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性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2015-10-20陈翠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性肺炎体温有效率

陈翠英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朝阳 122500)

喘息性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陈翠英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朝阳 122500)

目的 对喘息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9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为例,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喘息性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对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进行有效的缩短,同时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喘息性肺炎;患儿;护理

喘息性肺炎是临床小儿常见病症,主要集中在1~6个月婴幼儿群体,以喘息、咳嗽和憋喘为主要表现,起病急,一旦病情进展极易会导致患儿出现食欲减退、咳嗽、咳嗽等症状,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所以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十分必要。为分析喘息性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9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9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病史问询、体格检查、胸部X线等),符合纳入标准,排除干扰因素,签署研究同意书。98例患儿中男性52例,女性36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年龄(1.2±0.3)岁,病程2~11 d,平均(4.6±1.2)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儿在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身心护理等;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勤拍背、吸痰,身心护理,科学吸氧,体味引流等。对于缺氧严重或梗阻情况严重患儿尽快给予吸氧,提升动脉血氧分压,以改善缺氧症状。方法为:①健康指导。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与喘息性肺炎相关疾病治疗以及护理方面的知识讲解,并对患儿家属所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抚慰家属。②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与患儿进行耐心、热情的交流,必要时可通过游戏进行辅助,让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另外,在与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及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安抚工作。③环境控制。喘息发作的患儿往往会出现情绪烦躁不安的现象,为了减少患儿哭闹,医务人员要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轻患儿缺氧症状,一般室温18~20 ℃、湿度60%左右为最好。④氧气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烦躁、发绀和缺氧表现时,可用面罩以3 L/min流量给氧,给氧前应确保给氧装置通畅,并密切观察患儿氧疗效果。⑤并发症护理。重症喘息性肺炎患儿有时会伴有心力衰竭以及中毒性脑病等并发症,医务人员应在治疗早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对于有并发症早期症状的患儿,应及时通报主治医师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

1.3 疗效评价:对比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疗效评价标准以喘息性患儿治疗效果为依据制定,分为基本痊愈、有效和无效三种,以基本痊愈+有效为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咳嗽、气喘、喘憋等症状消失,胸部X线显示炎症阴影部分显著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炎症阴影部分缩小;无效:不符合两种判断标准或患儿病情进展、恶化等。

1.4 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以(±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所用平均时间为(3.9±0.8)d,观察组为(2.1±0.3)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7,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见表1。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34%显著高于对照组65.1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喘息性肺炎患儿的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患儿发病期间身心负担大,病情进展甚至会导致脓胸、气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所以需要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护理干预,以促使患儿早日痊愈,控制病情进展。

综合护理干预期间,保持患儿病房环境整洁、干净、安静,保障通风,及时进行消毒[1-2]。指导家属做好患儿情绪安抚,多卧床休息,在治疗过程中全程严密监测,及时掌握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做出针对性改善。患儿身体护理方面,着重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尤其是对汗液较多的患儿,及时清洁身体,更换衣物,使用热毛巾擦洗,以做好散热,降低感染概率[3]。护理中要根据患儿病变位置做相对应的体位引流,引流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患儿卧床期间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出现褥疮、肺炎淤血等情况,使体温尽早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控制。还要经常拍击患儿背部,引导咳痰,改善通气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的患儿及时给予吸氧,改善支气管、器官和鼻腔阻塞情况,减轻缺氧程度。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吸痰时确保合理负压,避免回流。患儿吸氧时采取雾化吸氧手段,防止气道堵塞同时达到软化痰液、稀释痰液、解痉、祛痰、镇咳以及消炎等目的,根据皮试结果选择合理药物,注意禁忌证。本次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儿无论是治疗总有效率还是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喘息性肺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应用效果佳。

[1] 陈洁,刘焕丽.40例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7536-7537.

[2] 郭庆玲,王桂清.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5):79-81.

[3] 王雪英,王芳.高压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2,7(6):80.

R473.72

B

1671-8194(2015)15-0256-02

猜你喜欢

性肺炎体温有效率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孕妇血清sTREM-1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