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5-10-20罗小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外伤

罗小军

(临颍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漯河 462600)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罗小军

(临颍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漯河 462600)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该术式开展之前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GOS评分,观察组恢复良好17例(30.9%),死亡13例(23.6%);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21.8%),死亡16例(29.1%),两组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显著;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残死率,还利于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重症;颅脑损伤

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日新月异,外伤导致的颅脑损伤发生率也逐年升高[1],特别是重症颅脑损伤残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何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残死率仍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从2012年我院开展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现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2011期间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的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以及预后,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2013年我院采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其中女性41例,男性69例;年龄15~69岁,平均(43.2±5.4)岁;其中广泛脑挫裂伤颅内血肿77例,颅内血肿伴脑疝21例,脑干损伤12例;事故发生至就诊时间30 min~12 h,平均(3.2±0.5)h;致伤原因:车祸伤81例,坠落伤17例,暴力击伤9例,其他3例;入院时GCS评分3~8分;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程、病情、体质量指数(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术前准备充分前提下行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后常规检测血压,心率,血氧等生命体征。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12 cm×15 cm)开颅术,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 cm,向前沿正中线至前额部发际下,向后在耳廓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顶部骨瓣成形需避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并常规咬除蝶骨嵴返折部及额颞底侧骨板。术野准备充分后清除颅内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同时去大骨瓣减压,适当扩大硬膜腔减张缝合或修补;术后常规硬膜下留置引流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根据影像学资料,在颅内血肿或脑损伤明显处做马蹄形切口,骨窗大小约6 cm×7 cm,清除颅内血肿及挫伤坏死组织的方式与观察组类似,术后常规硬膜下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预后评价标准:术后随访3个月并记录两组患者生存、生活状态,并行GOS评分[2]。①恢复良好:有轻度缺陷,但能够独立正常生活;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③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④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⑤死亡。统计术后患者迟发型血肿、脑膨出、切口疝、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记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GOS评分,观察组恢复良好17例(30.9%),死亡13例(23.6%),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21.8%),死亡16例(29.1%),两组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显著。

表1 两组患者术后GOS评分对比(n)

2.2 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术后迟发型血肿11例、脑膨出4例、切口疝3例、脑脊液漏1例,共19例,并发症发生率34.5%;观察组术后迟发型血肿7例、脑膨出2例、切口疝2例,共11例,并发症发生率2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临床治疗也受到了极度的关注[3]。重症颅脑损伤后出现的难治性颅内压增高采用脱水、过度换气、巴比妥昏迷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4],降颅内压不及时易加重脑疝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外科手术是挽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开展之前传统的骨瓣减压术是最常选用的手术方式[5],在控制颅内压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此术式术野暴露范围有限,骨窗位置较高,内外减压不充分等局限性,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脑膨出、脑组织嵌顿、脑组织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手术效果[6]。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手术暴露范围广,能够清除95%以上的单侧幕上急性颅内血肿,能清除额颖顶硬膜外、硬膜下以及脑内血肿;在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还给患者创造了一个充分的颅内代偿空间[7],可有效缓冲继发性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降低术后脑膨出、脑疝的发生率;颅内压的有效控制也利于脑组织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的通畅性,以减轻脑水肿。从本次统计结果看,采用大骨瓣开颅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残死率,还利于生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吕立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2012,29(3):204-206.

[2] 赵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3(10):621-622.

[3] 惠国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10(5): 302-305.

[4] 邱炳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合理应用[J].广东医学,2011,27(4):519-521.

[5] 范越君.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比较[J]. 浙江创伤外科,2009,13(6):483-484.

[6] 沈良军,江基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颖顶广泛对冲伤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9(5):384.

[7] 李云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1(2):117-118.

R651.1+5

B

1671-8194(2015)15-0066-02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外伤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