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5-10-20谢广雄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无痛性心肌梗死有效率

谢广雄

(洞口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300)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谢广雄

(洞口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300)

目的 讨论分析临床中对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80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大约有75%的患者存在先兆症状,其临床特征主要为突然出现心绞痛,并且伴有大汗、恶心与呕吐等症状[1]。但也有很多患者无疼痛表现,此症状则被称之成无痛性心肌梗死,所以,导致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难,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促使患者病程延误[2]。本研究主要讨论分析了临床中对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治疗的80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有4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其年龄为50~82岁,平均为(65.9±9.6)岁;而对照组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22例,其年龄为53~79岁,平均为(63.2±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疾病症状等方面进行对比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其剂量为每次25 mg,每天3次。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其主方的药物组成成分主要为:红花6 g,当归18 g,熟附片15 g,全瓜蒌12 g,山萸肉18 g,红参15 g。可以依照患者中医分型而适当的对药物进行加减:对于淤血阻滞的患者来说,则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增加赤芍12 g,丹参15 g,川芎12 g,桃仁12 g;对于痰浊闭塞患者来说,则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增加干姜5 g,桂枝6 g,薤白6 g;对于寒心凝脉患者来说,则可以在主方的基础上增加降香6 g,桂枝6 g,煅龙牡30 g,薤白6 g[3]。所有药方都水煎服,每天1剂。所有患者都坚持治疗四个星期。

1.3 疗效判定。显效: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感染、心律失常、休克、憋气、呕吐、不适、脑卒中、心悸、低血压状态、胸闷、恶心)与体征完全消失,经心电图诊断,其T波段显示正常;有效: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感染、心律失常、休克、憋气、呕吐、不适、脑卒中、心悸、低血压状态、胸闷、恶心)与体征有所改善,经心电图诊断,其T波段存在着轻微的异常;无效: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变化或者继续恶化。经心电图诊断,其T波段显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实验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包(注:SPSS17.0)进行研究,其中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与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9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显效率为45.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27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10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7.5%;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对比[n(%)]

3 讨 论

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疼痛主要是因为患者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而导致的,如果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中断以及急剧下降等现象而导致患者心肌发生缺氧缺血时,则会促使患者酸性代谢物急性堆积,而堆积的产物则会对患者心脏产生刺激,使患者出现疼痛感,其疼痛可以蔓延至左肩背部、左上肢以及颈部[4]。心力衰竭、糖尿病以及闭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则非常容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并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5]。所以,临床中应该尽早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相关研究显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本研究主要讨论分析了临床中对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效果,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9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显效率为45.0%;而观察组患者中有27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10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67.5%;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1] 王玉梅.老年急性无痛性心肌梗死确诊延迟分析与护理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2.

[2] 王志鹏,王健,李莹,等.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生化标记物临床快速测定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0(25):44-45.

[3] Jiang YL,Wang YB.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J in elderly painless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Combined Magaz,2008,17(14):2253-2254.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29(12):600-612.

[5] 胡大一,孙艺红.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简介[J].中国医药导刊,2009,7(1):62-66.

R542.2+2

B

1671-8194(2015)15-0113-02

猜你喜欢

无痛性心肌梗死有效率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无痛性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谨防无痛性疾病“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