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点的临床探讨

2015-10-20郑柏军张国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变影胸部支原体

郑柏军 张国立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河北 唐山 0633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点的临床探讨

郑柏军 张国立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河北 唐山 063300)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临床中关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CT影像学的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中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明确诊断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55例患儿临床资料以及胸部CT。结果 经过临床上胸部CT显示,发现病变位置上单侧患者有38例(69.1%),双侧患者为17例(30.9%);单侧患者中位于中右侧的为19例(34.5%),左侧为19例(34.5%);婴幼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多是以散在斑片影为主,而学龄前儿童多是以斑片状及斑点状实变影为主,学龄儿童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其影像学特征与年龄具有相关性,胸部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儿童;早期诊断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当前全世界儿童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肺炎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被我国卫计委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严重危害着小儿的身体健康。肺炎支原体是小儿时期感染性肺炎以及其他呼吸道感染中重要的病原体之一,主要是下呼吸道的感染,临床中的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等现象,有时严重的还会影响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疾病治疗预后效果较差,有时候甚至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肺部炎症以及其他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也在逐年增加,并且有着局部流行的趋势,因此受到了广大临床一线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作为一名临床一线医师,为了解我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的情况,现对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5例患儿CT检验学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5例患儿,年龄3个月~13岁,其中男童患者共有28例(50.9%),女童共有27例(49.1%),男女比例为1.04∶1,其中刚出生到6个月龄的患儿共有7例,7~12个月的患儿共有9例,1~7岁的患儿有27例,7岁以上的患儿为12例。病程最短的为3 d,最长的为24 d,平均病程为(12.56±3.12)d,所有患儿血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PIgM)均为阳性。

1.2 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都出现了发热、咳嗽现象,咳嗽中出现干咳32例、顽固性的剧烈性咳嗽有11例、百日咳样性咳嗽有12例;咳嗽出现白色痰的患儿有21例,黏稠状痰液有19例,痰中出现血丝的有9例患儿,还有6例患儿出现咯血症状。所有患儿中出现7例胸闷症状,8例有胸痛症状,头痛症状的患儿有10例,咽喉肿痛患儿有8例,9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样食欲不振现象,有12例患儿出现了视力模糊症状,仅有1例患者有幻视现象;患儿的两侧双肺呼吸音听诊正常的有21例,有一侧的呼吸音减低的有11例,听诊双侧呼吸音增粗的有10例患儿,闻及有干性湿啰音的7例,听诊有湿啰音为6例。

1.3 检查方法:通过精心选择两名有足够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本次研究的5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胸部CT的纵膈窗及肺窗摄片从而进行读片,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包含病变的种类、类型、部位、波及范围,病变的类型主要包含有斑片影、磨玻璃样影或者网络样影以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胸腔积液等现象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将临床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文中计量资料,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使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当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发现,经过临床上胸部CT显示,发现病变位置上单侧患者有38例(69.1%),双侧患者为17例(30.9%);单侧患者中位于中右侧的为19例(34.5%),左侧为19例(34.5%);病变性质中大片实变影像有32例患者,斑片状以及斑点状影像患者为21例,网络样密集增高状影像或云絮状或磨玻璃样影各1例,双肺散在存在的斑片状影像为8例,患者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影像与斑点状以及斑片状实变影可以同时存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多是以散在斑片影为主,而学龄前儿童多是以斑片状及斑点状实变影为主,学龄儿童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患儿单侧患者为38例,男患儿17例、女患儿18例,双侧患儿男患儿11例、女患儿9例,统计学检验发现(χ2=0.93,P=0.334),男、女尚不能认为在单双侧上不存在差异。见表1。

表1 5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病变影像肺内分布

3 讨 论

支原体作为社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除了会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外,还可能会造成咽喉炎症、气管炎症等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还可能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的肺外并发症,主要为发热、畏寒、胸闷、乏力等临床表现。本次研究的55例患儿未发现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多数表现为头痛、干咳、胸痛等临床特点,仅有部分患儿出现了咽喉部的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现象,外周血中未见有异性淋巴细胞,本次研究的55例患儿中总体白细胞总数不高。同时由于支原体对于一般肺炎的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有助于患儿诊断和治疗的检查[3]。

本次研究对象中为13岁以下的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各年龄组的支原体感染有明显的改变,婴幼儿的阳性率最低,学龄前儿童的阳性发病率最高,随后发病率呈现出下降趋势。性别间尚不存在差异,男女均处于易感状态[4]。本次研究发现大片实变影像有32例患者,斑片状以及斑点状影像患者为21例,网络样密集增高状影像或云絮状或磨玻璃样影各1例,双肺散在存在的斑片状影像为8例,患者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影像与斑点状以及斑片状实变影可以同时存在,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似[5]。而在临床中对于支原体感染往往缺乏系统的影像学检测标准,因此在临床中多表现没有特异性。因此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有利于临床的早期防范,对于预后有很好的改善。

综上所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以及具有相应的特征性,临床中胸部CT检查有助于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以及学龄儿童的早期诊断工作,有助于在临床中开展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相关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意义。

[1] 张新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233.

[2] 郝长锁,刘长山,王雪艳,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64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2013.

[3] 蒲秀红,郭晓清,安涛,等.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胸部CT影像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946-949.

[4] 郝长锁,刘长山,张亚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64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A].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2.

[5] 刘晓宇,张俊红,罗丹,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4例胸部CT特点分析[J].人民军医,2013,56(12):1450-1451.

R725.6

B

1671-8194(2015)15-0155-02

猜你喜欢

变影胸部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1例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床边胸部DR 动态表现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中药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