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5-10-20郑锐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5期
关键词:进展发病率缺血性

郑锐锋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9)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郑锐锋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9)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方法 收集本院3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38例,其中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5.04%,将其发病率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明显偏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关键是与各级统计单位级别的不同及纳入标准的差异和现阶段诊治及防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相关。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因素分析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因其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易产生医疗纠纷等特点,已成为卒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人也积极进行关于进展型卒中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并已经申请了2个相关课题,经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临床报道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国内统计大约为30%。国外统计大约为9.8%~43%[1],而本人从长期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和上二次科研收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实践过程中,感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似乎很低,为进一步了解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本地区较为客观确切的发病率以及探讨其原因,本课题即在以前收集的病例基础上开展关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设计中,我们收集了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三年间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2003年第6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确定的诊断标准,共收治缺血性脑卒中病例4738例。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标准:并参考李建章《对进展性卒中的几点意见》[2]制定如下:符合2003年全国第6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确定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标准:①起病后不经治疗或者经过常规治疗,病情仍然进展在1周内者;②患者主观上或客观上病情呈进展型变化;③肢体肌力下降1级或1级以上;④肢体无肌力下降或下降不足1级,但有意识障碍或其他主要症状的明显加重;⑤病情加重后可排除新发脑出血及其他疾病的影响。

根据以上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纳入诊断标准,共收集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经统计分析得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同时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发病率约为5.04%(239/4738)。

1.2 统计方法:所有统计结果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按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我们共收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39例,同时期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三年间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缺血性脑卒中病例4738例,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见图1。本实验与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1 各个实验中心所报道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

3 讨 论

既往研究多认为对于住院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国内统计大约为30%。国外统计大约为9.8%~43%[1],在哈佛卒中登记处的资料中[3],有20%的卒中患者再发病后出现病情恶化;而在巴塞罗纳卒中登记处的发生率为37%[4],在洛桑卒中登记处的资料中显示为29%[5]。本研究中本地区进展性卒中患者发病率5.04%,较既往研究的发病率统计结果均低。

分析本课题所研究的关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概括有以下几点:①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是国家医改的重大专项工作,我院被授予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基地医院以来,我院神经内科做好相关专业培训,以提高群众依从性,加强宣传,加大开展社区筛查工作,填报好基础调查表等方面着手使这项惠民利民工程得以顺畅的落实下去,实现了脑卒中早期筛查、早期预防等目的,最终达到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脑卒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也成为我院脑卒中患者进展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②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承受能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大了对脑血管疾病的关注度,能早期关注到脑卒中的前期症状,以及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改革,使更多地人能及早入院,一方面加大了入院人群,同时也能早期溶栓、介入及药物治疗,此使得缺血性卒中进展的人群减少,同时使得缺血性脑卒中入院人群基数增大,进而使得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发病率进一步相对性下降。③随着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保健输液的人群越来越多,虽然我国医保政策对脑血管疾病有严格的标准,但是也有少数医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收治患者,使得现如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入院率增高,这从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发病率中的脑卒中人群基数增大,进而使得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发病率降低。④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可能已经病情进展加重,但是因患者自述的主观性太大,且观察指标的评分也不客观,本研究选择入院后加重的满足筛选条件的患者进入观察。这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发病率。⑤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收治的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下面的县乡或下面的一级、二级等医院转诊过来的较为重症的脑梗死患者,可能其在下面的县乡或下面的一级、二级等医院已经进展为重症的患者,转诊到我院时已经不再进展,而我们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标准为入院后加重的患者,致使这一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没有被纳入进去,从而使我们统计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偏低。⑥进展型卒中的诊断问题,有部分文献将进展型卒中单纯认为就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而有部分文献认为进展型卒中既包括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同时也包括出血性进展型卒中,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是将进展型卒中单纯认为就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这个观点,因此与部分文献认为进展型卒中包括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进展型卒中这个观点相比较,其纳入收集的病历资料所显示的发病率当然要低。

基于以上情况,可见进展型卒中的发病率各个临床报道资料差异相当大,其差异的原因很多,关键原因是发病时间的界定不同及各级统计单位的级别不同以及不同地域等原因造成,因此要想获得比较精确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数据,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纳入时间界定为从出现卒中症状一直没有缓解到一直加重到最重的卒中症状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应适当放宽,可以考虑到2周甚至更长。其次是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只要是患者有出现卒中症状一直没有缓解到一直加重到最重这样一个病程变化,就应该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范畴,而不应该局限于患者从入院后加重的患者才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最后是将进展型卒中细分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脑卒中,不要笼统称为进展型卒中。

[1] Audebert HJ,Pellkofer TS,Wimmer ML,et al.Progression in lacunar stroke is related to elevated acute phase parameters[J].Eur Neurol,2004,51(3) : 125-131.

[2] 李建章.对进展性卒中的几点意见[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志,2006,9(2):1-2.

[3] Mohr JP,Caplan LR,Melski JW,et al.The Harvard Cooperative Stroke Registry: a prospective registry[J].Neurology,1978,28(8): 754-762.

[4] Marti-Vilalta JL.Arboix A.The Barcelona Stroke Registry[J].Eur Neurol,1999,41(3):135-142.

[5] Yamamoto H,Bogousslavsky J,van Melle G.Different predictors of neurological worsening in different causes of stroke[J].Arch Neurol,1998,55(4):481-486.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and its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ZHENG Rui-feng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Luoyang 471009, China)

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precise and objectiv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and its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4738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enrolled i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mong them, 239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is 5.04%, and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i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nd various experimental center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i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is lower than various experimental center, P<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Conclus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 of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according to various clinical reports data, the key factors are the different inclusion criteria, different statistical uni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Ischemic stroke in progression; Incidenc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R743.3

B

1671-8194(2015)15-0060-02

洛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02245B)

猜你喜欢

进展发病率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