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疗效分析

2015-10-20韩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盆腔炎盆腔抗生素

韩黎华

(浙江省绍兴县柯岩街道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县 312030)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疗效分析

韩黎华

(浙江省绍兴县柯岩街道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县 312030)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门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1剂/天并联合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中有一定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条有效而经济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一种慢性炎症,它就是女性内生殖器、盆腔腹膜和周围的结缔组织产生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坠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输卵管阻塞及继发不孕等,这种炎症在妇女人群中是常见疾病,也是多发病,能够达到30%~40%的发病率。该病病程长,病情较顽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为此,有效发展对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我国女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中药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其效果很好,具体的报道有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有92例是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2.8年;对照组46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27.5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2.9年。参加研究和治疗的全体患者都表现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不同,前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患有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者分别为8、10例;慢性附件炎分别为11、9例;慢性输卵管炎分别为17、18例,以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分别为10、9例。这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和伴随的症状等差异性显著(P<0.05),完全具有可比性。

1.2 具体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入选条件:①对药物不出现过敏现象;②具有清醒意识的正常者;③对该研究知情并愿意进行治疗;排除标准:①在肝肾功能或精神方面存在一定障碍;②已经怀孕的女性;③不能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患者。

1.3 诊断标准:全部的病例诊断都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相符合,在临床上的症状为腹部双侧或一次疼痛、腰骶酸痛,以及肛门坠胀,夹有血丝的白带,且量多,或者是白带有异味,月经不调等。妇科检查出现以下症状:子宫后位偏多,不能活动自如,附件单侧或双侧出现触及条索状或片状增厚、有压痛感或者出现宫旁扪及痛性包块。B超显示有积液和包块分别存在盆腔和附件内。

1.4 治疗方法: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天1次0.5 g的左氧氟沙星,每天3次0.4 g的甲硝唑,7 d为1个疗程。抗生素药联合中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在服用抗生素药的同时,还服用中药,组成的中药有:15 g蒲公英、30 g牡蛎、15 g红藤、12 g败酱草、10 g半枝莲、20 g元胡索、12 g白芍各、10 g香附、15 g当归、12 g茜草、15 g生地、10 g海藻、12 g生赤、12 g浙贝母和生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取汁1500 mL,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治疗时间7 d为1个疗程,总共为2个疗程,当结束治疗后,对临床的疗效和症状进行观察。

1.5 治疗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通过检测一切都正常,停药1个月之内,病情没有复发;②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症状,通过检查,包块明显缩小;③无效:没有减轻患者的病症,而且病情加重,通过对其检查,病情并无改善,或者是病情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显示,慢性盆腔炎通过中药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达到93.48%的总有效率,只用抗生素单纯治疗盆腔炎,只达到76.09%的总有效率,把两组的差异进行比较,意义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

3 讨 论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患者每年都呈上涨趋势,慢性盆腔炎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慢性盆腔炎是常为急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所引发的炎症。产生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殖道感染、上环、人流后或长期出血引起细菌感染,由于不及时或不彻底的治疗最终形成慢性炎症。该病治疗疗程久、复发性强、根治难愈,下腹慢性疼痛会随着急性细菌感染期的炎症渗出粘连而产生。

另外,慢性盆腔炎(CPID)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如果患者的免疫力在下降,或者受到一定诱因刺激下,慢性盆腔炎就会急性发作,而且治愈过程比较慢长。发病原因主要有:流产或产后的感染,妇科手术后感染,月经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因为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致使盆腔腹膜的纤维和盆腔的结缔组织出现增生,出现粘连、增厚,更有可能是组织挛缩,使神经纤维受到压迫,具体会出现输卵管积水、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慢性输卵管炎,以及输卵管卵的卵巢炎和囊中,在由于腹腔最低处是盆腔的位置,血液循环又差,不容易吸收炎症,而且慢性炎症采用抗生素来治疗,其疗效不高,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病,难以治愈。因此,最好采用联合中西医进行治疗。

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为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涉及的菌种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灰氧菌等,以上的菌群能够被抑制和杀灭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在临床过程中有一定治疗效果。

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下腹疼痛、白带增多,在中医学上也有关于对此病的研究和记录。其中具有急性盆腔炎或者出现感染史的患者是慢性盆腔炎产生的主要体现。女性在分娩、月经以及手术之后,身体出现气血虚弱,此时一旦受风寒侵入,冲任二脉容易产生气血亏损。正气虚弱,邪气过盛,正气不足,胞脉受阻,湿性重浊,黏滞难除,阳气衰弱,气机失调,胞宫出现气血不足,是造成女性产生低热症状和下腹疼痛的主要原因。另外,阴阳不足,腰酸背痛、行房不适、月经失调并伴有痛经,白带增多,风寒导致胞宫气血不畅,引发妇科疑难病症,严重的造成各种不孕不育。在我国古代有很多详细记载的文献,例如《妇女良方》中就有相关句子对此病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女性胞宫风寒并重,正气无力抗邪,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正气无法得到调理,最终导致治疗难问题。针对这一病机,用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治则是化瘀散结。能够清热解毒的君药,主要有:方中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和半技莲;臣药有赤芍、元胡索、当归、茜草等;用海藻、牡蛎、浙贝母软坚散结等作为辅药,用于香附行气止痛;使药为甘草、白芍酸甘,用于化阴缓急止痛。诸药共用消除盆腔之热、瘀、结、达到治疗目的[5-11]。

两组疗效显示,治疗盆腔炎采用中药联合抗生素能实现93.48%总治愈率,而用抗生素单纯治疗,治愈盆腔炎才76.09%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比较过程中,意义(P<0.05)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条有效而经济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1-27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5-250.

[3] 朱新群,贾殿举,马楠.妇产科感染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9-141.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2.

[5] 杨国红,傅理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7):428.

[6] 陈红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5):116.

[7] 孙瑞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68-69.

[8] 雷建芬,李志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167-168.

[9] 张春敏.中医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156.

[10] 卜汉英.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211.

[11] 夏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1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59-60.

R711.33

B

1671-8194(2015)15-0214-02

猜你喜欢

盆腔炎盆腔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抗生素的故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