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探讨和分析

2015-10-20唐信科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丹参复方次数

唐信科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方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探讨和分析

唐信科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东方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目的 探析冠心病AP心内科的规范治疗的方法和其治愈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将130例冠心病AP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各65例。结果 对比组患者52例患者治疗得以改善,8例出现过敏及不良反应暂停用药,5例患者无效;治疗组63例治疗良好,1例出现过敏症状停止用药,1例无效。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均次比对比组少,持续时间短,且不良反应较少。根据两组患者心绞发作次数、持续时长及临床治愈的效果差异看来,治疗组疗效显著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法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内科规范治疗能达到十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治疗期及预后的生活更趋于稳定。

冠心病AP;内科规范;治愈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若处理不及时就容易造成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危及人的生命。一般心绞痛的发生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冠心病心绞痛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属于发生频率较高的类型,随着现代工作压力、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情况的变化,心绞痛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及健康,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该种疾病的患者及改善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现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病例: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13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部紧缩、压榨性疼痛、胸骨后紧缩感、胸部闷痛等。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比两组,各65例。对比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48.7±3.1)岁;治疗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9.2± 2.7)岁。两组患者的病周均在1.5~14年。两组资料统计学差异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关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相关内容进行。其排除标准除了根据目标适应证的情况和药物特点外,还应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及伦理等多因素。

1.3 治疗方案: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及内科规范治疗。①对比组,对患者进行西药常规治疗。一般用量:阿司匹林110 mg/d;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口服15 mg,2~3次/天;长效钙拮抗剂:贝尼地平口服5 mg,每天1次;硝酸甘油,每间隔5 min舌下含服0.5~0.6 mg,连用不超3次。医师可根据患者施药后情况酌情增减药量。②治疗组,患者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内科规范治疗。对症状较轻患者施肌肉注射,用量2 mL,2次/天;较重患者施静脉滴注治疗,用量8~16 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注于100~150 mL的葡萄糖液(5%)中,1次/天,疗程均为2~4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长、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部位以及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心律、心率及血压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1]。

1.4 治愈效果的评价标准:疾病疗效评价一般重点在用药后心绞缓解时间、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等几方面。其评价结果分为:显效:较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表现很大程度得到缓解,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长均有明显改善;有效:一定程度上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持续时长有所缩短,发作频率有所降低,病情获得一定改善;无效:临床表现未缓解,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长未有变化及改善,病情甚至出现恶化及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由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对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两组在治疗期间的AP发作的持续时长及发作次数记录情况可以看出,对比组AP患者发作持续时长为(6.85±6.57)min,发作次数为(8.09±6.72)次/周;治疗组AP患者发作持续时长为(3.49± 5.86)min,发作次数为(2.74±5.96)次/周,治疗组患者AP发作持续时长和发作次数的控制显著于对比组,其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组及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AP发作持续时长及发作次数情况

从两组患者治愈效果比较可以看出,对比组65例患者,其中52例患者治疗显效和有效,总有效率80%,8例患者治疗中出现等不良反应停止用药,5例无效;治疗组65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治疗显效和有效,总有效率97%,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静滴过敏现象停止用药,1例无效。治疗组的总治愈效果显著高于对比组,且过程中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比组,其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3 讨 论

目前临床普遍治疗方式为内科常规治疗,即使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硝酸酯等,但是部分患者存在身体特异性,且存在不少临床不良反应,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规范治疗采用的每毫升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当于丹参、降香各1 g,其有效成分可以增加心脏的冠脉流量,减弱心肌收缩力;可以令低血压、失血性患者的血压升高,存活率提高;可明显提高休克患者的血压、心脏指数、心排血量、每搏容量、左室每搏作功,有效降低总外周阻力等具有改善心血管的功效。同时复方丹参能提高患者在非高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率,可以延长存活时间;可以使患者在低氧条件下提高自身机体利用氧的能力。施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患者梗死区坏死心肌的残片减少,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和限制梗死区的外扩;能非常显著抑制缺血性所致心肌各磷酸水平的升高等,从而实现保护心肌缺血缺氧。复方丹参通过消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肌再灌注损伤,因此具有消除氧自由基的功效。此外复方丹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在施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加快。因此,复方丹参针对AP患者的症状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比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与对比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P发作持续时长和发作次数得到有效控制和显著改善,且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所得各项差异值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综上所述,为了使AP发作次数得到有效控制,缩减AP疼痛持续时长,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心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愈后的指导工作。应尽量告知患者控制盐的摄入量,常规AP的患者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不超过6 g/d;应控制患者脂肪的摄入量,尽可能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来代替动物油的食用且食用油的总量应保持在5~8茶匙/天;倡导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利于改善血管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饱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少食多餐,切不可暴饮暴食,餐食不规律。这对于改善患者综合体质和提高后期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宋保琴.冠心病心绞痛内科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3):140-141.

[2] 邹斌.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规范方案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17):41-42.

[3] 袁艳.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0):4511.

R541.4

B

1671-8194(2015)15-0156-02

猜你喜欢

丹参复方次数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