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

2015-10-20刘杨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异丙酚苏醒芬太尼

刘杨敏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岳阳 414600)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

刘杨敏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岳阳 414600)

目的 对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进行评价。方法 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苏醒时间、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①两组诱导时DBP最低值、诱导时SBP<90 mm Hg例数及HR<50次/分例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OA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显著高于观察组(12.50%)(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起效速度更快,患者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麻醉诱导;术后苏醒

静脉靶控输注是以药代动力学及药学长效动力作为基础,经过对目标药物浓度的控制来对麻醉深度进行准确地控制的一种给药方式[1]。此种麻醉方式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可以准确掌握麻醉深度等方面的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2]。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两种方式对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诱导与术后苏醒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地分析了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患的临床资料,临床分级情况:ASA Ⅰ级45例,ASAⅡ35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2~74岁,平均(51.29±5.69)岁;将本组病患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每组,两组病患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主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全程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浓度为0.8~1.3 MAC,行插管诱导,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吸入异氟烷(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9911号)。且采用间断方法给予维库溴铵静脉注射,以保证全程处于麻醉状态,术后停止给予异氟醚。

1.2.2 观察组:本组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具体方法如下:病患在诱导时,将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调至3 μg/mL,将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421号)血浆靶浓度调至7 μg/mL,当观察到病患完全失去意识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以进行插管诱导辅助,且维持术中的浓度不变,术后停止给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

1.3 OAAS评分:主要分为如下5个等级[3]:①5分:对正常呼名声音反应速度快,且完全清醒;②4分:对正常呼名声音反应比较迟钝,且语速迟缓;③3分:仅在反复、大声呼名后才有反应,且目光呆滞,语言模糊;④2分:对轻拍或轻推有一定反应,且不能清晰辩出言语;⑤1分:对轻拍或轻推没有任何反应,且出现昏睡。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苏醒时间、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偏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n(%)]的形式表示,分别采用t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病患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由下表可知,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最低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包括SBP、MAP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时的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比较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OAAS评分比较(±s)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OAA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n)  睁眼时间(mi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h)  拔管时间(h)  定向力恢复时间(h) OAAS评分(分)对照组 40 6.71±1.38 6.29±1.56 7.86±1.87 9.96±1.95 3.96±1.07观察组 40 4.05±1.22 4.83±1.09 6.53±1.18 8.24±1.83 5.15±1.68 t值 3.967 4.712 3.721 3.545 3.024 P值 0.028 0.024 0.034 0.042 0.046

2.2 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OAAS评分对比分析:见表2。由下表可知,两组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OA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TCI是以药代及药效动力学作为基础,通过对目标药物的以及效应室浓度来加以控制麻醉深度,而使得静脉麻醉的控制更精准、方便,它是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一个重要改进[4]。异丙酚作为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已广泛用于临床,瑞芬太尼因其结构中含一酯键而易被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酯酶代谢降解,具有清除快、起效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等特点,麻醉诱导与术中机械通气使用大剂量时不影响术后苏醒,且不受肝肾功能影响。因靶控输注在麻醉诱导过程可维持相对的血浆药物浓度,故能达到并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从而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应激反应[5]。

靶控输注的首要优点是能够在术中维持较为理想的麻醉深度,其主要原理是其在诱导的过程中,能够较好的维持药物在患者血浆内的浓度。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苏醒时间上,采取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方式的患者比静吸复合麻醉方式的患者苏醒快,有明显差异[6]。此外,靶控输注能够快速达到并稳定于靶浓度,在诱导的时候血液流动力学安稳、麻醉深度易于控制、麻醉过程稳定,还能够对患者清醒以及恢复时间进行准确地预测,使用起来方便、准确及可控性佳。

以往文献报道,异氟醚对呼吸存在刺激性,深麻醉时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导致低血压及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在吸入后会出现喉痉挛、咳嗽、分泌物增加等临床表现,使得患者的麻醉时间延长。由于其达到麻醉效果时需要较高的浓度,因此在术后苏醒时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7-8]。本次研究结果中使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苏醒时间也与文献报道相符合。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单凭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起效速度更快,患者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1] 王昌和,王娟,雷秀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9):45-48.

[2] 黄显文,陈启彪,罗志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尉[J].现代医院,2010,3(2):145-146.

[3] 平永梅,范丽华.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4(2):211-212.

[4] 张江锋.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1,6(1):57-59.

[5] 孔晓东,张鑫,王丹一.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持续泵注与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1):41-42.

[6] 刘凤梅,魏桂良,张忠,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68-69.

[7] 兰晓文,史会芹,何健超,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82-2685.

[8] 张江锋.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1,6(1):57-59.

R614

B

1671-8194(2015)15-0088-02

猜你喜欢

异丙酚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绿野仙踪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