一排图案,有的还来到百花园、百果园、亲子农场,赏花、捉虫、摘果、拔菜……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大哥哥大姐姐和弟弟妹妹一起坐在草垫上,分享图书玩具,晒晒太阳玩玩具,把自己的新玩具、新发现和朋友分享。看看图书聊聊天,把书中的精彩讲给朋友听,还开心地将一个个镜头用有趣的动作进行演绎,慢慢由2人增加到多人,还会生发出更加有趣的游戏,有表演游戏、音乐游戏等自主游戏……

三、节日大会师

自从结对有了新朋友,各个节日也有了新的乐趣,“雷锋日活动”、“劳动节活动”、“六一节活动”、“快乐周活动”……经常会想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下面以“拉着手儿游城堡,欢欢喜喜过新年”活动来谈谈节日大会师的几个环节。

1.积极动手,做好准备

大班第一学期的孩子,有许多也是非常稚嫩的,动手能力一般,自理能力也较弱。但在这次活动中,大班孩子们表现出了非常积极、自信的精神状态,因为今天自己穿好衣服后,还要给弟弟妹妹穿衣服,让他们穿好制服,成为城堡中的一名工作人员是第一步。自己如果做不好,不但自己不能玩,弟弟妹妹也不能活动。在自己已经是哥哥姐姐了的意识支配下,他们比平时单独活动时的动作更加迅速,行为更加有效。

2.安全警钟,时刻铭记。

“这是我带的弟弟妹妹”,这句话在城堡中到处可以听见,由于小班的孩子是第一次来到城堡活动,新鲜感油然而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小班的孩子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些在经过走廊时,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他活动室的内容所吸引,不自觉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离开了照顾自己的哥哥姐姐,这可急坏了大班的结对者,他们认真地找寻,像小大人似的再三叮嘱,而且紧紧地拉着弟弟妹妹,不再放手……尤其是上下楼梯,更是小心翼翼。

3.照顾细致,谦让有加。

小舞台上的文学作品表演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让弟弟妹妹玩得开心呢?大班的孩子开始商量怎样分工,小鱼说:“让弟弟妹妹做妈妈的孩子吧!这样简单,动作都一样的。”夏明说:“让弟弟妹妹跟我做灯光师吧!跟我学,做我的灯光师助理。”蓉儿说:“我先叫他们把表演时要说的话练一练。”一句句嘱托,一个个安排,无不体现出大班孩子对弟弟妹妹的细心照顾。

四、家庭来延伸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习得是为了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其实交往能力的培养最终也是为了孩子能拓展运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于是我们让家长为孩子们助力,从幼儿园走出来,走向家庭和社会,将幼儿园中习得的经验运用在更广阔的舞台上。

1.提升家长育子理念,家长意识更明确。

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微信网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大带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影响。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给幼儿树立友好交往的榜样。还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组织家长畅谈交流经验和体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培养技巧。

2.组织家庭游戏小组,假日活动更有效。

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扩大孩子的生活环境,变更活动范围。我们建议家长组织家庭游戏小组,或进行“易子而教”活动。如假期里,两个家庭都外出旅游时,相互交换孩子;到自己较陌生的环境中体会不同的生活。平时经常鼓励孩子运用电话经常与结对的伙伴交流,临近的几组可以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使幼儿从自己的小家庭走向一个全新的大家庭。假日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经常自发地、不定期地开展亲子郊游、结对串门、娱乐竞赛等活动,活动中将孩子当作活动的主人,大孩子的工作有场地布置、招呼客人、主持、采访、整理等,小孩子有招呼客人、传递分发物品、节目表演等,孩子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人群,常常要与不同年龄、不同工种的人交流、分享成果。如老人节的送温暖活动:孩子们购物之前先约会、购物途中常合计、购物回来齐分享、赠送话语共商讨、慰问活动谈感受。在这种充满趣味的交往中,他们积极参与、大胆交往,信心十足,交往能力大大提升,“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的行为得以充分呈现。

“大带小活动”的尝试开展,为帮助孩子们唱响人际交往曲,奏出了完美的乐章。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合力,需要成人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抓住各种时机,坚持不懈地对幼儿着力进行培养,这样,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才会不断地增强。

猜你喜欢

小班妹妹家长
我的妹妹不爱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家长请吃药Ⅱ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