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5-10-20陈碧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

陈碧艳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陈碧艳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查对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将2013年作为实验的阶段,我院手术室管理中进一步完善查对制度,同时将2013年作对照阶段,手术室管理沿用常规管理,各自抽取两阶段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可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查对制度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

查对制度;手术室管理;应用;问题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手术室管理过程中意外发生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随着人们对于护理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室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1]。我院从2013年开始进一步完善查对制度,提高了手术室管理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作为实验的阶段,我院手术室管理中进一步完善查对制度,同时将2013年作对照阶段,手术室管理沿用常规管理,各自抽取两阶段患者100例最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排除标准方面,要排除那些有着精神疾病、心肌疾病、肝肾疾病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等指标。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完善的查对制度进行手术室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备台时护理人员要提前15 min进入手术室来准备物品,例如器械、敷料是否存在潮湿以及破洞,物品是否齐全同时设备是否完好。患者在病房护士送至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要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术前准备单核对患者身份,例如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标识等,查对术前用药以及药物皮试结果,带入术间物品,如X光片等,病房护士及手术室护士双方签名后记录时间[2]。手术室护士要与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之说明进入术间后还需几次的核对,使患者明白重复核对身份及手术名称等的必要性,增加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感,从而减少焦虑及不安的情绪。第二,进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要再次核对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以及手术名称等,在麻醉前麻醉医师核对麻醉的方法、手术部位以及姓名等,手术开始前暂停1 min,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三方核查无误方可开始手术,从而避免手术部位出现错误。另外为保证输血的安全,手术室应当制定手术输血的护理记录单,实现三查八对,也就是核对供血者的血液保质期、性命、血型以及患者的采血日期、配血试验、诊断、血型以及科室等,严格输血管理制度,在输血前要核对患者的配血试验、血型以及姓名,输血后要再次核对[3]。在术中给药以及输血时要核对药名、药液的浓度、用法以及用量,准确无误后才可以使用,在输血的过程中,血型以及药物的量与速度都要进行核对。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同时加压输血、输液时需要注意及时地更换液体。第三,手术过程中人护理人员要口头核对麻醉师以及医师的医嘱,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医嘱。不管情况紧急与否,器械护士以及巡回护士都要术前仔细清点物品,在关闭体腔、切口前、切口后都要再次清点手术物品,最后送患者回病房时,要与病房当班护士做好手术患者及物品的交接,避免出现手术患者情况交接不清及物品丢失(如X线片)现象等。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个阶段护理工作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等指标,有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患者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将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纠纷比较用(x-±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焦虑水平、满意度以及安全感方面的比较,研究组患者有着明显优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满意度以及安全比较(分,x-±s)

3 讨 论

查对制度对改善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院手术室管理的查对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护理查对制度的细节方面仍然存在漏洞。护理查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手术患者接送以及手术室当中的查对,术中输液、输血以及用药的查对、手术标本查对等等。护理工作当中任何事故发生,都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失控以及忽视而引发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对待每个操作的细节都要小心谨慎,同时要定期进行自我安全的检查,例如通过安全讲座以及召开护理安全的分析会议查找目前查对工作各个环节当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然后由护理部制订系统改进的措施,同时下发到各科室执行并落实到手术室管理当中,将护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在临床护理当中,要进一步规范清点查对制度,强化护理人员职责,从而减少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患者生命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差错问题。这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衡量手术室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危,更能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2]。所以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能够防范护理差错。这就要求加强手术室管理,执行严格查对制度,护理人员每查对一次都在相应的位置签名,清楚每次登记的内容,保证记录准确性以及严谨性,并坚决杜绝涂改以及重新抄写。一些护理人员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使用刀片刮字迹或整页抄写,对重要数据而言,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导致记录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所以在查对工作中要强调分工合作而互相监督,避免多次重复查对导致疲劳感以及惯性产生,同时要加强医护交流,保证医嘱处理执行准确有效[3]。

综上所述,手术室管理过程中落实制度可以有效防治护理纠纷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为更好避免护理风险发生,医院要进一步完善查对制度,加强手术室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医院的形象。

[1] 王彩霞.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及改进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7(24):145-148.

[2] 吴慧芳,江云浅析手术室护理纠纷及对策[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8(5):151-155.

[3] 曹丽华.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纠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4(17):36-38.

R472.3

C

1671-8194(2015)15-0287-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