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5-10-20李爱群区美琼潘秀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支架

李爱群 区美琼 潘秀娟

(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李爱群 区美琼 潘秀娟

(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和临床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52例和一般护理组48例,护理干预组随访时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和改善生活习惯;一般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用药记录评价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及危险因素控制3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根据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吸烟、健康善食及坚持活动等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住院复查PCI术了解冠心病事件的再发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3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占86.5%、76.9%、69.2%;而一般护理组分别为79.1%、66.7%、41.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方式依从性中,有91.05%患者饮食依从性好。结论 护理干预组可提高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改善生活习惯,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再发。

冠心病;支架术后;护理干预;随访效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它是一项侵入性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诊疗方法之一[1]。42%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的患者认为他们的冠心病已经得到治愈,而不再重视原有不良行为方式的纠正。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出院6个月以后在运动、饮食、戒烟和按照医师规定服药方面的依从性只有25%~40%,不能有效地坚持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结果导致冠状动脉事件再发[2]。本科有目的和有计划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和家属进行评估和宣教指导,得到家庭配合和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共100例,其中,男89例,女1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0岁。急诊PCI 32例,择期PCI 68例。文化程度:大专23例,中专36例,初高中28例,小学13例,无文盲。城镇职工62人(全部参保),城乡居民38人(22人参保)。植入1枚支架42例,植入2枚支架43例,植入3枚支架12例,植入4枚支架3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2例,一般护理组48例,两组患者术后需要继续服药,在年龄、性别、病情(包括置入支架类型)、文化程度及就诊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如给患者指导生活方式、疾病相关知识、康复注意事项、服药要求与病情观察、复诊时间、心理指导、照顾者指导等,护士不跟踪患者出院后病情和遵医行为情况。

1.2.2 干预组:干预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指导外,还通过系统的护理随访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健康教育指导,并督促其规范用药和改善生活方式。负责随访人员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认知度、存在不良生活方式、服药知识了解情况等进行整体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指导,为每个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每次的随访内容评估和健康教育情况。①基线随访:自支架术后到患者出院前1 d完成第1次护理评估,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健康教育,讲解支架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阿斯匹林和氢氯吡格雷)、他汀类调脂药(阿托伐他汀)和危险因素控制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意义和使用方法,对认知行为和理解接受能力差者,给予家属指导,发放患者健康日记,嘱患者以日记形式记录每日用药情况和临床状态。讲解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意义,重点强调戒烟、健康饮食和增加运动,调查患者的生活方式并给予指导。②第2次护理干预:术后1个月时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再次了解和督促患者健康行为,内容有否坚持长期服药、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和复查的情况、病情等。③第3次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安排第1次临床医师及护理随访,组织患者召开一次病友座谈会,责任护士负责评估患者的干预效果,包括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的情况,并检查患者健康日记记录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不良认知行为,培训其良好依从性和生活方式,督促患者养成良好服药习惯和树立治疗疾病信心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④第4次护理干预:术后6个月再次进行相似内容的电话随访1次,强调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告知坚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好处。⑤第5次护理干预: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完成第2次临床及护理随访,组织患者再次召开病友座谈会,责任护士负责评价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的成效,并评估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意愿给予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能直观了解支架情况,对评估支架的远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随访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录入、分析,使用百分率对资料进行描述,用t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随访时发现一般护理组48例中有26例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有36例,城乡居民无参保7例;护理干预组52例有28例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有42例,城乡居民无参保9例;分别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2.2 护理干预组和一般护理组对术后1个月的电话随访、术后3个月的临床及护理随访、术后6个月的电话随访及术后12个月的临床及护理随访结果列表(表1)。从表1结果显示,一般护理组和干预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项目中,除不参保人数一项外,其余各项结果在二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从表2结果显示,一般护理组和干预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用药依从性,除在术后1个月患者在两组有100%服药率外,其余各术后时段的服药率在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及参保的随访结果(例)

2.3 护理干预组及一般护理组在术后1年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临床事件发生例数进行比较(表3)。从表3结果显示,两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3 干预组与一般护理组临床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后,缓解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改善缺血部位心肌供血状况,患者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但术后的并发症不忽略,还有再次发生血栓形成和狭窄等风险。本研究基线随访时发现一般护理组48例中有26例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有36例,城乡居民无参保7例;护理干预组52例有28例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有42例,城乡居民无参保9例。影响患者遵医行为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疾病和药物知识。通过两组患者干预比较分析的结论,保持长期畅通关键在于日常护理方法,如何能让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和监测病情,改变不良行为,对手术后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和跟踪服务有重要意义。

3.1 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作用下,易导致人体血管硬化,引起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损害,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集、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造成血管内膜增生、单核细胞在局部浸润,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变形增值,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护士在基线随访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吸烟史、饮食习惯和运动等,并建立个人健康小册子,根据个体情况有针对性指导。从表1中的随访结果看到,一般护理组在术后12个月的吸烟的人数比干预组要多,坚持活动及健康善食的人数一般护理组比干预组要少,不参保人数无可比性。

3.2 心脏支架并不能解决冠心病发病的根本问题,药物治疗才是解决冠心病发生隐患的根本途径。护士为患者宣教用药目的和不良反应预防,主要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至少服药9个月~1年,停药应该减量后停掉,不应突然停药[3]。阿托伐他汀钙,防止粥样斑块进展或减轻斑块狭窄程度,应长期服用[4]。从表2的随访结果可以看到,一般护理组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服药率明显低于干预组。

3.3 防止血管再狭窄,保护和修复梗死区的微血管,防止心梗再发。这个才是解决冠心病的关键。要求患者定期复查,通过随访指导患者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情况,并控制饮食,出现异常及时向医师咨询。胸闷、胸痛是表示冠脉血管最狭窄,若支架术后1个月内出现此症状,警惕有否血栓形成。半年内出现胸闷、胸痛,尤其是与以前发病时的症状相似,应高度怀疑发生了再狭窄,指导患者再次行冠脉造影。支架术后1年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了解血管畅通情况。从表3可以看到,术后复查冠脉造影例数干预组明显多于一般护理组,临床事件发生率干预组明显少于一般护理组。

3.4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能坚持依从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保持心境平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参加适宜的运动,对减少冠心病再发及提高支架的远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Newby LK,Lapointe NMA,Chen AY,et al.Long-term adherence to evidence-based secondary prevention therapie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eulation,2006,117(32):203-212.

[3] 李日健,吴铿,赵红梅.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偏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8):56-59.

[4] 周斌,封芬,颜勇华,等.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3(19):1939-1941.

R473.5

B

1671-8194(2015)15-0260-02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支架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