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调查

2015-10-20潘立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失败率孕产育龄妇女

潘立华

(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卫生院妇产科,山东 济南 250111)

基层医院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调查

潘立华

(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卫生院妇产科,山东 济南 25011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为提高避孕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266例于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对32例避孕失败对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对26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随访期间,避孕失败32例,避孕失败率12.03%,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孕产史、痛经史、宫内节育器类型、宫内节育器有无下移、放置年限、流产史、合并妇科疾病是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孕产史、痛经史、宫内节育器类型、宫内节育器有无下移、放置年限、流产史、合并妇科疾病等多种因素是基层医院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放置时需注意,以提高避孕效果。

基层;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高危因素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因此,采取有效的避孕方法是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举措;据相关资料统计,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56亿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我国约占其中的2/3,且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约占所有避孕措施的50%[1];宫内放置节育器作为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受到广泛应用,但在日常实际应用过程中,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仍存在带器妊娠、节育器脱落及因症取器等避孕失败的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过程中,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使用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次研究就基层医院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为提高避孕效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266例于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2.8±10.6)岁。

1.2 方法:对266例育龄妇女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妇科专科检查和B超检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孕产史、痛经史、宫内节育器类型、位置、放置时间、放置年限、合并妇科疾病等。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本次研究对26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随访期间,避孕失败32例,避孕失败率12.03%。

2.2 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产史、痛经史、宫内节育器类型、宫内节育器有无下移、放置年限、流产史、合并妇科疾病对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具有显著影响(P<0.05),育龄妇女职业和放置时间对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无显著影响(P>0.05),见表1。

表1 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单因素分析

2.2 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多因素回归分析: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孕产史、痛经史、宫内节育器类型、宫内节育器有无下移、放置年限、流产史、合并妇科疾病是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多因素回归结果

3 讨 论

宫内节育器是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长效避孕措施,具有高效、安全、经济、可逆等优点,我国目前宫内节育器种类较多,其中,以TCu220C应用最为广泛,其次为单圈式含铜和含铜含药式宫内节育器;虽然宫内节育器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但仍存在避孕失败的现象,在“十五”期间,为了解我国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现状和有效性,国家人口计生委开展了12万例IUD避孕效果流行病学调查和IUD失败原因及预防技术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宫内节育器使用12个月失败率为10.71%[2],因此证实,虽然宫内节育器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但仍存在避孕失败的现象,值得临床研究重视。

本次研究,26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避孕失败32例,避孕失败率为12.03%,略高于国家人口计生委调查数据,可能与本次研究对象均在基层医院进行免费放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放置技术有限造成;相关研究证实,宫内节育器放置位置越低,其妊娠率越高,因此,基层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带器妊娠率。

本次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这与陈颖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年龄育龄妇女的子宫敏感度高,子宫容易收缩使节育器的位置发生下移或脱落,进而导致避孕失败。

初产妇容易发生避孕失败的原因同样与子宫敏感度有关,初产妇子宫肌肉密闭结实,收缩力强,对异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同样容易受子宫收缩而发生移位[4]。

具有痛经史的育龄妇女,在痛经过程中,子宫发生持续性过度收缩,或由于经血积滞过多引发的子宫阵发性收缩均可造成宫内节育器移位,影响避孕效果。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IUD失败原因及预防技术对策研究已经证实,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同样可以影响避孕效果,其中,单圈式含铜和含铜含药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原因主要为脱落,TCu220C和活性165节育器避孕失败原因主要为因症取出,TCu220C总失败率为16.6%,活性165节育器总失败率为31.9%[5]。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一般为月经周期后3~7 d,该时间段内怀孕概率较小,且处于子宫内膜增生期,放置后发生出血率较低,哺乳期放置要先排除早孕;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无论是在月经后或哺乳期,带器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随着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的延长,子宫逐渐适应了IUD置入宫腔后引起的异物刺激,因此,放置年限越长带器妊娠率降低。

人工流产后虽可放置宫内节育器,但由于对子宫恢复程度难以估计,放置的节育器大小难以与宫腔相适应[6],导致IUD发生松动移位造成避孕失败。

合并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者,由于子宫腔不规则,导致IUD未放置在子宫底,因而造成避孕失败,此类患者可在B超引导下放置[7]。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与年龄、孕产史、痛经史、宫内节育器类型、宫内节育器有无下移、放置年限、流产史、合并妇科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在熟练掌握放置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育龄妇女的各项指标,以提高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降低带器妊娠率。

[1] 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与研究部和家庭与社区健康部编,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译.避孕方法使用的选择性实用建议(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46-l01.

[2] 张开宁,吴尚纯,彭林,等.中国9省农村育龄妇女IUD使用及失败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7,15(11):674-677.

[3] 李桂.基层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的高危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1):29-30.

[4] 陈颖,袁燕,田爱平.四川省3个县农村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4):238-241.

[5] 胡倩环,潘鲁珍,龚瑞丹,等.育龄妇女IUD使用失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2(24):2711-2712.

[6] Harrison-woolrych M,Ashton J,Coulter D.Uterine Perforation on intrauterine device insertion:is the incidence hihger than previonsly reported[J].Contraception,2003,67(1):53-56.

[7] 高红玲.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失败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8):208-210.

R169

B

1671-8194(2015)15-0069-02

猜你喜欢

失败率孕产育龄妇女
自然不孕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状况的比较分析*
90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失败率33%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失败率33%
一六七团社区为育龄妇女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