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致胜法宝:不怕苦,不怕死

2015-10-15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9期
关键词:汉江敌机战士

朝鲜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60多年,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和思考却远未结束。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参战老兵李国瑞,听他讲述60多年前的故事。

李国瑞,1922年生于湖南安仁县安平镇。1947年入伍,1950年10月随部队赴朝鲜作战,历经“3940高地”“408高地”“三八线南”“南汉江”等四次大的战役,多处受伤,左眼被炸失明。1951年3月火线入党。1953年10月回国,历任村、乡干部。1957年6月,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出兵屡受磨难

在中国出兵朝鲜前,美国早已做好防范,他们不仅轰炸中国东北地区,还派出大批侦察人员潜伏在中朝边界。志愿军部队根本没办法“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过鸭绿江,只好将兵藏在运猪牛等物资的货车底下的隔层里。猪牛屎尿本就熏得难受,一个与我挤在一节车厢的战士偏偏感冒咳嗽,让一车的人都担惊受怕。更糟糕的是,车行途中突然被美军拦了下来。为了不暴露军情,连长只好用手捂住咳嗽战士的嘴,让他别出声。可人要咳嗽又如何控制得住呢?为了整车战友的安全,那个战士只好流着泪恳请连长提前“光荣”了他。那一刻,整节车厢的战士无不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进入朝鲜后,部队的推进更不顺利。为了越过“三八线”抗击美军,我们真是吃尽了苦头。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到处冰天雪地。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奔腾的河流。为了走稳每一步,我们只好用刺刀在前面凿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把脚踏在里面往前移,整整一天,部队只前进了8里路。有战士想加快脚步,结果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河谷,再也没能上来。为了不延误战机,我们不再沿着山脚绕道,改由直接翻山越岭。好不容易爬上山来,才发现下山根本无路。只好将枪支弹药放在胸前,然后选准危险较小的线路往下滑。这样可苦了我们的炊事员,他们的锅子箩筐等家什根本没法搂在胸前,只好背在背上,结果不少炊事兵直接掉下了山崖。

违纪立大功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规定,每次战斗打响前,炊事班必须把饭送到阵地。为了尽量减少炊烟暴露军情,炊事班必须设法从雪地里弄来干柴生火。

一天天刚亮,炊事班长彭宗魁正挑着饭菜往阵地赶,不想却遭遇到敌机轰炸!虽然人没事,一担饭菜却全部报废了。他只好返回再次搜罗干柴做饭。好不容易把饭做好,敌机又来了,并再一次把饭菜炸上了天!彭班长这下傻眼了。按规定不能及时把饭送上去是要枪毙的。

他一眼看见墙上挂着的冲锋枪,取下来就往外冲。这时又有4架敌机呼啸而来,彭班长把自己藏在门口的水井里,将冲锋枪架在青石上,对着敌机射出了一梭子愤怒的子弹!他当时只想发泄,没想到子弹偏偏打穿了一架飞机的油箱,随即起火坠地,另三架以为遭遇了埋伏,仓皇而逃。

事后,师部基于他擅自暴露军情的错误行为,做出了撤销他炊事班长职务的处分,又因为他用冲锋枪打下了敌机而给他记大功一次。这件颇有传奇色彩的事,强烈刺激了机枪手们,在之后的日子里,部队接连打下敌人不少战机,以至于敌人在接到轰炸任务后胆战心惊,将炸弹胡乱地投在交战边界的北湖里,就掉头飞走。每次轰炸之后,湖面总会出现很多的死鱼,刚好给我们打牙祭。

南汉江受伤

如果说“三八线”之战让我们尝到了跨境作战的艰难,那么南汉江战役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敌强我弱的无奈。每天我们刚刚构建好防御工事,敌人的飞机就像蝗虫一样飞来了,一阵狂轰滥炸,顿时将工事炸得粉碎。虽然空中有苏联飞机在与敌机拼杀,但我们的战士还是一批批倒下,阵地一个个丢失。

团长无计可施,把心一横,要大家向彭宗魁学习,一齐朝天猛射。这样一来虽然也打下了几架敌机,但我们的布防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我当时正担任先锋排排长,在带领战友寻找最佳射击点时,一枚炸弹在不远处开花。我被掀起几米高后重重摔下,再被落下的尘土“活埋”起来。等战友们把我挖出来,才发现我的左眼球已像鸡蛋一样悬挂在脸颊上,身上其他的小伤更是不计其数。

那一仗,部队伤亡惨重,仅先锋排,就失去了20多个战士。为了尽快补充兵员,像我这样手脚完好的伤员,经过战地医疗点的简单处理后,必须马上重返战场。经过几个月的拉锯战,最后总算艰难地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我带领几个战士担负押解俘虏的任务。我们的身上几乎都有伤,装备又多,于是就让俘虏替我们扛铁铲、背包袱,自己则端着枪走在他们的后面。

我军历来有优待战俘的传统,尽管自己当时都饿得眼睛发花,但俘虏的口粮一点也没少他们的。偏偏这些家伙还不知足,没走几步,又问我们要吃的。一次在没能及时满足他们的情况下,几个高大的美国佬居然突然发难,举起铁铲就朝战士们的头上砍去!有两个战士当场牺牲!

被迫大撤退

在接连越过“三八线”、拿下南汉江、打通西海隧道后,美军节节败退。到1952年冬,志愿军曾一口气将美军赶到离太平洋只有200多公里的地方。这时上级指示,联军正在跟志愿军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可狡猾的敌人一面谈判,一面秘密截断了我们的退路,粮草和弹药供给无法跟上,最后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这时我们只好留下几个小分队佯装继续进攻,以防敌人反扑,而大部队则快速撤退。没有粮食,只好从老百姓那里讨点包谷高粱,炒熟研碎,按每天每人一两配发。实在饿得不行时,才抓一点放在嘴里,就着地上的雪水咽下去。很多战士在冲锋陷阵时挺过来了,但在撤退过程中却因饥寒交迫倒了下去。

笔者后记: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李国瑞,可谓伤痕累累,战功赫赫,但他退役后还是回家做了一个普通的农民。虽然后来被安排到几个水利工地负责,到乡党委担任领导工作,但他一直以一个普通老兵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偶尔有晚辈后生要他讲打仗的故事,他在神采飞扬地讲述当年的情景之余,总不忘称道我军致胜的法宝在于“不怕苦,不怕死,官兵一致,军事民主”。

已近期颐之年的李老,目前除了眼睛耳朵有些不灵便外,身体其他指标依然很健康。他每天坚持看新闻,看军事报道,坚持诵经。他说世界需要和平,和平需要心灵的呼唤和维系。

猜你喜欢

汉江敌机战士
敌机不可怕 让民工吃饱更重要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千里之外
汉江
国际主义战士
单兵扛导弹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
汉江石里的笔墨情韵
敌机不支,腾空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