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谷幽兰况味生
——浅谈党教片的美感追求

2015-10-20张媛媛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党教外在美内在美

■张媛媛

空谷幽兰况味生
——浅谈党教片的美感追求

■张媛媛

目前党教片创作虽正处于不断发展、时刻创新的态势下,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党教片难尽人意,具体表现为形式上的陈旧与沉闷、主题上的虚高或沉重、思想上的苍白和虚无,导致给观众的感觉总是“干巴巴的”,难以入目、入心,自然也就起不到应有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过于重视了党教片的说教功能,却忽视了党教片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应具备的美感追求。

什么是美感?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超脱物质的精神愉悦性”,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简单地说,就是“对美的感受”。党教片如果失去了对美的追求,自然就不具备美感,从而使观众失去观看兴趣。那么党教片应具备哪几种美呢?就笔者看来,应包括三种:内在美、外在美、意境美。只有具备这三种美,党教片才能真正散发出直抵人心的感召力,进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观众认可和接受。

内在美:主题的深度解读

内在美的原意,是指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思想觉悟、道德情操、行为毅力、生活情绪、文化修养等。具体到党教片而言,就是指主题是否积极、光明、向上,是否在弘扬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等正能量。因此,内在美也可以说成是内涵美。

内在美是党教片能够直指人心、履行宣教职能的力量源泉。一部党教片,如果没有内在美,就会显得“空洞无物”,更无从起到教育人、指引人的作用;因此说,内在美是党教片的核心灵魂。在制片实践中,想要弘扬出内在美,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注意:一是主题必须要鲜明地予以昭示,不要含含糊糊或似是而非,而是要直白地告诉观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大力去宣扬的;二是要运用原生态记录的方式,尽可能避免过多的艺术加工,做到真实地去陈述故事,从而增强观众对故事的信任度及认可度;三是合理地运用解说词的引导作用,来引领观众的观看思维始终可控在“对正能量的认同”上。

专题片《山之魂》,正是一部充分展示内在美的代表作。片子的主题,讲述的是主人公经历过众多挫折后不懈奋斗终获成功,成功后不忘自己身为党员的责任、全心回报社会的经历。从片子的讲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每一段经历,都在宣示着一种正能量,引发着观众的深入思考,从而被主人公的某一精神或信念所鼓舞。比如,讲述他童年生活极其坎坷,无钱上学而四处借贷,徒步上学在大雪中被冻晕过去等,这表现出一种身处逆境却坚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讲述他在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时,表现的是一种爱岗敬业、忠于事业的忘我精神;讲述他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乡亲们服务时,表现的是一种不计名利、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为了体现叙事的真实性,全片采用了大量中全景以及长镜头,以体现出“如实记录”的原则。解说词出现的时机也恰到好处,总是能引导观众“及时”地将思维聚焦在这些精神的宣示与弘扬上。以上种种,都保证了片子的内在美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观众,可说是对内在美的精彩展示。

外在美:视听的完美诠释

外在美的原意,是指外部具象的美,是人的相貌、体态、神情等外在素质的具化特征。具体到党教片而言,就是指形式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使观众在愉悦的感官享受下去观看全片,并产生对片子的赞赏。因此,外在美也可以叫形式美。

外在美是党教片能够吸引观众顺利进行观看的视听魅力。一部党教片,如果没有外在美,则会显得“面目可憎”,那么就无法起到吸引人、说服人的作用;因此说,外在美是党教片的血肉之躯。在制片实践中,想要体现出外在美,须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声音必须为画面服务;二是应尽可能采用更多的制作手法,如情景再现、动画模拟等,去体现出片子的视觉效果,手法不怕多、只怕少;三是可以考虑引用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用剪纸、皮影、沙画、戏剧等形式,来为全片服务。

专题片《双语法官》在追求画面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并获得了强烈的表现美感。首先,《双语法官》对光的运用极为到位,对光影比例的运用和表达追求极致,如果某一个镜头,光线达不到要求,肯定不会开机。如主人公第一次开庭时,还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编导此时选择的是中午太阳直射的时候进行拍摄,烘托出形势的紧张,将主人公的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主人公学会了少数民族语言,能够顺畅地进行交流,这时编导为了拍摄出主人公与少数民族群众在一起温暖、和谐一幕的最佳效果,就专门选择了冬至这个一年中太阳最低的一天进行拍摄。其次,对画面构图形式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在片中,除了三角形、中心形等常规构图外,还有点面形等不大常见的构图形式出现。如表现主人公在高原上走访时,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主人公走在左边,孤单单的一个点,而右边则是高高的群山,占满了右半部画面,这种点和面对比的构图,取得了很好的视觉震撼效果,同时也道明了主人公开展工作的艰苦。最后,是对配乐的合理使用,片中随时响起的高亢的民歌调子,既反映了本片故事所发生的环境,又给了观众以极美的听觉享受,悠扬的旋律也构成了全片形式美的一部分。

意境美:情感的诗意想象

意境美的原意,要从意境的概念说起。唐代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过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具体到党教片的意境美,就是指人超脱于感官印象之外所感觉到的美,观众由此可以产生想象。因此说,意境美也可以叫作想象美。

意境美是内在美、外在美所延伸出来的美,是观众能够产生感动、感悟的思想土壤。一部党教片,如果没有意境美,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起到感动人、感染人的作用。因此说,意境美是党教片的最高魅力。好的片子,的确应该有回味、有余地,有的能让观众自由驰骋思想的空间。在制片实践中,想体现意境美,一是片子的表达不要去永无止境地追求极致,该含蓄时则应含蓄,留下“一分话”不说;二是要通过镜头语言,去制造出可以引发想象的线索;三是要通过全片的节奏,留出可供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但长度要控制好,以免显得拖沓;四是要注重运用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解说词,营造出深层思考与感悟。

专题片《老人与树》正是充分注重了意境美,从而在“好看”的背后激发了观众深刻的理性思考。在《老人与树》片中,对主人公故事的讲述无不寻求着制造出一种“意境”,而这种制造,本身也不显得僵硬、做作。首先,在解说词方面,力求言简意赅,用短短的几个字来引发出观众的思考。如“‘树,我的树倒了!’张家保又一次从梦境中醒来……”一下就能引发出观众对主人公爱树情怀的惊叹、感慨与认同。其次,在叙事方面,并不要求面面俱到,也不要求事事详尽,主体叙事往往只是一带而过,给观众留下很多思考空间。最后,运用了大量特写镜头和全景、远景画面,塑造出了一种诗意的空间场景,引导观众去挖掘片子背后深刻的启示,并从中获得良久的感动。而观众动心并去动脑思考,也正是党教片的终极制片目的。

(作者单位:云南省彝良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党教外在美内在美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党教微动漫的发展趋势
内在美
党教微电影须接地气
何为党教微电影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所谓内在美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