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提升市场竞争力角度看大学生职业规划

2015-10-14王璐洁

科教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市场竞争力就业率

王璐洁

摘 要 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当下不能脱离市场竞争情况而独立存在,需要充分关注市场的人才需求、综合实力竞争状态、市场规律等情况做全面考虑。职业规划要充分考虑自身对职业的需求以及市场的现实情况,让职业规划科学合理,提升职业远期发展效果。

关键词 市场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 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80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from Enhanc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Perspective

WANG Lujie

(City Colleg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650051)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the moment out of the market can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of competition, the need for adequate attention talent needs of the market,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competition state, market rules and so do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Career planning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career of their own needs and realities of the market, so tha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areer planning, long-term career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effect.

Key word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rate

当下大学生毕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人才市场对学生的竞争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文凭理论条件,更多的需要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保证。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要充分的考虑市场环境,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全面分析大学生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而后做针对性的规划措施。

1 市场职业竞争环境分析

1.1 企业对人才需求

当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理论文凭,更多的需要学生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与技能。一般企业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有专业大型单位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样可以有效的为企业自身省却人力培养成本,人才可以快速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帮助企业进行正常的运转管理。当然,在大型企业中,由于求职者较多,竞争更强,企业为了对人才进一步的筛选,会将人才的文凭与就业经验做进一步的提升,甚至部分企业采取非重点大学毕业及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不予录用的潜规则。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在市场中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劣,需要与众多的前辈进行竞争。而在专业技能上,大学生与其他经验丰富的往届大学生相比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在薪资水平和岗位选择上较为局限,甚至需要进一步的放低身段去忍受较长时间的沉淀期。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在技能和理论文凭要求上,同时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较为看中,例如,不同的岗位对个人气质形象、沟通表达能力、情商、团队合作能力与交际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不断的丰富个人的综合素养,提升在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对人才也实行试用期制度,个人如果无法有效的在企业中发展生存,则会面临辞退。这种淘汰机制并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安定就业环境,即便在企业中工作数年,也会因为自身能力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而遭受到淘汰。因此在职业规划中,不可能呆板的要求企业对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负责,更多的需要大学生自身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市场适应力。

除了正规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在不规范的企业中,还存在剥削人才资源的现象。部分企业会固定的选择核心团队成员,频繁的更换试用期员工。甚至出现试用期满就辞退员工,同时不断的引入新员工,以较低的试用期薪资来利用人才。同时部分企业会因为市场人才竞争激烈而导致就业歧视,如部分岗位只招收男员工,或者只招收未婚未育者,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承担女性职工的孕育期假期等问题。而面对这些企业招生的潜规则,大学生更多的是无力应对与申辩,企业会以各种理由来搪塞大学生,让大学生无法有效地保护自身权益。而更多的大学生为了谋求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保证就业率,不得不屈就于企业的恶劣条件。

1.2 市场人才之间的竞争

市场环境下,中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形成了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环境的恶劣,从而导致部分恶性竞争的问题发生。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庞大,毕业生为了提升自身就业率,往往会放低薪资待遇标准来达到谋求企业岗位的结果。同时企业也看中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状态,会有意压低学生的薪资待遇。如果学生选择异地就业,那么就面临着较高的生存压力,个人的住房、饮食和其他生活必须项目都需要计算成本,而如果属于与家人同住的本地就业则相对轻松,甚至会因此产生本地生压低薪资待遇水平形成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异地生可能更需要在薪资上有较高的需求,同时需要企业能够提供住宿与饮食基本福利,进而也加大了异地人员的就业压力,缩减了就业范围。

1.3 职业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在就业中,也存在职业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很多学生无法有效的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信息发布渠道,从而无法有效的发出求职意愿进入到企业的招聘环节,甚至很多就业机会因为时机抓取不当而错失。特别是大型企业招聘中,其招聘渠道更加规范化,但是其发布的渠道又更为狭窄,不会广泛的对外告知,因此大学生在寻找信息时会存在难以发现的情况。甚至很多就业信息会在非常偏僻的信息渠道刊登,如果没有内部消息,大学生很难获取到应聘机会。同时对于企业的了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全面的。很多口碑较差的企业仍然会在市场环境中受到毕业生的青睐,主要是学生追求其企业规模大或者某些特定的企业优势,从而对企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进而在就职后遭到不公平待遇,最后以辞职收场,损失了自身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错失了更优质的职业机会。还有部分单位并不直接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通过第三方中介公司签订,企业不承担学生职业相关权益保障,大学生由于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存在侥幸心理,从而选择相关就业途径。因此,学生应该加大对企业的了解,不可因为急切的就业心理而忽略企业品质的考量。

2 大学生职业规划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方法

2.1 提前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不要等到毕业时才开始制定,应该在入校时就应该开始有初步的规划设计。之所以要提前进行,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规划准备工作。一般毕业时都会面临着社会经验缺乏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早的做职业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的投入社会实践中。尽早做职业规划可以对自身专业有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通过业内人士以及前辈经验做参考,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同时联系自身的优势、兴趣来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在学校时期就应该利用周末或者长假做社会实践的积累,这个经验积累阶段不要过多的考虑金钱利益,更多的需要以社会工作经验积累为目标,从实践工作中提升自身对社会、人、事、物的理解,避免闭门造车或与社会隔绝式的纯理论化学习。

2.2 分析市场需求

职业规划中要提升自身竞争力,首先需要分析市场需求。而这种市场需求需要根据当下以及未来情况做预测,不能仅仅凭借过去的情况做指导。特别是市场对不同专业、岗位人才需求是会因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因此要对市场形势做准确判断。需要通过目标企业的招聘要求做了解,了解职业对个人学历、技能水平、综合能力素养的各方面要求,从而再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完善。如果企业需要社会经验,就提早进行经验的积累;如果职业发展方向需要对学历和研究有要求,就需要在专业上提升学历水平,考虑自身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的进修,同时学历提升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在读与全日制学习,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考虑自身经济、精力情况来选择;如果岗位需要个人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那么就需要在学校期间训练自身的语言沟通技巧等,积极参加相关活动,提升自身沟通能力的实际锻炼机会,同时涉猎更多的沟通能力与广泛的社会知识书籍,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和开阔眼界,多浏览新闻资料,对社会、专业有更多的了解与沉淀,从而才能在沟通上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企业看中团队协调能力,那么就需要个人多参加团体活动,并积极的在团体活动中承担主要管理角色,让自身在团队中充分的锻炼人际与事物的协调能力。不要盲目的通过低价竞争来迎合市场环境,更多的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让企业认可实力而接纳本人,而不是仅仅因为廉价的劳动力而勉强接受。自身只有具有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才能有较强的职业掌控能力。同时对于市场信息要接收及时,且接收渠道规范的信息,避免市场竞争中负面情绪或者负面消息对自身职业规划造成的干扰。在职业规划信息收集中,不要过多的去听取失败者的抱怨或者负面情绪,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从而针对自身情况做有效的对应调整。

2.3 调整自我心态

对于大学生而言,很多学生由于自身高学历或者其他优越感而无法放低身段进行基层的工作。大学生会因薪资低、工作辛苦、福利待遇差、休假少等问题而对职业挑三拣四,而并不会清楚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于社会经验尚浅与技术能力薄弱的大学生而言,更需要调整心态,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主,而不应该对工作有过多的挑剔,要发挥吃苦耐劳的品质。特别是刚毕业,初入职场会面临较多的挑战,如果不能摆正学习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导,那么自身的自尊心或者其他心理障碍会导致自身在职场中无法生存。工作需要考虑自身兴趣,但是工作不可能完全的符合自身全部的需求,要抓主要目的,对次要问题进行适当的妥协。在职业规划中不要过多的受社会潜规则或者负面信息的干扰,不要让他人的负面情绪造成自身对职业发展的恐惧或者焦虑,要保持积极乐观,同时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这种积极心态可以有效的提升个人在工作上的抗压能力,同时也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自身竞争力的条件之一。

3 结束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进行综合评估,仔细的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自身对职业的需求和兴趣,对自身进行近期和远期的职业规划。但是职业规划需要较好的与市场情况结合,这样才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指导意义。一般情况下,较远的职业规划不宜规划过细,近期的规划可以拟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简要目标,同时根据情况不断的完善自我综合能力,充分的摆正自身的位置和态度,努力与职业目标做匹配,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付新元.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J].品牌(下半月),2015.1:162.

[2] 何薇,姚佳,王琳.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品牌,2015.3:141.

[3] 余树英.从辅导员的视角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9:16-17.

[4] 刘莹,朱峰.人才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2:80-83.

猜你喜欢

市场竞争力就业率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基于SW—CMM的软件项目管理模型分析与研究
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