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国民健康保证的新型卫生保健应用平台设计与构建

2015-10-20高敬龙张恩科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慢性病卫生

高敬龙张恩科张 航

(1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适应国民健康保证的新型卫生保健应用平台设计与构建

高敬龙1张恩科1张 航2

(1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慢性病和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传统的以医疗为主的卫生保障手段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研究和探索基于公益化和市场化的双重性质的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各医疗机构参与、第三方运营的新型卫生保健与医疗服务模式,为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其核心技术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下的电子医疗(e-health)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健康信息管理和医疗事务处理,以适应国民健康保证需求。

健康管理;卫生保健;平台

慢性病的高发和蔓延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重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截至2012年中国有2.6亿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中国总死亡的85%。未来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1~2倍,慢性病导致的各种负担将增长80%以上,中国慢性病发病人口数量正处于井喷前夕。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这带来了诸多的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是全球66个进入老年型社会中最穷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世界老年型国家的平均水平的1/26。中国人口形势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远不是简单的人口总量或老年人口抚养比的问题所能概括。

因慢性病和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直接问题是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医疗费用迅速上涨。而且造成的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给个人、家庭和政府都造成沉重的负担,继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慢性病报告中的慢性病负担状况见图1。

图1 中国慢性病报告中的慢性病负担状况

由此可见,对我国而言,在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以后,高质量的卫生保健保障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第一需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真正值得关注的基本国情,已不再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而是中国人口加速变老,慢性病发生呈现快速增长,这使得国民健康保证面临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的卫生保健体系和机制存在不足。一方面,医药卫生保障福利的侧重点在于医疗,社会保障、新农合及商业保险主要针对已经发生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社会资源过多地投入在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疗上,这种引导和倾斜势必造成卫生保健重点背离了以预防为主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受商品经济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国民健康保障机制被误导进入了医疗服务市场化的方向,这同时带来日益严重的过度医疗问题,这是我国医药卫生改革不成功的内在原因,它造成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巨额的经济投入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尴尬局面。国民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国策的重要要素。在当今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尚待完善,人民还不十分富裕的背景下,面对21世纪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慢性病比例迅速提高的社会老龄化趋势,能否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是决定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成败的关键[1-2]。

韩启德院士在其论著《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思考》中指出:医疗对健康的贡献仅有8%。人的健康更多的是由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经费保障来决定的。这种观点与目前国际上日益趋向和认同的健康管理理念相吻合[3]。健康管理即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和预测,通过提供咨询和指导,对疾病进行预防的卫生医疗保障机制。健康管理相对于医疗对人的健康保证更具优势,健康管理的推进和落实不仅是国民疾病防控和卫生保健的需要,更应上升到国家健康工程的战略高度[4]。

我国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和潮流,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民众健康水平,而探索和构建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5]。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致力于在2020年实现全民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实现。其核心是全体人民能够得到基本卫生服务覆盖(Universal health care coverage)。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析框架,基本卫生服务覆盖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广度(人口覆盖面);深度(卫生服务范围和强度);高度(抵御疾病经济风险能力)。这一目标实现的根本思路是从基础保证、实现手段和运行方法三个方面探索综合化解决方案,建立包含政府主导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医疗机构承担主动医疗服务及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信息统筹等核心体系在内的服务平台。见图2。

图2 新型卫生保健应用平台

该系统平台的核心技术在于以电子医疗(e-health)的形式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健康信息管理和医疗事务处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提供随时随地的、普适的医疗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信息数据管理方面标准统一、统计规范、共享性强、数据分析应用充分。这使得各医疗服务提供商(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医院、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保险公司等)之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提高灵敏度和效率,对接区域医疗信息、第三方检验/影像资料,从而构建基于第三方数据管理服务的平台。②为人们提供更多以主动和移动服务为代表的的优质的慢性病防控、健康评估、个性化医疗服务等,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社会生活和个人健康监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③通过模式研究和网络建设,实现新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与新农合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完美结合。

新型卫生保健应用平台的设计与构建得益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效率,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大数据技术引发的医疗模式革命和信息化造就的智能医疗。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的IT技术,促进了医疗保障、健康保健、疾病控制、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业务的发展。主动健康管理、个性化医疗和移动服务等新技术业务使得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变革之一,由“我的专业我做主”转变为“我的身体我做主”,也即由“以医务人员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变革之二,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将大量涌现,传统患者去医疗机构就诊的诊疗模式将部分由网络就诊的形式所取代。网购药品,网络预约、购买实验室检验、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手术等服务将成为可能,未来的医师或医疗机构会在淘宝、58同城等网络商城开店吗?变革之三,网络应用的发展将使得医疗服务的信息和价格更为公开透明,加上医保监控体系的完善,医疗服务机构的成本控制压力会进一步加大,网购、连锁、集团化等具备成本效益优势的医疗服务模式将会增多;变革之四,民众就医需求的变化将使得医疗服务进一步细分及多元化,多种形式及定位的医疗服务机构及执业模式将会涌现;变革之五,居民个人及家庭的健康管理的业务量将超越医疗服务,并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师的主要工作之一。

新型卫生保健应用平台的创建可作为新医改的目标和方向,其实现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卫生制度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性和稳定性。它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从社会层面整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也能够通过统筹各方需求,从而突破瓶颈制约,建立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全民卫生保健落实机制,其意义有:①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政府调控能够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落实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战略,推进卫生事业改革的圆满完成。②增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依靠信息与通讯技术,医疗机构得以放大医疗资源,延长服务半径,丰富服务内容,减少服务费用,提高服务质量。③推动普通民众享有“正确、充分的医学信息,高质量、高效且低廉的卫生保健服务”。加强卫生机构和广大群众的卫生信息交流,推广卫生科普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通过主动医疗、移动医疗、个性化医疗等新型卫生保健模式的实施,促进人人健康目标实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1] 鲍娟,柯尊平,魏刚.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医疗健康管理模型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7-11.

[2] 郝楠,郭明华.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6):562-564.

[3] 王伟刚,王毅盟,胡安梅,等.健康管理模式的国内外发展概况[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7-29.

[4] 郭源生.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创新健康管理服务理念[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4,4:15-16.

[5] 郑月,李小溪,方洁旋,等.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前景[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12-16.

R47

A

1671-8194(2015)15-0268-03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重大产品群,2013KTCQ03-10,“老年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病案个体化统筹应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慢性病卫生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