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大池引流联合激素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0安胜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大池蛛网膜创伤性

安胜军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河南 长葛 461500)

腰大池引流联合激素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胜军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河南 长葛 461500)

目的 观察腰大池引流联合激素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4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47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腰大池引流联合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并发症。

腰大池引流;甲基泼尼松龙;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并发症

本文将94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47例行腰大池引流术联合激素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4例,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27∶20,年龄18~67岁,平均(33.25 ±1.28)岁,受伤至就诊用时0.85~6.00 h,平均(3.51±0.21)h,致伤因素:交通事故31例,高处跌落7例,重物击伤9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5∶22,年龄20~69岁,平均(35.87±2.11)岁,受伤至就诊用时0.90~6.50 h,平均(4.15±0.74)h,致伤因素:交通事故29例,高处跌落6例,重物击伤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至就诊用时、致伤因素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CT、MRI头颅扫描结果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患者认真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头颅扫描结果不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其他神经性系统疾病;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障碍者[1]。

1.3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营养神经、止血、脱水、腰大池引流术:局部麻醉于患者L3~4或L4~5的间隙处,采用9号穿刺针引出脑脊液后继用14号穿刺针,头侧置入腰大池引流管,椎管深度控制在3~6 cm,待引流通畅后接桥管灭菌袋,控制引流点和引流量,引流量<15 mL/h,置管时间≤15 d。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基泼尼松龙(生产于山东泰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激素治疗:初始剂量30 mg/kg,1次/6小时,持续静脉注射3 d,后依次减少为15 mg/kg,1次/8小时,持续静脉注射2 d,和7.50 mg/kg,1次/12小时,持续静脉注射1 d,共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主要有置管时间、住院时间、COS预后评分;同时派相关专员跟踪随访3~6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2]。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COS评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COS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COS评分情况(x-±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合计6例占6.38%,主要表现有脑积水2例占4.25%,脑痉挛3例占6.38%,脑梗死1例占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并发症15例占31.91%,其中脑积水7例占14.89%,脑痉挛5例占10.63%,脑梗死3例占6.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颅脑损伤疾病之一,及时排除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是治疗此病症的关键方法。腰大池引流术是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临床常用方案,可快速清除积血及代谢分泌物,加速脑脊液循环、改善脑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其他并发症;但容易引起颅内细菌感染,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增加患者身体痛苦,适当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佳。

本研究主要针对47例行腰大池引流术联合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得出联合方案的研究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COS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方案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的一项有效可行治疗方案。同时本研究随访3~6个月结果显示,研究组发生并发症合计6例(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31.91%),说明联合方案预后效果显著。且此项研究结果与张习涛等人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原因是由于甲基泼尼龙激素药物参与治疗,能够有效减轻血管炎症、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降低蛛网膜下腔连黏性减少腔内阻塞[3]。进而加速蛛网膜下腔积血排除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术联合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 岳力强.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术加鞘内注射头孢匹胺钠治疗颅内感染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 2194-2195.

[2] 宿国波.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1(11):469-471.

[3] 张习涛.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108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24):281-283.

R743.35

B

1671-8194(2015)15-0120-01

猜你喜欢

大池蛛网膜创伤性
3M伤口敷料在持续腰大池引流中的固定导管效果分析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